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

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在我國主要出現在東南沿海,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省份都有見到。雨後的夜晚,經常可以在路上見到大量的這種蝸牛。不過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非洲的大蝸牛。

簡介

非洲大蝸牛,(學名:Achatina Fulica)。瑪瑙騾科,屬非洲大蝸牛屬。成年非洲大蝸牛的體長通常在7~8cm,大的可達20cm,現存最大的記錄標本39.3cm。我這麼說可能不夠直觀,人的臉長大概20cm,現在你知道它有多大了吧。闊怕!作為腹足綱生物,壽命也很長,壽命一般5~6年,最長可以達到9年,這在腹足綱生物中也算是比較長壽的了;晝伏夜出,喜陰厭陽,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8℃,土壤溼度為45%~85%。

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

優生優育,成長快速

擁有驚人的繁殖能力,非洲大蝸牛是雌雄同體,異體交配。所以任意兩隻蝸牛相遇,就會進行交配。然而更厲害的是,它的繁殖可以根據環境自行調節,它可以儲存異體的精液,並能保留數月在體內,等到環境適宜再進行產卵。如果條件不行,那就等等再生,堅持“優生優育”,保證下一代生存環境。下一代經過5~15個月又可由幼卵到發育成熟;為啥跨度這麼長,這又是它的另一個特性,在適宜的環境,適宜的溫度就能快速成長。成年非洲蝸牛在適宜的環境一年可以繁殖四次,一次可以產150~300顆卵。

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

我們來算道數學題,證明下它驚人的繁殖能力:如果小明有一對健康的非洲大蝸牛,在適宜的環境,按照20%丁克的概率,一次200顆的排卵量,6個月即成熟的標準,王健林一個億的小目標,小明要多少年後才能實現?

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

如果算錯,不接受反駁

按照上表,小明兩年即可達成一個億的小目標,並且還有80多億的潛力股!

趨利避害的自我保護機制

除了繁殖力強,非洲大蝸牛生命力也很頑強,當生存環境不適宜時,它們會進行閉關,在外殼口分泌一種類似蠟一樣的東西,封住殼口,在裡面能堅持數月。等到雨季的到來,又會衝破封蠟,繼續活動。

牙齒多,胃口好

非洲大蝸牛屬雜食性,有25000顆牙齒,可危害500多種農作物,在東南亞椰子,可可,橡膠園都是他們侵害的對象,餓了甚至還能吃同伴的屍體,紙張等。最最厲害的是他們居然可以啃食水泥,補充鈣質,促進外殼的發育。

為啥不要碰,不要吃

因為它是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會給人類帶來各種疾病。比如管圓線蟲,即廣州住血線蟲,這種寄生蟲正常宿主是老鼠,在老鼠的糞便中就可能會帶有這種寄生蟲,而非洲大蝸牛的棲息地與老鼠的棲息地環境很接近,所以很容易攜帶這種寄生蟲。管圓線蟲在人體活動會引起各種神經問題,比如嗜酸性腦膜炎。還有結核桿菌,會直接導致結核病。而且並非只有食用才會引起這些病菌寄生蟲的傳播,科學家發現在非洲大蝸牛的生存環境中也會有這樣的寄生蟲和病原菌。

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

入侵案例

介於它的以上特性,非洲大蝸牛被多地定義為外來入侵物種,它是公認的熱帶和亞熱帶最糟糕的一種蝸牛。尤其是美國,每年要花大量人力財力來消滅它,不過效果有限,每年到了雨季,它們又會爆炸性增長。美國的蝸牛入侵,最早要從1966年說起,一名小男孩從夏威夷帶了三隻蝸牛回到邁阿密,七年後,它們在當地就形成了17000只的龐大群體。不過跟上面一個億的小目標相比,理論值和實際值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然而在東非加納,非洲大蝸牛卻備受歡迎,因為吃蝸牛已變成當地的一種飲食文化,加納號稱一年要吃掉1000噸的非洲大蝸牛。當地蝸牛因大量食用,快瀕臨滅絕。

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

中國最早的入侵案例是在1932年,臺北一日籍大學教授,下條久馬一,以食用為由,將非洲大蝸牛從新加坡引入臺灣。後來陸續在廣東、福建、廣西等省份出現。不過好在非洲大蝸牛在中國目前還並未引起很嚴重的物種入侵危害,所以我國暫時也未對它進行一些有力的主動地消滅措施。

結尾

兩個世紀前,非洲大蝸牛還只生活在非洲沿海地區,現在卻可以在全球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人類。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面對大自然要時刻保持警惕,千萬不要為滿足一時的獵奇心理,而打開了大自然潘多拉的魔盒。新型冠狀病毒,SARS等等事件歷歷在目。

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觸碰,更不要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