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辦公空間就像一顆時間錦囊,它日常給我們機會接觸聽起來特別久遠的科技產品,譬如 Windows XP、固話、電子郵件這類。

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 動圖截自優酷

原本,我用電子郵箱也只是收發工作通訊郵件和文件,但從去年開始,電子郵箱逐漸成為了其中一個我最喜歡登陸的「社交網絡」。

如果任何藝術家或學者至今都還沒(開始寫 Newsletter),他們需要馬上開始著手做。—— 美國小說家 Robin Sloan

Newsletter(郵件訂閱)是一種「一對多」的郵件通訊模式,當用戶提交了自己的郵箱地址進行訂閱後,機構或個人就能(也只能)向這些訂閱用戶發送內容,跟訂閱微信公眾號挺像的。

最開始,Newsletter 最主要用於市場營銷。如果你在註冊賬號最後一步勾選了「接收來自 XXX 產品的最新消息」前的小框,你很有可能就訂閱了這個企業的營銷 Newsletter。

它「無聊」,但卻讓人安心;它「一對多」,卻有種莫名親密感;它傳遞內容,但卻是在建立關係。這種原本主要服務於企業的「垃圾郵件」,現在已成為人人必備的社交網絡。

「無聊的」郵件能帶來安全感

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 圖片來自 Forbes

在這個人人都能「一鍵」擁有一切的時代,我們一無所有。

無論是書籍、音樂、電影還是遊戲,在服務訂閱模式下,我們雖然能非常便利地獲得使用權(access),但卻丟失了所有權(ownership)。

郵件訂閱則是為數不多能帶回安全感的載體。

對於創作者來說,通過 Newsletter 來發布內容,意味著能夠直接觸達讀者。

你不需要打敗推薦算法去觸達你的觀眾。 那些在社交媒體剛出來時流失的用戶,我們現在可以通過 Newsletter 來重新和他們建立直接聯繫。

Casey Newton 說道,他負責撰寫 The Verge 的「The Interface」主題 Newsletter。

這幾年來,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已經成為媒體內容的一大流量入口,但這些平臺的算法推薦,也對用戶的個人信息流的干預越來越大。對於創作者和媒體來說,平臺每一次算法推薦傾向的改變,都意味著需被動迎合。

再者,對於希望自己掌握信息「食譜」的人來說,大部分信息流的推薦算法都有種「我不要你想要,我要我想要」的霸道。

此外,Newsletter 更讓創作者真正地「擁有」他們和讀者的聯繫,不再被平臺掌握命脈。

無論在什麼社交應用,你所擁有的「粉絲」都是平臺上的賬戶,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你想離開這個平臺,很有可能會失去這些讀者。

而在 Newsletter 模式中,創作者和讀者間的聯繫則是訂閱者的電郵地址。如果前者想換服務平臺,他們只需要導出訂閱者的電子郵箱列表,搬到另一個分發服務商就可以了。

再者,通過 Newsletter 發出的內容,無形間也在互聯網上形成極為廣泛,同時又私人的「備份」,

對於讀者而言,直達個人郵箱的內容,同樣也能抵抗社交應用平臺的不穩定性。

在我最常用的郵箱裡,還放著十多年前收到的郵件,它們比我手機裡任何應用的歷史都長。部分中文 Newsletter 甚至還會貼心地附上正文內容和相關內容的離線版壓縮包,以便訂閱者更好地備份。

再者,對於希望自己掌握信息「食譜」的人來說,大部分信息流的推薦算法都有種「我不要你想要,我要我想要」的霸道。

用來「刷」的 RSS,用來「讀」的 Newsletter

RSS 是一種高效的信息整合方式。每當你訂閱了的網站和博客一更新,RSS 閱讀器就會將新內容的標題/摘要聚合到一個地方,讓你可快速整體地「刷」完一天重要的新聞(標題)。

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 我的其中一個 RSS 訂閱源合集

相比之下,即便是以當天新聞為主題的 Newsletter,它們都帶有態度,有不同的切入點。

以《紐約時報》為例。雖然只是一份報刊,但《紐約時報》網站就提供了 50+ 個不同的 Newsletter:有的整理了一天要聞,有的是針對運動、科技或財經等專業領域,聘請專門作者分析新聞,有的甚至還會增加獨立採訪內容。

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 各種不同主題的 Newsletter,圖片來自 《紐約時報》

當用戶訂閱這種新聞類的 Newsletter,他們不僅是為了快速瞭解時下新聞,同時也出於對撰寫該 Newsletter 的作者或是《紐約時報》在這個領域的信任。

這種有「預先過濾」作用的 Newsletter 是社交網絡上信息過載的一劑解藥。

據統計,《紐約時報》2014 年的 Newsletter 訂閱用戶有 650 萬人,而到了 2018 年,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 1400 萬人。

此外,《Vox》《BuzzFeed》《Quartz》等媒體都推出了多種不同的 Newsletter。

更獨立的內容,更親密的關係

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 圖片來自 Joshua Ness@unsplash

雖然新聞媒體在 Newsletter 中找到一種重新連接讀者的方式,但這波 Newsletter 復興中最值得關注的也許還是「千人千面」的獨立作者。

正如前文提及,早期的 Newsletter 大多面向企業,收費和操作上對個人創作者來說門檻較高。

創立於 2010 年,Tiny Letter 為個人用戶提供了免費的 Newsletter 創作工具,用起來也更簡便。往後,MailerLite、EmailOctopus 等強調容易使用的 Newsletter 服務商也越來越多。

