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消費經濟就會變好?北宋奸相蔡京告訴你答案

元符三年(1100年)皇子趙佶繼位,史稱宋徽宗,這位末代皇帝當政的最初幾年可謂節儉愛民,頗有聖君氣象。

只要消費經濟就會變好?北宋奸相蔡京告訴你答案

但此時的北宋已經風雨飄渺,朝廷總是覺得財政緊張,民間則已無法承受種種苛捐雜稅,再加之黨爭,局面絕非統治者墨守陳規可以應付。

解決問題要抓主要矛盾,此時北宋最大的問題就是經濟問題,而後世素有奸臣名號的蔡京卻因獨到的見解迅速走上歷史舞臺。

一、消費刺激經濟

後人評價蔡京總會覺得宋徽宗同樣昏庸無能,居然信任這樣的小人。但事實上在擔任丞相之前蔡京就已經名滿京城。

早在王安石罷官,舊黨重新恢復舊法時,蔡京就以他極強的執行能力獲得大家的讚許。

當時舊黨要求在5天內恢復差役法,由於時間緊迫滿朝文武沒有人做到,只有蔡京完成了任務。

只要消費經濟就會變好?北宋奸相蔡京告訴你答案

《宋史》記載,司馬光因此高興的說到:

“若人人奉法如君,有什麼行不通。”

因此蔡京能得到皇帝的青睞絕非偶然,他也絕非是腹中空空只會溜鬚拍馬的投機客。

不過對於北宋的經濟困局,蔡京提出的解決方法確實石破天驚!他認為,越困難越要拼命消費,只有這樣經濟才能好轉!

為了將自己的經濟學思想在朝野上下貫徹下去,蔡京結合北宋信奉道教的特點,提出了“豐亨豫大”的口號。

簡單來說“豐亨豫大”四個字都出自《易經》中的卦象,前兩個字的解釋為:

“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

就是說王者做任何事情都要盛大隆重,後兩個字的意思是:

“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指的是太平安樂的景象。

只要消費經濟就會變好?北宋奸相蔡京告訴你答案

蔡京認為只有奢侈浪費才能使得天下安樂太平,秘密就在消費之中。天下既已“豐亨”,那就應該“豫大”,大家得拼命花錢,否則消費不足就會影響生產。

這種思想並非蔡京首創,早在春秋時代,《管子》就明確提出:

“富者靡之,貧者為之。”

在古代讓富人多消費不能算錯,畢竟當時沒銀行,大家存款只能放在家裡,這些錢是無法投入再生產的,但蔡京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

他直接提出消費才是生產的基礎,你不消費別人就不生產,所以想讓經濟變好最好的手段就是刺激消費,鼓勵奢侈浪費。

滿朝上下對這種奇談怪論當然是目瞪口呆,紛紛上疏反對,但蔡京的手段十分毒辣,《宋朝諸臣奏議》中記載:

“至蔡京用事,師法安石,而殘狠過之,議己者置之死地。”

所謂事實勝於雄辯,那麼當蔡京不顧阻礙推行自己的新政又會造成什麼後果?大家覺得是蔡京正確還是滿朝大臣正確?

二、斂財與消費

鼓勵消費促使經濟發展的思想在實際執行中,被蔡京具體化為六方面的改革。根據《宋史》記載,大致可以分為:

  • 繼續推動王安石變法。
  • 改革幣值。
  • 改革漕運。
  • 改革市舶制度。
  • 建立福利制度。

在上篇“明白了王安石變法,就弄懂了經濟學基本原理”一文中,我們知道了所謂變法本質就是從民間斂財。

只要消費經濟就會變好?北宋奸相蔡京告訴你答案

蔡京新政中的改革漕運和改革市舶制度也是同樣的道理,有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本文暫時不做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幣制,能想到這個主意蔡京簡直就是天才。他首先在川蜀地區“交子”的基礎上在全國推行紙幣“錢引”,並大量印刷。

受限於客觀條件,當時的紙幣無法完全替代金屬貨幣,所以針對流通中的銅錢,蔡京通過減少含銅量,更改面額發行劣質的“折十錢”。

這是宋朝版的通貨膨脹,朝廷在短期內迅速累積起了鉅額的財富,而民間在發現錢越來越不值錢後,當然也會傾向於消費而不是儲蓄。

那麼朝廷積累了鉅額的財富後要怎麼做呢?蔡京的理念就是儘快花出去,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

要想花錢,最直接了當的是開工大工程,本來宋徽宗就是個喜好享受的皇帝,在蔡京的鼓勵下他斥巨資建成了名為“艮嶽”的皇家園林。

只要消費經濟就會變好?北宋奸相蔡京告訴你答案

“艮嶽”復原圖

這座園林幾乎可以媲美后世的圓明園,讚美之詞古今不絕,耗費民脂民膏豈止億萬。

皇家花錢如流水不算,蔡京還給民眾大發福利,甚至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完備的福利制度,設立了居養院、安濟院和漏澤園。

