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憶故人,詩詞寄哀思

中元節,一個“緬懷先祖,珍惜當下”的特殊傳統節日。

點一盞心燈,懷念逝去的人。中元憶故人,詩詞寄哀思!


中元憶故人,詩詞寄哀思


01


《中元夜》

唐代: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鬟光動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輕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農曆七月十五,又是一年中元節。這一天人們通過祭祖、上墳、點河燈,為亡者照亮前路。


02


《西上辭母墳》

唐代: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在母親墳墓前祭奠幾滴白酒,止不住淚水流了下來。再也聽不到母親叮囑我早早回家的聲音了。


03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腸斷 一作:斷腸)


恩愛夫妻,天人永隔,時間倏忽,轉瞬十年。沒有地方能訴說心中的悲傷淒涼。若夢中相逢,你仍是少年模樣,而我,已經歷盡半生滄桑。


04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

清代:龐塏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清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中元當夜,夜涼霜起,盞盞河燈承載萬千思念,時聚時分,飄向遠方。


05

《夢微之》

唐代: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想你逝去九泉屍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在人間白髮滿頭。親愛的朋友,願你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得以安寧!


06

《中元》

宋代:徐集孫


今朝逢令節,依舊客殊鄉。

禪衲同分席,清齋若過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帶山香。

忽憶三秋菊,誰鋤小逕荒。


中元節來歷:中元節又被稱為"鬼節"或"盂蘭盆會"。中元節是道家的叫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一些地區別名"鬼節"、"施孤",又被稱為亡人節、七月半。依據古籍記述:"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節,由來已久;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拜先祖;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留念聖賢。

漢族人於中元節放河燈,道士職業建醮禱告,原是漢族傳統民俗,佛家與道家對這一節日的意義各不相同的表述,道家注重孝心;佛家則側重於為這些從陰曹地府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節的根源,應與中國古時候時興的土地資源拜祖相關。聽說天官生辰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工作職責是為世間降福。地官生辰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工作職責是為世間赦罪。水官生辰在十月十五日,稱之為萬餘元節。其工作職責是為世間解厄。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別名七月半。傳說故事該日陰曹地府釋放所有亡靈,民俗廣泛開展祭拜亡靈的主題活動。凡有新喪的別人,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區上面要祭餓死鬼,因此,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管理中心的傳統節日,變成中國民俗較大 的鬼節。

七月原是小秋,有多個糧食作物完善,民俗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先祖彙報秋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上,又買麻谷巢兒,也是系在餐桌腳底,乃告祖先秋成之意。”七月小秋農作物完善,注重孝心的中國人,例要向祖先彙報,而且請老祖先嚐新,因此七月常規祭祀祖先。


有關“盂蘭節”的發源:流傳佛祖釋迦牟尼健在時,收了十位徒弟,在其中一位全名是目連的修道人,在得道成仙以前爸爸媽媽已死,因為目連很牽掛去世的媽媽,就用了天眼去查看媽媽在陰曹地府日常生活的狀況,原先她們已變為餓鬼,吃的、飲的也沒有,狀況堪憐。目連看過後感覺很痛心,因此就應用法術,將一些飯食交給媽媽吃,遺憾飯食一送至口邊,就馬上化作火苗,目連見到這類情景後十分痛心,就將這一狀況告知釋迦牟尼,佛祖經驗教訓他說道,他的媽媽健在時,種下了許多的罪過,因此人死之後就墜入餓鬼道中,窮途末路,這孽障不是他一人可以解決的,務必結合許多人的能量,因此目連就聯同一眾得道高僧,舉辦大中型的拜祭典禮,以超渡一眾的亡者。之後,這一傳說故事一直流傳後世,慢慢產生一種民間習俗,每一年來到農曆七月中,大家都是宰雞殺鴨,焚香燒衣,祭拜由陰曹地府出去的餓鬼,以解決其怨恨,不至於遺害世間,長此以往,就產生了鬼節的風俗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