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轟炸》取消上映,警惕互聯網眾投項目“雞飛蛋打”

《大轟炸》取消上映,警惕互聯網眾投項目“雞飛蛋打”


近期有朋友重提電影《大轟炸》取消上映的事,小編就和其議論了一波快鹿系“電影投資項目”,感嘆互聯網P2P項目投資除了平臺方賺的鍋滿瓢滿,投資者能不能回本,簡直是全憑運氣。


《大轟炸》取消上映,警惕互聯網眾投項目“雞飛蛋打”


電影《大轟炸》會被取消上映,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就題材而言,《大轟炸》講述的是二戰時期日本“重慶大轟炸慘案”的歷史;就選角而言,《大轟炸》啟用了拍攝時正當紅的小生和中青代配置,劉燁、宋承憲、謝霆鋒、陳偉霆,女性角色則由黃聖依、張鈞蜜、范冰冰、劉曉慶等飾演,能夠吸引相當廣泛的觀影群體。


《大轟炸》取消上映,警惕互聯網眾投項目“雞飛蛋打”


在中央宣傳部不斷強調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建設的大背景下,“大轟炸”歷史事件需要青年一代去銘記,“重慶大轟炸”的受害者也依舊沒有放棄對日本的索賠。無論怎麼看,這部非常符合“主旋律”的抗戰電影,都不該如此慘淡收場。


《大轟炸》取消上映,警惕互聯網眾投項目“雞飛蛋打”


早在今年1月,“律師到了”APP曾有撰文《這案子比〈葉問3〉電影有趣多了》,講述了《葉問3》因票房造假導致口碑血崩、引發擠兌,最後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涉案公司分別被處以15億、2億元人民幣罰款,涉案人員最高刑罰為無期徒刑的案件。


《大轟炸》取消上映,警惕互聯網眾投項目“雞飛蛋打”

點擊卡片跳轉查看該文章


《大轟炸》與《葉問3》相同的一點是,這兩部電影的投資人都是快鹿集團老闆施建祥,《大轟炸》不能上映,與快鹿集團被查封有直接關係。與《葉問3》不同的是,《大轟炸》甚至還未能堅挺到影片上映,就讓投資人成為了受害人。


根據此前片方的公開承諾,《大轟炸》這部電影的票房收益,將會納入對快鹿案的相關投資者進行退賠,該片屬於合禾影視收益權的部分,將會進入有關部分指定的專門清退賬戶,按比例清退給投資人。而且,這並不需要片方承諾,警方和非法集資處置小組也會如此辦理,不管片方同不同意。


如今電影取消公映,想通過票房收入賠償投資者的途徑直接被斬斷,對於投資了快鹿的理財產品的投資者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損失。


《大轟炸》取消上映,警惕互聯網眾投項目“雞飛蛋打”

如果您看好的“項目”有以下特點,請謹慎投資:


一、P2P形式電影理財項目


在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臺上發佈的電影理財產品,以app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誘導客戶先進行小額投資並承諾短期得到高返利等方式,誘導客戶之後進行各大額度的投資,等到圈到一定的資金之後攜款跑路。


電影一般以跟電影製作方或出品方公司簽訂合同進行投資,只有在上映結束之後方可看見分紅收益,短期內的收益基本不存在。P2P平臺進行的電影投資,存在網站隨意關停,APP隨意停運等不可控風險。


二、虛假影視信息項目


此類影視公司一般屬於“親友型推廣”,常見在微信、朋友圈裡的各種“有一個電影現在可以投資”,然後拉人入群,捏造影視項目信息,稱有“內部名額”可投資。此類項目較好避免,因其基本提供不了相關證明,所以只要查詢廣電總局備案、拍攝許可證、公司營業執照等等,只要冷靜下來,很好區分。


三、披著電影項目皮非法洗錢的項目


目前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種情況就是,這部電影信息都能查的到,證明什麼都齊全。但是有可能就是一種借殼的方式來圈錢。


例如上述電影《大轟炸》,該影業公司藉由“陰陽合同”等方式邀請大牌明星助陣嘉賓,目的則是將非法所得納入自己的口袋。鑑於大部分普通群眾對此類電影無法區分,遇到此類投資,可優先諮詢律師,做好風險防控。


四、謊稱版權認購


只有出品方有資格出售版權,其他一切公司以任何版權以外的形式發起的所謂的“影視版權認購”其真實性都是值得商榷的,且不受法律支持。部分非法集團會以“門票活動”謊稱是認購版權,例如“投入50000元即可獲得該電影觀影票XXXX張,該電影票可在電影公映期與XX公司兌換版權價值”,這一定是騙人的。


去年年中,隨著“陰陽合同”事件的發酵,天價片酬、稅改風波等潛藏問題接連暴露,影視行業也以一種“很不體面”的方式開始了行業的“去泡沫”。小編還是要提醒各位,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律師到了”

讓法律的公平正義永不遲到!

本文系「律師到了」原創稿件


《大轟炸》取消上映,警惕互聯網眾投項目“雞飛蛋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