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員”鄭倫:90歲生日上交萬元黨費謝黨恩

2020年9月14日,是黨員鄭倫同志90歲生日,這天他很早就來到了離退休人員黨委辦公室,向工作人員交出了一萬元的黨費。他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一切。現在我年紀大了,再不能為國家出力,對黨無以為報,這點錢交給黨,支持黨的事業、支援祖國建設的一份心意,以謝黨恩”。

鄭倫在寫給所在黨支部書記的信中開頭就說:“我能活到90歲,黨是我的再生父母。”原來,1951年他在上大學時,就染上了肺結核,享受的是公費醫療,學校看他家貧,破例給了3個月的生活補助,讓他回家休養。”其實,在新冠疫情初期,鄭倫就想多交特殊黨費用於防疫抗疫,但囿於黨組織規定,就捐了100元,這離他的目標還差很遠。

據鄭老回憶,生於戰爭年代的他少年時期並不好過。為響應抗戰,家裡的兄弟上前線殺敵,洪水、豬瘟、高利貸更是讓生活從幸福寬裕一下子變得一貧如洗,最艱難的時候,他們只能吃苕絲、紅苕葉、野菜、青蒿這樣難以下嚥的食物勉強充飢。但是鄭老成績優異好讀書,約十三四歲的時候,為了練習演講和口才,他閱讀了包括《飲冰室合集》在內的許多梁啟超先生的作品,也正是通過這些書籍,鄭老了解到了馬克思主義,並對馬克思主義的智慧理論深表認同,進一步學習瞭解後,他對馬克思主義產生了堅定的信仰,對以其為理論基礎的中國共產黨產生了深厚的信賴。

在入黨之前,鄭老就一直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做貢獻。面對一些不正常現象,他敢於揭露,提出寶貴意見;面對違規工廠,他積極與其抗爭,依靠法律的力量報警處理。鄭老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警察來了問我是不是黨員,可我當時還沒有加入共產黨,心裡總覺得少了些底氣,”他說,“成為共產黨員,不僅實現了我最大的夢想,也幫我找到了歸宿。入黨後我講話更有力量了,做善事也更有意義了,我說話都是理直氣壯的!”

多年來,鄭老,堅持資助兩名農村學生,他資助的兩個女孩都考取了警校。在她們向他表示感激的時候,鄭老希望她們以後也會幫助窮人,努力“做對人民有益的人”。鄭先生表示:“人退休是年齡決定的,但是為人民服務是不能退休的。只要我有一口氣,我還是在社會上做些事情。”他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先照顧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愛人,到七點半過早,七點半到八點半散步一個鐘頭,期間順便為公共場所做做衛生,看到社區不乾淨,鄭老會主動打掃;學校又長出了雜草野草,鄭老也會經常修理,公益活動彷彿已經刻在了鄭老的骨子裡。他指著房間裡的凳子,驕傲地表示都是他自己修的,力所不能及的時候再找人幫忙。鄰里都曉得他是為社會做好事的人。

雖然對黨的嚮往和感激已久,鄭老卻因為種種原因遲遲沒能入黨,最後終於在耄耋之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謙虛道:“我不是一個優秀黨員,存在很多缺點。但我一定是信仰堅定的共產黨員,對黨忠誠的黨員。”在鄭老看來,共產黨最大的優點和優勢就是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真正地把人民地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的特徵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的同呼吸共命運,是黨光榮、正確、偉大的根本原因。


“新黨員”鄭倫:90歲生日上交萬元黨費謝黨恩

懸掛在鄭老家中的警句


“新黨員”鄭倫:90歲生日上交萬元黨費謝黨恩

記者和老先生交談


他堅持關注社會新聞,每天觀看新聞聯播,訂閱《楚天都市報》等報紙,通過手機瞭解國內外疫情動態。旁人問他怎麼還關心這個,鄭倫先生則表示:“這是國家大事。”他談論起中國近些年來的成就語氣中充滿了自豪感,“關注國家大事讓人心情舒暢”,他說。疫情期間的優異表現,正是源自國家的強大力量,作為國家公民和黨員,鄭老師非常地驕傲。

對於當代大學生,鄭老師認為,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中堅力量,第一就是要掌握正確方向,並提醒:大學生應關心政治生活,選擇跟隨人民的政黨,走到普羅大眾身邊,接近勞動群眾。


“新黨員”鄭倫:90歲生日上交萬元黨費謝黨恩

合影留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