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孩難免大吼大叫?給予孩子“身心靈時間”,拒絕吼叫式帶娃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在為人父母之前總是信誓旦旦:"我以後絕對是一個溫柔和氣的好媽媽或爸爸。"但是真正有了娃以後就被"氣出病",忍不住就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這怎麼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樣呢?

教育小孩難免大吼大叫?給予孩子“身心靈時間”,拒絕吼叫式帶娃

豆豆今年剛學習背古詩,爸爸總是督促監管這孩子,可是豆豆背的時候總是難免有點卡殼;默寫生詞時也會陷入想不起的困境中;作加減法時轉了個彎就很難做出來;這個時候爸爸就會忍不住敲打他的腦袋,大聲的呵斥:"你說你有個什麼用,這麼簡單的詩詞(題目)都不會,你也太笨了,你看看人家誰誰……"

其實在生活中,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急性子,遇上了慢吞吞不著急的孩子就像火山爆發,忍不住就給孩子一頓大吼大叫。不僅是在學習上的問題,連生活上的瑣事也是參照吼叫式的帶娃教育。

家長有想過你的吼叫和怒罵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嗎?壞情緒和壞脾氣被髮洩到無辜的孩子身上,他們也很難過啊!

一、教育小孩難免大吼大叫?你知道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家長教育孩子時難免大吼大叫,說到底就是孩子的行為結果沒有達到父母過高的期望,氣急之下就會情緒失控,變得易怒,大吼大叫。過高的期望以及父母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就會導致吼叫式教育,這很大一部分都是父母的原因啊。

經常被吼叫的孩子很容易就產生性格的缺陷:

1、 膽怯畏懼

所謂人無完人,更何況是處於成長髮育中的孩子,我們父母要給與孩子犯錯的餘地,放手才能自由成長。過分的苛責和嘲諷辱罵,只會起到負面的作用。不僅讓親子關係陷入緊張的狀態;還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內向,怯懦。

教育小孩難免大吼大叫?給予孩子“身心靈時間”,拒絕吼叫式帶娃

孩子就會將不能做錯不能讓父母不高興作為主旨,沒有主見。遮遮掩掩不敢承認錯誤,久而之久就會用撒謊來粉飾。在意別人的眼光,這類膽小的孩子也通常是校園欺凌的對象!

2、 複製父母的情緒失控

父母的怒吼和不可理喻的指控都是對於孩子的一種負面學習形象,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只會用大吼大叫和打罵來教育孩子,發洩自己的不滿,必然會讓孩子也在潛移默化中就將這種情緒失控的模樣複製到腦海中。

一旦孩子也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也會吼叫,情緒失控的打翻東西,亂髮脾氣。這對於培養孩子的情緒自控能力是很不好的。

3、 過早進入叛逆期

俗話說兔子急了也會咬人,一個長期被父母的吼叫壓迫,可能當時會選擇沉默不語。但是內心與父母的關係已經出現了細小的裂痕,當孩子的不滿積壓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如同火山爆發。

教育小孩難免大吼大叫?給予孩子“身心靈時間”,拒絕吼叫式帶娃

過早的進入叛逆期,專門和父母對著幹。既然你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他,他們就強勢的用逆反來回應你。

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接受的知識和信息越來越多,發現別人的教育和你的吼叫教育形成鮮明對比,不僅僅是懷疑父母,還會和家庭越行越遠,渴望愛卻有封閉自我。

二、"身心靈時間"讓孩子獲得自我歸屬感和地位感!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身心靈時間",拒絕吼叫式的教育,讓孩子獲得自我歸屬感和地位感,健康成長。

所謂的"身心靈時間"其實就是指我們父母可以陪伴孩子的時間內要全身心的投入,放棄手上的手機和其他工作,放空不好的負面情緒和激烈感情,集中注意力在孩子的身、心、靈上面。和孩子一起做開心的事情,並且是科學合理的,可以聊聊天,講故事或者是拼圖。

很多家長就會提出疑問:"我這一天這麼忙哪有那麼多時間去陪孩子這樣玩?"不需要很久,身心靈時間只需要父母每天抽出十分鐘的時間來投入心思陪伴孩子即可,也可以隔一天十五分鐘。

教育小孩難免大吼大叫?給予孩子“身心靈時間”,拒絕吼叫式帶娃

只要是合理的就陪伴他們一起全身心的玩耍,這也是親子間的穩定劑。給孩子心理上的滿足感,給與足夠的愛和陪伴,讓孩子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慢慢的就會敞開心扉,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只要父母多點耐心,付出多一點,去了解並參與孩子所喜歡的一定會獲得他們的肯定和接納。

三、給予孩子"身心靈時間",拒絕吼叫式帶娃!

1、找到一件十五分鐘之內能完成的事情

家長每天要需要工作,回來後還要弄家務,可能抽不出很多的時間。一般來講身心靈時間只要十到十五分鐘,就是比較合理的。

父母之間可以每天輪流來負責陪伴孩子玩耍,也可以隔一天夫妻倆一起進行身心靈時間。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給身心靈時間取一個有儀式感的名字,就好比:媽媽的故事會時間,爸爸的積木遊戲,家庭聚會或者散步世界。抽取關鍵詞,冠上有趣的名字。

需要注意的是選擇事件的進行,不能太長也不能過短,太長孩子就會吵著要延長時間,不守規矩,肆無忌憚的索取;太短孩子則不會感受到真正的"身心靈時間"。

教育小孩難免大吼大叫?給予孩子“身心靈時間”,拒絕吼叫式帶娃

可以是晚間的十分鐘故事角色扮演時間,和爸爸的比賽拼積木的十五分鐘對決,也可以是一起玩籃球投框的玩耍。如果孩子沒有玩得盡興,要求延長時間,想要得到更多的"身心靈時間",可不要輕易的答應,要斟酌思考。

不要選取時長很久的,比如繪畫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我們可以將這個任務拆分成若干天來完成,

可不能讓孩子覺得我們必須理所應當的身心靈陪伴。

2、告知孩子,我很享受和你在一起的時間

在最後結束的時候一定要肯定的告訴孩子,我非常的享受這段和你一起玩耍的時間。"寶寶的積木拼的很不錯,媽媽太喜歡和你一起搭建房子了,下次我們再挑戰!""爸爸很開心和你一起畫這些車車,明天我們看看還能畫其他的不,我可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

教育小孩難免大吼大叫?給予孩子“身心靈時間”,拒絕吼叫式帶娃

不僅給了孩子關注和該有的陪伴,還非常的願意和孩子一起度過快樂的時光。而不是不情不願,敷敷衍衍的感覺。很多父母一邊陪孩子玩拼圖,自己卻還刷著視頻,回著信息,只有在孩子喊他的時候在抽出空看一眼:"哦,寶寶很不錯哦!"

你是真的很忙嗎?不,只需要短短的十幾分鍾,你都不願意給予孩子。只需要放下手機十分鐘,全身心的投入,就能讓孩子感受到愛。

教育小孩難免大吼大叫?給予孩子“身心靈時間”,拒絕吼叫式帶娃

其實在身心靈時間裡也是培養我們父母的溫柔教育,不是一味的去責罵孩子,而是通過共同玩耍來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耐心和溫柔的提問都是必不可少的,漸漸的你就會發現原來孩子其實也是很天真可愛的,也讓我們的脾氣有所緩和。

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就火山爆發,大吼大叫?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自我的情緒管控也不夠成熟。身心靈時間就為我們提供了教育方式,在肯定和陪伴中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我是童心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