Craig Mod 除了會在社交網絡上發表意見外,還曾為《連線》《紐約客》《大西洋月刊》等雜誌供稿,同時自己也出版了幾本書,而且還堅持撰寫一個名為「The Roden Explorers Club」的 Newsletter 七年,他會在郵件中分享自己生活中對寫作、攝影、閱讀和旅行的思考,訂閱者早已破萬。

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 Craig Mod,圖片來自 Cool Tool

在他看來,Newsletter 讓他和讀者建立了在其它媒介下沒法實現的親密感:

這種親密感——無論是我自己這邊還是接收者那邊——似乎產生了一種我在網上其它地方都找不到的(因坦誠相對而產生的)脆弱性。這種親密感來的並不意外,因為,即便郵件分發是一對多,但(我和讀者的)對話卻是一對一的。

而且,郵件自帶的書信性質,也影響了他創作的方向,促使他放開撰寫一些在其它地方不會討論的話題。這也許也是為什麼,很多 Newsletter 都以向讀者「打招呼」開始,行文更偏對話式,結尾的落款也更個性化。

譬如,CB Insight 是很多硅谷 VC 都會參考的獨立數據智庫。這介紹一聽就給人一種西裝挺拔特別專業的感覺,然而,他們的 Newsletter 落款,真的每天每天都是以「我愛你」結尾。

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紐約時報》作者 Mike Isaac 就把自己的 Newsletter「The Dump」看作一次減少對社交網絡依賴的實驗。

每當他想在 Twitter 上發一個也許能拓展討論的觀點,他就會將這個想法留住,用來當 Newsletter 的討論主題。和 Twitter 評論區的觀點鬧戰相比,Newsletter 的體驗顯然更好:

每隔一兩週,我會給幾千位訂閱者發出我的思考。他們中的一些人回覆了我的郵件,偶爾間還會發展出有深度的談話。雖然還是在實驗早期,但我覺得我很喜歡它。

Newsletter 傳遞的是內容,「販賣」的是關係?

2017 年,將付費閱讀服務結合到 Newsletter 的 Substack 成立了。當然,在此之前已經有付費的 Newsletter 存在。

在業內享負盛名的科技作者 Ben Thompson 在 2013 年就開始對自己撰寫的行業深度評論 Newsletter「Stratechery」進行 100 美元/年的收費。兩年後,他的付費訂閱者已經超過 2000,年收入也超過 20 萬美元。現在,他還推出了日更的付費播客。

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 Ben Thompson,圖片來自 Packym

而 Substack 所做的,是將付費、甚至是分級付費功能提供給獨立作者,讓起步更便利。

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 Substack 為作者提供階梯式付費訂閱機制

雖然只有三位成員,但 Substack 在兩年裡發展出超過 5 萬名付費訂閱用戶,並於去年 7 月獲得來自硅谷頂級風投 a16z 的 1500 萬投資。

想行得通,你所需要的讀者數量並沒有很多。如果收費 5-10 美元/月,你能找到 2000 左右的訂閱者,你就可以自己做了。

Substack 的 CEO Chris Best 說。

Newsletter 怎麼就成了人人願付錢用的社交網絡?

▲ Substack 三位聯合創始人,圖片來自 The Information

Substack 表示,他們 Top 12 的付費 Newsletter 作者平均一年能收入 16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110 萬元);同樣提供付費功能的 Revue 則表示部分作者一個月收入能達到 1500 美元(約合人民幣 10000 元);另一服務商 Patreon 的部分作者甚至能做到 10 萬美元/月。

除了付費功能,Substack 去年還開始推出更豐富的互動功能。現在,內容創作者還能通過 Substack 服務向訂閱者提供付費音頻播客(podcast)以及插入討論區功能。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將 Newsletter 做成付費版,但一個受歡迎的免費 Newsletter 也能帶來職業優勢。

Natasha Lunn 從 2017 年開始撰寫名為「Conversations on Love」的 Newsletter,每期邀請作者、教授、治療師等不同職業的人,和他們討論和愛相關的話題。雖然她未來計劃保持 Newsletter 的免費狀態,但「Conversations on Love」的成功為她帶來了新的機遇 —— 和企鵝出版集團簽了一本書約。《紐約時報》的 Mike Isaac 表示也會在 Newsletter 裡分享自己最新的文章和宣傳新書。

你付費的對象不是一樣東西或產品,你所為之付費的是你和一位作者或是播客主播之間的關係,你真正地信任他們。—— Substack 的聯合創始人 Hamish McKenzie

正如 McKenzie 所言,Newsletter 撰寫者和訂閱者間最關鍵地連接點是一段相互信任的直接關係,中間沒有為了討好算法的妥協,也沒有被平臺干預的聯繫。

事實上,Newsletter 的存在,尤其是付費那種,特別依賴對關係的自覺維護。正如買到的書籍就是你的,你可以複印賣給朋友,付費 Newsletter 也可被付費用戶轉發給非付費用戶。

這種半封閉的社交網絡,也許未必能擱倒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這種大眾社交網絡,但從發展勢頭來說,它們也將繼續發展和存在,成為網友間願意自覺維護的清淨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