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今天有則新聞讓人鼻子酸。

攜新片《貢達》(Gunda)出席慕尼黑電影節的導演維克多·科薩科夫斯基(Viktor Kossakovsky)稱,去年剛剛訂婚的華金·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和魯妮·瑪拉(Rooney Mara)有了他們第一個寶寶,他們特別將這個孩子命名為「River」。


那正是華金的哥哥,瑞凡·菲尼克斯(River Phoenix)的名字。他們用這種方式,紀念27年前早逝的哥哥。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他有了個孩子,順便說一下,他的名字……是一個漂亮男孩的名字,叫River,所以他不能親自來推廣這部電影。」


華金是他這部新的紀錄片的執行製片。這個消息稍晚也得到了華金方面的確認。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華金·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和魯妮·瑪拉(Rooney Mara)


算起來,瑞凡離開人世已經27年,如果他還在人世的話,今年8月他就滿50歲了。對於好萊塢演員來說,正當盛年的黃金之年。

華金比瑞凡小四歲,今年他憑《小丑》獲得人生中第一座奧斯卡影帝小金人,在頒獎禮上,他那段回憶起哥哥的發言,感人至深。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多年來,人們提及華金的時候,總不免會提起瑞凡來。

翻開華金的履歷表,人們會發現,瑞凡逝世後的前後幾年,華金都沒有接戲,在好萊塢彷彿消失了一般。


多年來,華金在傳媒面前也很少提及哥哥,反倒是到了他步入中年之後,心扉才慢慢打開,這兩年,他在不同場合分享了他和瑞凡的故事。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童年時代的瑞凡和華金


「我15、16歲時,有一天,我的哥哥下班回家,他拿了一盤錄像帶讓我坐下來看。第二天他把我叫醒,又讓我看了一遍。他說,『你要重新開始演戲,這就是你要做的事』。」


去年,華金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致敬晚會上,他跟大家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瑞凡讓他看的,是馬丁·斯科塞斯《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1980)。


「我想,這部電影剛好喚醒了我的一些東西,突然之間,我在他的眼裡看到了些什麼,」華金回憶道,「在《憤怒的公牛》中,德尼羅遇到女孩那一幕,女孩搖晃著她的粉色小指,那是一個美麗的小細節,也是一個美妙的時刻。我想,那正是我一直在苦苦尋找的東西。」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1980)


今年1月,華金接受CBS《60分鐘》訪問時,他又在提及了這個故事。

「你會成為比我更成功的演員,你會比我更有名氣。」瑞凡對他說。


瑞凡死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一家都活在他的陰影之中,對於他們來說,瑞凡一直沒有離開。

如今,瑞凡的母親哈特·菲尼克斯(Heart Phoenix)和他的繼父Jeffrey以瑞凡的名義經營著一家名為「The River Phoenix Center for Peacebuilding」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解決社會公義問題和衝突;作為音樂人的瑞恩·菲尼克斯(Rain Phoenix)推出了一張獻給哥哥的專輯,《河》。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我覺得幾乎在我拍的每一部電影中,都與瑞凡有某種聯繫,」華金說。「而且我想,我們都在生活中以多種方式感受到了他的存在和指引。」


瑞凡8歲開始開始拍戲接濟全家,他和兄弟姊妹之間的童年幾乎是不存在的,1987年,13歲的華金在一個視頻採訪裡曾說過,「有時候我們甚至有點想念一個(正常一點)的童年,想念我們的朋友。」


上世紀80年代,瑞凡的童年就充滿坎坷,但幸好,他和四個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好。

他的父母是反文化的嬉皮士,瑞凡只有三歲的時候,這個家庭加入了「神的孩子」(Children of God),一個基督教的邪教,他們篤信,沒有限制的性是一種愛的形式。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瑞凡一家四口,那個嘬著小胖手的就是他的弟弟華金·菲尼克斯


他們一家人從委內瑞拉搬到墨西哥,再到波多黎各,一路傳播邪教。

瑞凡很小時候就得出去擺攤籌錢買食物。他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在4歲時還曾受到過性虐待。

瑞凡幾乎從不討論「神的孩子」,但他母親曾引用過他的話說:「他們很噁心。他們正在毀掉人們的生活。」


邪教對這個家庭影響根深蒂固,父親約翰被指定為「委內瑞拉大主教」,但最終他們還是離開了邪教,搬回了美國。

從始至終,他都沒有接受過一天正規學校的教育,為了混上一口吃的,母親託關係找到派拉蒙公司的選角導演,8歲的瑞凡就開始工作。瑞凡和他的妹妹甚至做過街頭賣藝的行當,瑞凡彈琴,妹妹唱歌。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從小就學會擔起家庭溫飽重擔的瑞凡,有著普通小孩子沒有的堅毅與成熟。當然,更多的,是彩色童年被剝奪的憂鬱。

