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遷是代表進取態勢的一種精神

西遷是代表進取態勢的一種精神

西漢之劉邦,之初想定都洛陽,婁敬等堅決反對,理由在於由西北而向東南,就態勢而言為順勢,處於西北之長安較傾於東南之洛陽要嚴寒,由嚴寒之地向溫溼之地,從生活之舒適而言是進步,但若從精神方面則為退步;況且長安,離匈奴要近,漢朝危機在西北在匈奴,長安離危機區較近,都城建在危機區較近的長安則朝庭上下有一股枕戈待旦的警惕心,此警惕心正是漢朝江山能夠穩固的精神防線;當然,長安易守難攻也是一重要的理由。劉邦聽完立即醒悟,於是改遷長安,遂有西漢二百餘年的大氣象。東漢劉秀則不然,礙於長安戰亂後的破敗,又顧忌東漢大臣多出於中原,故因勢定都在洛陽。東漢之氣象遠遜色於西漢,與此定都謀略之淺顯大有關聯。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規律。以地形、氣侯與人文論,西北高而寒且貧瘠,東南低而熱且富,由西北而至東南,是一順勢,合於人之常情。然而,由西北傾於東南,西北會日顯貧弱,東南則富足過度,有奢靡壅滯的隱患。都城建在東南,其勢雖為順勢,合於人情,然而西北會日見荒蕪,時日既久,終會釀成災禍。都城建在西北,則可吸收東南之餘財,以平衡西北之貧與不足,如同人之身體,為了平衡全國物資,精神上自會有奮進的志氣,恰好也彌補了農耕文化之過於靜態的欠缺。按照錢穆先生的說法在歷史上朝代取逆勢守動態則為進取朝代,西漢與唐朝即是此類之代表。相反取順勢而守靜態,則為退縮朝代,東晉、北宋等即是此類代表。

由此可見,西遷是能代表進取態勢的一種精神,是具有普遍性的。西安交通大學由東南之富庶之地遷往貧瘠且嚴寒之西北,確實不易,如果沒有奉獻國家,沒有全局意識與艱苦樸素的精神是不可能有此大義之舉的。(西安交大東方管理研究院院長 雷原)


西遷是代表進取態勢的一種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