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話前CEO配合調查,迅雷18年只剩宮鬥


喊話前CEO配合調查,迅雷18年只剩宮鬥

作者:任尚坤 張霞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作為一家早就沒什麼存在感的互聯網公司,迅雷(NASDAQ:XNET)突爆一聲驚雷。


10月8日,迅雷發佈公告,稱就迅雷公司前CEO陳磊等人涉嫌職務侵佔事宜,於2020年4月向深圳市公安局提出控告,近日接到通知,深圳市公安局已對涉嫌職務侵佔罪的陳磊等人進行立案偵查。迅雷喊話陳磊,讓他儘快回國配合調查。


喊話前CEO配合調查,迅雷18年只剩宮鬥


此消息一出,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迅雷大跌7.87%。


事實上,該公告不過是給今年4月份“宮鬥”的一個結果。4月初,迅雷高層發生震動,當時作為迅雷CEO的陳磊以及其手下核心力量,一同被迅雷董事會清理了出去。


這不是第一次,早在2017年迅雷內部就發生過內訌。而人們並不太注意的是,迅雷已經跌跌撞撞活了近18年。在互聯網公司中,它活得不算好,但活得還算久,伴隨PC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竟活成了一個研究標本。


四次衝擊IPO、高額融資、流血上市、創始人失去控制權、職業經理人入局與出局、股價暴漲又暴跌、管理層內鬥、元老迴歸,這些創業公司所常踩的坑迅雷幾乎全踩了一遍。


迅雷始終沒能擺脫工具型產品的宿命。無論高管內訌還是陳磊在區塊鏈、比特幣等方向的摸索,都更加顯現出迅雷的商業化困境。直到今天,迅雷在很多人印象中也還只是個下載工具。


迅雷嘗試做過視頻網站、播放器、瀏覽器、遊戲、金融、直播等各個風口業務,但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其付費用戶呈現肉眼可見的下滑,從2014年的500多萬掉到2020年的300萬。過去四年,迅雷都處在不盈利狀態。2016-2019年,迅雷淨虧損額分別為3080萬美元、4420萬美元、4430萬美元、1810萬美元。截至今日發稿前,迅雷總市值為2.15億美元,比剛上市時縮水近7億美元。


喊話前CEO配合調查,迅雷18年只剩宮鬥


雷軍曾作為投資人出現,既想挽迅雷於水火,更想藉此佈局小米的生態鏈。迅雷當時的P2P技術在雷軍看來也頗具潛力。這原本就是一筆買賣。


陳磊是被雷軍遊說加入迅雷。2014年11月3日,陳磊正式出任迅雷CTO,成為迅雷十餘年來第一位正式任命的CTO,同時他還兼任迅雷旗下網心科技CEO。


陳磊擁有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碩士學位、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學士學位,曾就職於美國谷歌和微軟公司,2010年加入騰訊,負責過騰訊雲計算,曾任騰訊雲計算公司總裁。


“他邀請我加入迅雷,我們談到了凌晨兩點多。”儘管在陳磊的回憶中,當時的他並不看好迅雷的雲計算業務。雷軍用兩句話打動了他,“我知道你在騰訊做得不錯,但到底是你好還是騰訊好,你想不想出來試試?你想不想做一家自己說了算的公司。”


陳磊的加入,被看作以工具立身的迅雷探索轉型的一個標誌。進入迅雷後第一件事,陳磊就是組建全新的團隊和公司——網心科技,並以網心科技CEO的身份,開始探索迅雷內部命名為“水晶計劃”的雲計算業務,推進C端智能硬件和B端CDN業務。


第二年網心科技陸續推出賺錢寶和星域CDN產品。星域CDN面世沒多久,小米、愛奇藝、快手、熊貓直播、B站、陌陌、等公司陸續成為星域CDN客戶。除之外,賺錢寶與星域CDN連續7個季度業務大幅上漲。一年不到的時間內,陳磊業績碩果累累。


2015年11月,陳磊升任迅雷聯席CEO,除了這兩款產品外,陳磊還打出All in區塊鏈的旗號,迅雷股價也在區塊鏈概念推動下,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4月之間出現過一波高潮,峰值時股價曾達27美元。星域CDN和All in區塊鏈等業務除了讓陳磊在迅雷迅速創出一番天地之外,也給陳磊自己埋下了一顆雷。


