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職工沒有錢,但也想繼續繳納社保,該怎麼辦?全是乾貨!

很多職工失業或下崗後,便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雖然也想繼續繳納社保,但限於經濟壓力,實屬兩難。本期我們不來虛的,直接上乾貨。

下崗職工先申領失業補助金

下崗職工若是被動失業(非個人主動提出辭職申請)可申領失業金。標準如下圖:

下崗職工沒有錢,但也想繼續繳納社保,該怎麼辦?全是乾貨!

各地城鎮職工每月失業金普遍在700—1600元。比如青島每月失業金為1337元,若工作滿10年以上,可最高領取24個月失業金,共計32088元。申領失業金流程如下圖:

下崗職工沒有錢,但也想繼續繳納社保,該怎麼辦?全是乾貨!

領取失業金期間,仍可繼續繳納社保

失業金一般按月發放。領取失業金期間,職工醫療保險繼續繳納,從失業金內自動扣除。如果還想繼續職工養老保險,本人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到當地社保局指定的銀行或其他機構辦理參保登記手續即可,記得按月將保費存進銀行卡內。

下崗職工沒有錢,但也想繼續繳納社保,該怎麼辦?全是乾貨!

上述方式是下崗職工以靈活就業身份參的保,僅繳納養老和醫療兩險。每月領取的失業金足夠繳納社保費用。還是以青島為例,靈活就業人員按照最低基數繳納社保,每月保費980元,從失業金內扣除後,自己手裡還剩餘357元,完全沒有任何經濟壓力。

領取失業金,有一點要切記:一旦重新就業或找朋友公司代繳社保,失業金自動停止發放。

若不能領取失業金或失業金領完了,該怎麼辦?

如果不能領取失業金或失業金領完了,仍可以“零負擔”繳納社保。該種方式一定是可行的,但不是所有下崗職工都適用。以下全是乾貨,請大家耐心讀完!

之所以能夠“零負擔”繳納社保,是因為有一類人可以享受社保補貼。該特殊人群稱為“就業困難人員”。我們常常聽到的4050人員(女滿40週歲、男滿50週歲)就是其中一種。也就是說,所有經就業部門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的下崗職工,都可享受社保補貼。

下崗職工沒有錢,但也想繼續繳納社保,該怎麼辦?全是乾貨!

補貼分兩類:一種是自己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社保,享受2/3左右的社保補貼;另一種是用人單位招錄就業困難人員,用人單位享受社保補貼(企業承擔的部分全部報銷)。第一種,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社保仍由自己掏腰包繳納一部分保費,顯然做不到“零負擔”。只能是第二種:在親戚朋友開的公司或個體戶內按最低基數繳納社保!我們算一筆賬:

仍以青島為例:公司給職工繳納社保,每月費用為1258元,其中用人單位承擔930元(該費用全部由政府補貼),個人承擔328元(若繳納一年,共計3936元)。回到我們開頭提到的失業金問題,每繳納一年社保是可以領取1337*3=4011元失業金的。其他的我就沒必要多說了,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看明白。

如何認定就業困難人員,並申領補貼?

第一步:以下人員可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

下崗職工沒有錢,但也想繼續繳納社保,該怎麼辦?全是乾貨!

若符合條件,本人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認定即可。若按照第一種方式,即靈活就業困難人員申領社保補貼,還是在該地方申報。

第二步:企業為職工按月繳納社保。記得先辦理用工登記,並按月發放工資。

第三步:申領社保補貼。企業攜帶營業執照、公章、職工身份證複印件、工資發放證明到企業所在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申領補貼。一般每半年或一個季度申領一次。

說點官話:下崗職工在親戚朋友開的公司或個體戶內投保的同時,必須在該公司正常上班,否則屬於騙保行為。

社保補貼最長可申報6-8年,即:在企業3年、以靈活就業身份3-5年。補貼申報完之後,還有其他減免政策或比較划算的繳費方式嗎?答案是肯定的。記得關注我,我會定期發佈有關社保和養老金方面的文章~有任何社保問題,也可私信我,保證說真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