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筆記丨衛國君主傷透了孔子的心

論語筆記丨衛國君主傷透了孔子的心

【1】

孔子對衛國的印象很不好。

從衛國的政治、音樂、社會風氣,無一例外,不讓孔子感到傷心、憤怒和不滿。

不過有意思的是,就衛國這麼個不起眼的小國,香火居然一直延續到秦二世在位那會兒。

關於孔子對衛國的態度,《論語》裡面有這麼一段記錄。

【2】

論語筆記丨衛國君主傷透了孔子的心

這段記錄是: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

冉有和子貢在背地議論孔子。

冉有問子貢:子貢,你說夫子會不會幫助衛國君主呢?

子貢說:猜測沒用,我去問問就是了。

論語筆記丨衛國君主傷透了孔子的心

於是子貢來到孔子面前,問孔子:夫子,你說伯夷叔齊是啥樣的人?

孔子說:古代的聖賢啊。

子貢:那他們知道怨恨嗎?

孔子:求仁得仁,怎麼會怨恨呢?

子貢聽到這,於是走開了。

出來後,子貢告訴冉有:夫子是不會幫助衛國國君了。

【3】

智商高的人,都具備跳躍思維的能力。

孔子門下也不例外。

子貢就具備這個能力。

子貢根據孔子對伯夷叔齊的態度,揣摩出了孔子的動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