做好這三步功夫,“虛襠,順脊,墜盆”,水平不斷提高

時來運轉豔陽天,否極泰來九國春。今天體感好,感覺鬆快,多盤盤拳架。明天想靜靜,站站樁,品品勁,精神精神。什麼拳感好?鬆快,勁通,精力旺盛。學會管理自己,手抬多高,步幅多寬,脊柱狀態,心裡都有數兒。落點松抻精準,勁會細韌很多。拋棄浮躁,體悟靜力沉著。若一味軟懈,則毀精滅神,這是拳忌。萬物向陽,朝氣蓬勃。肉身松沉,而神意升騰。意要放出去,面前無高山,好似有高山。眼前無大海,心中是大海。站著站著,突然發個力,肩胛一動,膀勁拋出去。所謂的盤,磨合球窩關節。磨的意思,不是使勁蹭,而是牽動筋腱,放鬆竅囊,打開內空間。拉力十足,練練擴背兜臂。水有源頭,木有根系。兜是什麼?好比前有兩棵樹,兩樹相距肩寬,你雙臂展開,肘從外側繞樹過去,抱混元樁。形走外弧,撐肘抱圓,雲門自會吸入,背後完整擴開,功力就來了,這叫兜。手臂走弧線,目的不為表演,而是牽拉身後力道。時間一長,肩胛,胸背,肋條都用上了,這是活根之勁。


做好這三步功夫,“虛襠,順脊,墜盆”,水平不斷提高


心要從寬處,天地一大壺。降服惰性,先立規矩。站有站相,山頂立旗。坐有坐相,兜率大鐘。拳法重根基,正氣先存心,常以中勁立身。什麼是換勁?不是掤變捋,捋就是掤,都是擴張勁,方位不同而已。換勁,源自根節活化。通過肩胯自旋,切換剛柔緩急。好比雲手,也沒見抬肩,摸上去肩頭在轉,肩胛在活,再往肋上一摸,根根能動,勁走裡頭換。手臂放鬆,根節活動運勁。最終的根,在於內壓運動。內壓的根,就是丹田力點,所以先練小腹鬆緊。常人有小腹,沒丹田。為何呢?丹田是練出來的,久練小腹彈力鬆緊,臍下三分,逐漸形成一個力點,聚且密,能摸到。這個力點穩定了,不消散,才算有了核心的核心。圍繞這個點盤拳,這個點也生髮一切。丹田重要,還是胯法重要?都很重要。沒丹田,胯涉嫌空轉。沒胯法,虛實平衡缺失,動力鏈斷裂。丹田拽著腹股溝,換胯後弧拉筋。功勁含強度,但要揣摩著來,功夫並非一蹴而就,心一急就直了,盤拳講究水磨之功。所有功勁與招式,都為開發內空間。精神透虛空,意識彌遠山。隨式行拳,運騰開拓內空間。

做好這三步功夫,“虛襠,順脊,墜盆”,水平不斷提高


任爾狂風大作,我自從容沉墜。什麼是沉?上頭吊著,底下墜著,吊線就是脊柱,墜子就是骨盆。身法上領下墜,正意領首,正頸松胸,裹腿虛襠。虛襠,必出沉墜勁。裹腿通豎脊肌。襠勁虛合,二升一順。丹動腳底勁起,沿兩側豎脊肌上升,直通脖頸,脊柱松順下來,好似插在骨盆裡,這是接上了。開髖也好,虛襠也罷,目的只有一個,解放骨盆自重。自重若想沉下去,腹股溝就要有量。如何有量?裹腿開髖。利用股骨內裹,使股骨頭旋動,牽動溝筋伸展。腹股溝深,髖臼量大,自重越下沉,這與蹲多低沒關係。功夫好的,特徵明顯。頭自然虛領,脊柱松順,豎脊肌兩根大槍,襠勁含蓄,下盤平穩,大轉子如鋼球,盆腔慣性足,周身混不著力。虛襠,順脊,墜盆,走髖。人要平心靜氣,勢要連綿不斷。順脊通豎勁,利用丹田鬆緊,抽拽腹股溝筋,來回磨胯走架,如此訓練盆腔。行拳自有觀照處,豎脊肌挺,脊背中順,大轉子頂,旋腔走腰,松膀運肋,柔盤探究內空間。領首上方定位,虛襠往下沉墜。順通脊柱,抻練豎脊肌。骨盆沉墜襠下活,步要如履薄冰。內腔一球,盆腔一球。既有腔勁,又有髖勁,功力就會愈發渾厚。

做好這三步功夫,“虛襠,順脊,墜盆”,水平不斷提高


專欄

太極浮屠(增補一)

作者:太極浮屠

5幣

993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