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書的時候要怎麼做到“把書讀薄”?

完美life


我有三個體會:做筆記、寫書評、知行合一。

一是做筆記,也就是摘錄重點,按照自己需求,並非課堂筆記那種籠統式的,已經懂的不用再記。這樣以後隨時可以翻閱,寫東西時也可用到。網上的好文章無需收藏,沒多少會回頭再看,可把最精彩的某一段截圖保存在手機,方便隨時看隨便用,小視頻裡最重要的一句話也可摘錄在筆記裡。

二是寫書評/讀書雜談。這是對一本書的內容和思想經過自己思考消化之後的提煉,進而變成自己的思想。寫書評是針對某一本書的縱向/深度的分析,而寫讀書雜談是橫向/廣度的把曾經讀過的一類書內容拆散再融合來談論。寫出來後與人分享探討再改進,這樣對書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是用作者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行為。古人有云“學而不思則罔”,王陽明心學也提倡“知行合一”,光看不做等於白看。比如你看了梁實秋、豐子愷書裡關於讀書的方法,看了林語堂書裡關於寫作的技巧,看了胡適關於研究問題的探討……都可以應用到日常實踐中,這就等於站在了大師的肩膀上。

我覺得做到這幾點,書的內容就已經成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書就已經讀薄,甚至可以拋開了。





哲學那點事


用腦袋讀


七月初七的奮鬥


答:提煉和濃縮📚📖

1、“股神巴菲特的金牌搭檔”那句話啟發了我:“我做的,只不過是在觀察,什麼靈,什麼不靈,以及為什麼,僅此而已。”

2、這話擊中了我,開始上網查資料,觀察身邊的著名博士,向專家請教,讀遍圖書館所有尖子關於學習方法的書……

3、認真記錄牛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嘗試,覆盤,並改造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步步有針對的攻克知識盲區,進度一目瞭然。

4、根據大腦記憶規律,由一個知識點,串聯到整本書,這樣才把書越讀越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