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城,遇自己,廣州十五年

遇城,遇自己,廣州十五年

熙熙攘攘的華夏文明歷經了上下五千年的時光,想我這十五年不過是白駒過隙滄海一粟罷了。但在我自己短短不足百年的人生歷程裡卻是濃墨重彩的一筆。踏上廣州的土地是2003年的11月15日,那一年我正處在準備畢業論文的階段,還沒拿到大學的畢業證書,可是啊年輕人的一腔熱血無處揮灑,就決定隻身一人踏上了南下的列車,遠遠的離開家鄉故土去闖闖看。而今十五年的斗轉星移,我從一個無知少女到嫁做人婦,完成了或許是一個女生人生最重要的轉變,跟母親也已是陰陽兩隔了。隨著的年齡的增長時間彷彿過的越來越快了。

遇城,遇自己,廣州十五年

剛到廣州的時候覺得這座人潮洶湧的大都市,對於我們這些外鄉來客其實一點都不友好。從語言上來講03年那個時候問路、看病、哪怕是跟同事們在辦公室聊天,聽到的都是廣東話,身為東北人的我實在是舌頭不好使,直到今天都沒辦法把一句完整的粵語說清楚。所以在最初幾年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還是遇到了不少問題,最記得找的第一份工作,到了月終老闆組織開會,一口非常流利的粵語把本來分配好要做會議記錄的我整的幾乎就在崩潰的邊緣了,不過好在老闆講了一段後發現我啥都沒記,而且想必我當時是一臉茫然的表情,然後他很有禮貌的改為廣東普通話,並且把剛剛講過的一段也重新講了一遍,這段記憶一直深深的影響著我,可以想象一下當時做為職場小白的我是多麼感激涕零的,所以後來我在那間公司整整做了十年。會後老闆跟我一起開始學習,他學說普通話我學說廣東話,然而如今他的普通話比我的廣東話說的好多了。

遇城,遇自己,廣州十五年

廣州其實是一座包容性很強的城市,這句話是每一次要給親朋好友們介紹廣州時,我的固定開頭語。在廣州你可以找到各地的美食,所有離家在外的遊子想吃一頓家鄉味是絕對不難的,就昨天才陪同事一起去吃了碗灰豆子,他是甘肅人。在廣州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老鄉,無論你是新疆的還是西藏內蒙的都不用擔心孤身一人,哪怕是來自於少數民族或者稀有姓氏都能讓你在廣州遇到同族同姓的人,鄉音可以解鄉愁。我有個姓辛的同事就在廣州找到了辛氏的姓氏群還把老家同姓的朋友都拉進了群裡,另一位來自新疆庫爾勒的客戶,也常見她的朋友圈發跟老鄉們聚會的照片出來。這就是廣州雖然離家千里但是卻並不會感到孤單。

遇城,遇自己,廣州十五年

遇城,遇自己,廣州十五年

在廣州的這十五年裡,陪著廣州經歷了很多大的變革。比如看著廣州塔拔地而起,我還參與了當年廣州塔竣工的有獎徵名活動,雖然遺憾我取的名字並沒有選中,不過每次經過廣州塔還是很感慨這座建築史上的奇蹟。今年聖誕節還跟朋友一起去了廣州塔二樓平臺露營,左邊是珠江新城的無敵夜景,右邊是小蠻腰燈光秀的萬種風情,這個聖誕節過的很開心。地鐵是廣州的交通主動脈,我來的時候只有一號線和二號線可以坐,每次去北京路上下九都是地鐵出行,而今廣州已有地鐵運營線路共14條,設車站257座,換乘站31座,運營里程478千米(此數據截止2018年12月28日)。04年白雲機場還沒搬到花都的時候還去坐過一次飛機,後來再乘坐飛機出行就都是要到花都去了,如今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已成為中國三大門戶樞紐機場之一,世界前百位的主要機場 。

遇城,遇自己,廣州十五年

廣州就像是我的第二故鄉,曾經千里迢迢來到這裡闖蕩,而今十五年的日升月落,我已在這裡戀愛、成家、創業,去年把戶口轉入廣州,使得我跟這個我一起奮鬥的城市再也分割不開了。回首過去的這些年,感謝一路走來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讓我有好故事可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