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豬八戒成菩薩後,一次都沒坐過坐騎,你看如來給他配了什麼

怪不得豬八戒成菩薩後,一次都沒坐過坐騎,你看如來給他配了什麼

中國四大名著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三國演義》中魏蜀吳三國的陰謀戰亂,《紅樓夢》裡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曠世虐戀,還是《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上梁山反官府的英勇行徑。

再加上《西遊記》裡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的取經路,這些都是我們回憶裡的經典故事。不同於其他三名著,《西遊記》是以妖魔鬼怪為背景,講述唐僧等四人的取經故事。

在作者吳承恩的筆下,讀者彷彿親眼所見了法力高強的孫悟空、貪吃好色的豬八戒、菩薩心腸的唐僧,還有吃苦耐勞的沙師弟。而這些人在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抵達西天,也被如來佛祖賜予了不同稱號與功勳。

怪不得豬八戒成菩薩後,一次都沒坐過坐騎,你看如來給他配了什麼

神仙坐騎

其實說到《西遊記》,很多人印象最深可能是孫悟空,法力高強,能戰勝幾乎所有妖魔鬼怪,但是他又很不服管教,有著頑劣性子。

他的形象十分飽滿,自然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有的觀眾給孫悟空一個十分高的評價,取經路上幾乎所有妖怪都是孫悟空降服的。

孫悟空在保護唐僧去往西天路上時的確遇見了很多妖魔鬼怪,它們都是由各種動物變化而來的。但是細心的觀眾應該會發現,所謂的妖魔鬼怪其實也就是天上神仙下凡的坐騎,就比如:文殊菩薩的青獅精、太上老君的青牛精、普賢菩薩的白象精等等。

這些由坐騎精怪變幻而成的妖魔鬼怪下凡取唐僧性命,以求長生不老,好在都被孫悟空和眾位神仙收走。

怪不得豬八戒成菩薩後,一次都沒坐過坐騎,你看如來給他配了什麼

在神仙世界裡,神仙一般都不是徒步行走,他們常常會帶著自己的坐騎,巡視凡間下界,遊玩於天庭之中,所以一個由精怪訓練而成的坐騎就是眾神仙的標配之一,坐騎就是神仙的身份代表物。

這和人類世界的汽車是一個道理,一架汽車的價格高低也代表著車主人的地位高低。所以每次當孫悟空準備解決了由坐騎幻化的妖魔時,它們的主人都會及時趕來挽救並淨化這些妖魔。

在《西遊記》大結局中,師徒四人得道昇天,終於取回了天經,眾人也被如來佛祖分別賜予了不同稱號與坐騎。觀眾們喜歡的孫悟空被授予"鬥戰神佛"的稱號,並且被賜予了坐騎九頭獅子與蓮花座。

貪吃好色的豬八戒也被授予"淨壇使者"的光榮稱號,其位次僅次於佛的菩薩級別。當然也被如來賜予了坐騎。畢竟豬八戒是淨壇使者,是需要到天下四大洲進行巡視的,總不能一直騰雲駕霧。

怪不得豬八戒成菩薩後,一次都沒坐過坐騎,你看如來給他配了什麼

坐騎饕餮

豬八戒的坐騎是縉雲氏之子的饕餮。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饕餮是最能吃的,它是古代神話故事裡的一種神秘怪獸,是四凶之一。

在《山海經》中曾記載了饕餮的樣貌——羊身人面。而且饕餮本身還代表著一種貪慾的意味,它還因為太能吃將自己的整個身體都吃掉了,只剩下了一張頭與嘴巴。可見饕餮的樣貌是奇醜無比。

如來之所以將饕餮賜予豬八戒當坐騎,應該也是看中了饕餮和豬八戒一樣的能吃。那麼既然豬八戒的坐騎與他"志同道合",卻為什麼看不見他把坐騎帶出來呢?

原來就是因為饕餮太能吃了,一旦豬八戒將它騎了出去,饕餮就有可能將凡間呈上來的貢品全部吃完,甚至都不給豬八戒留,這對於同樣愛吃的豬八戒來說不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嗎。所以豬八戒索性就不帶饕餮出行,即便是去往路途遙遠的城州進行巡視,也不會騎著饕餮。

再者其他神仙的坐騎都是獅子、老虎等大型野獸,外貌兇狠,也不像饕餮長相奇特,帶出來實在引旁人注目。

這可真是虧了如來佛祖的一番好心,本是想著賜予豬八戒一個同樣貪吃的坐騎,以求可以改善豬八戒的愛吃習慣,卻沒想到豬八戒愛吃愛到了吃此等地步,反倒弄巧成拙,豬八戒直接放棄了坐騎,一個人獨享貢品。

怪不得豬八戒成菩薩後,一次都沒坐過坐騎,你看如來給他配了什麼

取經路上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時常佔據觀眾心裡的最佳好片的位置,畢竟

由導演楊潔執導的央視86年版的《西遊記》僅僅只有25集,卻將取經故事說的繪聲繪色,猶如身臨其境。

86版的《西遊記》完整地還原了吳承恩筆下的爛漫花果山、艱難取經路、千萬妖魔怪,還有情深四師徒,從播出到現在重播次數已經達到了3000多次。

即便沒有現在的火熱的流量小生的加持,沒有天花亂墜的技術特效,也沒有情虐深重的男女愛戀,《西遊記》依舊是每個人心中經典的經典。

也許每個少年人都無法忘記孫悟空說出"俺老孫來也"時的英雄氣概,忘不了豬八戒貪吃好色被孫悟空教訓的名場面,甚至依舊好奇於每次唐僧唸的緊箍咒到底是什麼。這些都是《西遊記》帶給觀眾們的美好回憶與深刻印象。

怪不得豬八戒成菩薩後,一次都沒坐過坐騎,你看如來給他配了什麼

吳承恩筆下的每一個人物角色都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擁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與愛恨情仇,他們在觀眾中的回憶裡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傳說裡的一個符號,就比如豬八戒。

有的人覺得豬八戒沒有能力與資格擔上"淨壇使者"的尊稱,因為他貪吃好色,在取經路上經常耽誤正事,沒有真本事,但也有人說他在危機關頭也沒有放棄其他人,他也是很認真地保護唐僧走到西天。

也正是因為觀眾都將豬八戒看做了一個人,所以每個人對於豬八戒的評價存在著不同性,褒貶不一,也意味著豬八戒這個人物角色的塑造是多方面的,是足夠充分的

《西遊記》的故事雖然在25集的連續劇中 結束了,但是唐僧師徒四人的故事仍然在繼續,並且會一直留在所有人的心裡。每一個看過《西遊記》的人都會記住一個猴子從石頭縫裡長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