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南宮優藝 南宮優藝 今天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學習中國地理的都知道,中國有個瓷都---景德鎮,陶都---宜興。前者位於江西、後者位於江蘇。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陶器精品---紫砂壺

陶器和瓷器都是黏土燒製而成,黏土常溫遇水可塑,微幹可雕,全乾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成為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的瓷器。

而在中國宋代,瓷器的巔峰代表則是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

汝窯---宋代五大名窯之首

汝窯因位於宋代汝州,故得名汝窯,遺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

汝瓷在宋代被列為五大名瓷(汝、官、哥、鈞、定)之首,並被欽定為宮廷御用瓷。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汝窯筆洗瓷器

汝窯出產的瓷器特點是釉色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土質細潤,坯體如玉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

北宋滅國,汝窯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後只有二十年,由於燒造時間短暫,傳世珍品極少,流傳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僅67件半,其中臺北故宮21件,北京故宮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中國藝術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還有在中國內地零散的兩件以及某博物館裡的半件。

2012年4月4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舉行“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有900年曆史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經34口叫價,以2.0786億港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賣紀錄。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

官窯---宋代官辦窯廠

官窯是指專為宮廷燒製瓷器的窯廠,分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北宋官窯在宋徽宗時開始燒造,具體的窯址至今未發現。南宋建立後在臨安(今杭州)另設新窯,地址分別位於杭州鳳凰山腳下和杭州烏龜山一帶。為做區分,北宋官窯被稱為“舊官”,南宋官窯稱為“新官”。其中,“舊官”厚重,“新官”輕薄。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宋代官窯瓷器

宋代官窯瓷器主要為素面,無過多修飾。其胎色鐵黑、釉色粉青,“紫口鐵足”增添古樸典雅之美,“紫口鐵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鐵量高達3.5%-5%,致使製品的口緣釉薄處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處呈黑褐或深灰色。

宋朝之後,元、明、清三代的御用瓷器廠均在景德鎮,江西景德鎮也由此擁有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精湛的官辦瓷廠。

哥窯---小紋片的藝術

哥窯燒製的瓷器與其他瓷器最大的區別在於其釉面有大大小小的紋片。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哥窯瓷器

但對於哥窯的具體位置,至今無確切說法。

對於哥窯的由來,歷史上有個傳說:相傳,宋朝龍泉縣有兩兄弟章生一和章生二以燒製瓷器為業,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但老大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一時名滿天下,其聲名傳至皇帝,龍顏大悅,欽定指名要章生一為其燒造青瓷。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後一開窯,他驚呆了,滿窯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裂紋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且形狀各異,有的像魚子,有的像柳葉,有的像蟹爪。

老大因禍得福發現了新的瓷器風格,更加名滿天下。

鈞窯

前三大名窯中汝窯、官窯、哥窯都是屬於青瓷,鈞窯則在青瓷之外,還有玫瑰紫、天藍、月白等多種色彩。

鈞窯的遺址位於河南省禹州市(宋時稱鈞州)。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鈞窯瓷器

鈞窯典型特點是“蚯蚓走泥紋”,它的形成是因鈞瓷的釉厚且黏稠,所以在冷卻的時候,有些介於開片和非開片之間的被釉填平的地方會形成像雨過天晴以後,蚯蚓在溼地爬過的痕跡。

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被譽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定窯---燒製白瓷

定窯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宋時為定州管轄,故名定窯。

定窯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定窯代表作:北宋定窯孩兒枕

北宋之前,定窯在北方的定州,這是燒製的物品稱為北定;宋室南遷之後,定窯工人一部分到了景德鎮,一部份到了吉州,稱為南定。在景德鎮生產的釉色似粉,又稱粉定。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粉定

其它瓷器胎質粗而釉色偏黃俗稱土定;紫色者為紫定;黑色如漆的為黑定,紅色者為紅定珍稀傳世極少。其瓷質精良和紋飾秀美,曾被選入宮廷,定窯是一個比較龐大的瓷窯體系。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黑定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紅定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綠定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紫定

定瓷刻花奔逸、瀟灑,可謂刀行似流雲,花成如滿月。印花制範精細,拍印考究,造就一種華貴雅典氣韻。間輔以剔花、堆花、貼花等各得其趣,或勁健挺拔,或秀美娟麗,都勝過聖手丹青,妙道自然。

河南禹縣鈞窯之美

窯變裡演繹火的藝術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第壹件為汝窯玉壺春瓶,據傳為當年末代皇帝溥儀帶出清宮之物,來自東方陶瓷協會創始人EumorfoPpulos舊藏,在1940年的倫敦蘇富比售出,經過克拉克等壹系列著名收藏家之手,最後落定於大英博物館後不再流通。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大英博物館藏

克拉克夫人舊藏

EumorfoPpulos舊藏

第二件為公開交易市場出現唯壹壹件汝窯的水仙盆,來自早年東方陶瓷協會的著錄,在1970年的拍賣會上,英國古董商JohnSparks 以當時的天價4萬6千英鎊競得,後來進入日本著名收藏家安宅英壹的收藏序列,最終捐贈給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後不再流通。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左右滑動屏幕觀看細節)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安宅英一舊藏

第三件由1979年香港蘇富比拍出,成為臺北鴻喜美術館藏品,後入臺灣著名收藏家樂從堂曹興誠先生的收藏系列,今年10月份這件汝窯將在香港拍賣。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左右滑動屏幕觀看細節)

1979香港蘇富比拍品

鴻禧美術館舊藏

樂從堂舊藏

2017香港蘇富比拍品

估價待詢

第四件於1980年倫敦蘇富比現世,被香港敏求精舍成員維他奶之父羅桂祥先生拍得,後來捐贈給了香港藝術館後不再流通。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香港藝術館藏,羅桂祥先生舊藏

第五件為1992年紐約佳士得封面,盧芹齋舊藏,Stephen junkunc 三世舊藏,154萬美元成交,香港收藏家區百齡買下。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左右滑動屏幕觀看細節)

1992年紐約佳士得拍品

成交價:154萬美元

第六件品相問題較大,口沿破損磨了邊,釉面疑似經過劇烈火燒,亦為史蒂夫·姜肯三世舊藏,於2006年3月29日紐約佳士得拍出,目前為私人收藏。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2006紐約佳士得拍品

(口沿磨口,釉面疑似火燒)

第七件葵花洗於2012年4月4日現身香港蘇富比,2億786萬港元破紀錄價格成交,現為私人藏品。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左右滑動屏幕觀看細節)

2012香港蘇富比拍品

成交價:2.786億港幣

這件花口洗原為克拉克夫婦的舊藏,原為壹對,另外壹只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由克拉克夫人捐贈。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景德鎮古陶瓷鑑定中心,一家專業做瓷器交易的平臺

免費送拍送展,保真交易平臺,專業市場打假中心


各大名窯之風采,傳承中國陶瓷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