凡是符合孤寡等條件的,吃飯不要錢、看病不要錢、安葬不要錢。

如果僅從刺激消費的角度來看蔡京無疑是成功的,不管是皇家還是民間個個花錢如流水,《東京夢華錄》詳細描述了當時開封的繁華:

“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

如果你確實窮呢?朝廷也有福利給你,確保你有錢花。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勸諫皇上要節儉些,蔡京馬上就會用成套的理論堵住你的嘴,他是真的認為消費可以發展經濟讓每個人都得到好處。

對奢侈看不過眼的人當然大有人在,《宋史》也記載了蔡京的反駁:

“及蔡京為相,增修財利之政,每及前朝惜財省費者,必以為陋。”

看到沒?蔡京苦口婆心地舉了很多古代節儉的例子告訴大家,他們都錯了,節儉是陋習,奢侈才能發展經濟。

只要消費經濟就會變好?北宋奸相蔡京告訴你答案

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只要消費就可以讓經濟變好嗎?如果這個命題成立的話蔡京當政的時期無疑是北宋最繁榮的時期。

可事實恰恰相反,北宋末年經濟長期處於下滑狀態,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差,先不說開封民間當時流傳的民謠:

“打了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

後來蔡京被罷相流放後,一路上捧著金銀珠寶居然在沒有人肯賣吃的東西給他。在臨死前蔡京也是萬分不解,哀嘆道:

“京失人心,一至於此。”

宋徽宗也想當個明君,他當然發現在蔡京的折騰下形勢變得越來越糟糕,但卻弄不明白問題出在哪兒,也不想放棄奢侈的生活,最終只能放任自流。

當現實與理論出現衝突時,我們通常認為是理論出了問題,那麼“刺激消費就能發展經濟”到底錯在了哪兒?

三、富強之道

在十九世紀的歐洲,著名經濟學家巴斯夏曾經提出過“破窗理論”。

簡單來說在經濟衰退時大家都沒有工作,這時候如果有個頑童把窗子給砸了,那麼戶主就只能掏錢去維修。

只要消費經濟就會變好?北宋奸相蔡京告訴你答案

戶主掏了錢,維修工有錢賺,更上游的玻璃廠商也有錢賺,整個產業鏈條都獲益了,經濟瞬間就擁有了活力。

所以得出結論,為了讓經濟迸發活力,那就要鼓勵奢侈浪費,勤儉節約是個人的美德卻對整體的經濟發展有害。

從這個角度來看,“聰明”的蔡京還比巴斯夏提前了好幾百年,但他們都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戶主修玻璃的錢從哪兒來?

如果不修玻璃,這筆錢可以用來買傢俱,用來吃大餐,或者存在銀行裡被工廠主貸款接著投入再生產。

總之這筆維修費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你把玻璃砸了戶主只好縮減其他方面的開支,玻璃產業鏈得益了,其他產業鏈遭受損失,社會總財富減少。

只要消費經濟就會變好?北宋奸相蔡京告訴你答案

消費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大家都奢侈浪費不儲蓄,消費業當然會烈火油烹,但全社會需要積累資本再生產的行業必然會遭受損失。

更加糟糕的是刺激消費,比如直接發錢,朝廷不產生財富,所以蔡京發的錢都是民間的稅收。

你把大家的錢都拿走在朝廷裡過一遍還給大家,可民間不知道啊,他們以為錢憑空增加了可以揮霍浪費了。

北宋的民眾們在短暫的快樂時光後,很快發現自己的儲蓄在通貨膨脹中化為烏有,接下來就是難熬漫長寒冬。

奢侈浪費在任何時代都不具備正義性,消費就是財富的損耗,是沒有產出的!北宋的皇家園林和福利體系是純消耗,對國力沒有任何作用!

說的再明白些,怎樣才能算是富強之道?最底層的邏輯就是多生產,少消費,將生產剩餘集中起來投入再生產。

只要消費經濟就會變好?北宋奸相蔡京告訴你答案

這是個良性循環,艱苦奮鬥,將自己工作所得的大部分儲蓄起來。總有人認為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這大錯特錯!

靠消費拉動的經濟增長才是不可持續的!國力等於產出減去消費,目前比較誇張的數據,認為北宋末年的GDP佔全球大半。

但如果GDP是用消費拉動起來的,那毫無意義,所以“靖康恥”的發生並非偶然,烈火油烹之下,北宋已經搖搖欲墜。

當然也不能強制性的將民眾的消費壓到最低,將生產剩餘全部拿走。

最極端的情況你把除了口糧之外的所有財富都拿走,那好,大家都不幹活了,讓你什麼也得不到。

如何拿走生產剩餘也是門大學問,本文暫不展開討論。

參考資料:

《宋史》

《易經》

《管子》

《東京夢華錄》

《宋朝諸臣奏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