9歲那年,他在父親所工作的NBC電視臺被相中,開始接拍商業廣告並參加了一些電視節目的錄製。

在14歲那年,他終於得到了自己平生第一個大銀幕角色,那部電影叫做《探險者》(Explorers,1985),當時和他一同出演的有同樣年幼的伊桑·霍克。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瑞凡接到的第一部戲《探險者》,是一部兒童科幻,圖左一是瑞凡,中間是伊桑·霍克



隨後,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到來了。


當時,演員出身的導演羅伯·萊納正在籌備自己的第三部電影長片。

前兩部電影分別為偽搖滾紀錄片和校園喜劇片的萊納,打算涉足相對嚴肅的題材,用性格迥異的四位少年的冒險故事表達友情,同時反映當時的社會階級的固化。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伴我同行》裡的四位少年



影片中的角色Chris的選角遇到了困難,這是影片中最豐富的一個角色,憂鬱、兇狠、溫柔彙集在一個少年身上,羅伯·萊納試鏡了無數個演員都難稱滿意。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伴我同行》裡的瑞凡


後來有一天,選角導演帶著瑞凡·菲尼克斯來到了他的面前,用羅伯·萊納自己的話來說:

「他走進來就像帶著一束光一樣,我看見他的第一眼就認定,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明星。」


事實證明,羅伯·萊納的眼光不錯,瑞凡·菲尼克斯在影片中釋放出了超出那個年齡段的精湛演技。

對於複雜情緒的拿捏之精準,就如同他已經是一個歷經滄桑的長者,參透生活的憂鬱眼神,這一切都足以讓他一夜成名,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童星。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其實結合瑞凡的童年也很好理解,年幼貧窮的他從來沒有得到過什麼童年的快樂,解決溫飽的實際問題讓他一早就參透了生活的艱辛,這就和Chris一樣:

懼怕自己的父親、放棄自己的人生,看透自己的未來。


在《伴我同行》之後,無數的片約如同紙片般紛至沓來,這其中,就包括曾拍出過《十二怒漢》、《電視臺風雲》等經典的大師,西德尼·呂美特。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不設限通緝》(Running on Empty,1988)



他們於1988年合作的《不設限通緝》,是瑞凡職業生涯中另外一個重要角色。

瑞凡扮演高中生Danny,他的父母是反對越戰的激進分子,因一次反越戰在政府實驗室中放置炸彈導致的意外事件,讓他們被美國當局通緝追捕,一家人不得不過上了流離失所、更名換姓的生活。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這幾乎又是瑞凡自己的人生:年幼隨著父母到處奔波的他,除了兄弟姐妹們,從來都沒有過什麼固定的朋友。

而在《不設限通緝》中,Danny遇到了他情竇初開之後的初戀,對穩定生活的憧憬,和對音樂夢想的追求,讓他在家庭和自我之間搖擺不定,憂鬱與木訥整日掛在臉上。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試圖逃離家庭卻又眷戀親情,就如同瑞凡·菲尼克斯自己一樣。

Danny是一個音樂天才,彈得一手好鋼琴的他將音樂視為未來謀生的工具,視為自己的生命。


這一點也與瑞凡本人不謀而合,如果說電影是他的工作,那麼音樂就可以說是他的靈魂了,幼時曾靠街邊彈吉他換取果脯麵包的他,在成名之後也從來沒有放下這一把琴

1987年,瑞凡菲尼克斯和自己的妹妹瑞恩·菲尼克斯創辦了屬於自己的樂隊,Aleka’ Attic。在5年的時間內出了兩張專輯,多支單曲作為自己的電影的原聲音樂使用。


在音樂領域的瑞凡菲尼克斯,刻意的沒有使用自己的真名,他選擇隱姓埋名,便是要把做音樂的自己和做電影的自己區分開來。


如果去搜索Aleka’s Attic當年的演出視頻看的話,瑞凡臉上洋溢的快樂,是電影中的他從未有過的發自肺腑。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成名之後的瑞凡·菲尼克斯獲得了他那個年紀難以想象的財富,但這些錢並沒有全部流入他的口袋,他幾乎成為了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

弟弟妹妹,爸爸媽媽,一家子的生活支出全部要靠他賺取,這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即便是自己不喜歡的劇本,也會因為片酬優渥而被迫接手。


這個年紀的瑞凡,承受了太多不該承受的名利與壓力。

於是,在《不羈的天空》中,在這部將瑞凡·菲尼克斯捧上表演事業巔峰的電影中,瑞凡和電影中他的角色一樣,接觸到了毒品。


1993年10月30日晚上,瑞凡和他的女友,演員薩曼莎·馬蒂斯(Samantha Mathis),還有他的弟弟華金、妹妹瑞恩走進約翰尼·德普在洛杉磯開的俱樂部,Viper Room。

那個晚上他再沒能走出這個俱樂部。


華金報的警,他聲嘶力竭哭著打電話給911:「我的兄弟癲癇發作了!請馬上過來,他快要死了!」

但是醫護人員來的時候,瑞凡已經停止呼吸。

他死於過量的可卡因和海洛因。



27年後,他用自己方式紀念這位永遠的美少年,瑞凡·菲尼克斯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歡迎關注奇遇電影,解鎖更多影視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