星域CDN的運行模式主要是通過技術將共享模式眾籌到的帶寬資源,通過賺錢寶收集閒置寬帶資源,然後再利用星域CDN將這些資源分配給有著巨大帶寬需求的視頻、遊戲等行業。在當時,迅雷和陳磊關係,就和賺錢寶和星域CDN的相輔相成的關係一般無二。星域CDN的價格不足行業的40%,還一度引發了CDN降價潮。


星域CDN這種模式在2017年被叫止,當年2月份,工信部規定只能從有牌照的企業購買寬帶,並出臺清理不合規範市場交易。深圳市興融合科技有限公司開始逐漸出現在迅雷業務關聯之中,陳磊在採訪中表示,興融合是用來規避風險的殼公司,它從網心科技手中購買硬件,再銷售給礦主,用這個方式隔離網心的風險。此外,陳磊還談到,“因為在銷售中增加了興融合的交易環節,導致興融合跟網心科技之間有關聯交易。為了保證網心的審計能夠合格,有業務關聯的公司不能用網心職員去做股東和法人,我們只能請公司同事的家人來做。”


而這一點也成為迅雷指控陳磊在外邊開公司,並與網心科技有利益輸送的證據之一。


如今,關於陳磊出局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因為中概股VIE架構上市的迅雷,一直沒有將國內迅雷實體公司權益轉讓到美股上市公司董事會人員身上,算是創始團隊設計埋坑;有說是近年財報數據難看董事會和股東不能忍;還有說作為空降職業經理人的陳磊因與創始團隊改革思路不統一,觸碰了既得利益集團禁區。總歸,陳磊並沒能讓迅雷煥發生機。


迅雷起家於2003年,創始人鄒勝龍和程浩是典型的海歸精英,計算機系畢業的理工技術男。早期,迅雷獨創的P2SP技術讓其在一眾下載軟件中凸顯出來。該技術可以讓用戶從多個資源地址同時下載,加快下載速度。它趕上了PC互聯網時代的第一次熱潮,基於國內視頻、網遊用戶增長,僅三年時間市佔率超過50%,成為騰訊QQ之後有一個全民級應用。


喊話前CEO配合調查,迅雷18年只剩宮鬥

迅雷創始人鄒勝龍。圖源:視覺中國


騰訊旗下的QQ旋風是迅雷最大的競爭對手。不過騰訊2000年後逐漸放棄了下載工具這塊市場,一來市場規模在呈萎縮狀態,二來這類C端產品的變現問題難解,三來還常面臨視頻版權等麻煩。但不管怎麼說,迅雷遏制住了騰訊的攻勢,然後一躍成為賽道老大。


那是迅雷的高光歲月。鄒勝龍甚至豪言,再給他5年時間,迅雷可以趕超騰訊。可迅雷的盈利模式讓你幾乎看不到這種可能。有了流量的迅雷最初主要還是靠廣告賺錢。頻繁出現的彈窗廣告簡直就像狗皮膏藥。接著,迅雷推出付費會員制度:付費用戶可享有離線高速下載的權限。這同樣招致廣大用戶批評。而一再遭遇的版權訴訟迫使迅雷不得不尋求轉型。


雷軍幫助鄒勝龍完成了迅雷上市願望。2014年4月,迅雷獲得E輪3.1億美元融資,其中有小米的2億美元、金山的9000萬美元。兩個月後,迅雷上市,市值10億美元。


上市後,迅雷股權結構變成了小米31.8%、金山13%、鄒勝龍9.5%、程浩3.8%。儘管迅雷仍是家獨立公司,但看上去已經改旗易幟倒在雷軍帳下。媒體描述中,鄒勝龍是個控制慾極強的人,事無鉅細死盯產品細節。2014年底,雷軍挖來陳磊加盟,以期望改善迅雷的管理混亂局面和經營困境。2017年,陳磊接任CEO,小米王川出任迅雷董事長,鄒勝龍退休。


又兩年,陳磊被離職,接替他的是原本離職創業的迅雷元老李金波。最新股權結構裡,雷軍系已經讓位,以李金波為代表的迅雷元老系成為新控制人。生意依然在,風水輪流轉。


當下深陷漩渦的陳磊,則稱他最後悔的事是聽雷軍的話入了迅雷這個局。


*題圖購買於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