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愚夫》:權力和無知的故事外殼下寓意著對社會對人性的思索

作者:清風/編輯:阿牧

對於為正義獻身的英雄,最好的紀念不是歌頌與勳章,而是從今以後,再也不放棄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何日清風

《危樓愚夫》是由尤里·貝科夫執導的一部高分劇情電影,於2014年12月11日在俄羅斯上映。該片在豆瓣評分8.4,也獲得了第6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多個獎項,可以說是一部很多人都忽視了的好電影。

管道工迪馬勘察崩裂的水管時,發現這座老樓將要倒塌,於是聯繫到正在參加宴會的女鎮長。鎮長和各官員因為為了利益放棄轉移住戶,並殺害了兩個責任人做替罪羊。最後,迪馬自己疏散了820名住戶,但因為樓沒塌,遭遇眾人圍毆,住戶也重回危樓。

這部影片圍繞一棟危樓展開,用冷峻寫實的電影風格,聚焦於官員和普通民眾。而每一幕看似戲劇性的演繹,卻又無比真實地反映了我們這個社會真實的面貌。電影希望用主人公冰冷的結局來喚醒希望,殊不知,腐朽的官僚主義和民眾的麻木,早已非一日之寒。

在我看來,主人公那幾近天真的執著,卻是社會彌足珍貴的人性之光。正義和善良,終究還是可以戰勝醜惡。

在快節奏的劇情之外,電影強烈的情感張力也需要用高超的表現手法來呈現,這也正是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因此,本文我將從“隱喻內涵、視聽語言、對人性與社會思考”這三個維度由微觀到宏觀地進行解讀:

  • 隱喻內涵:將情感隱含在敘事之中,形象地闡釋了人性的陰暗和社會的腐敗;
  • 視聽語言:鏡頭、色彩、聲效的運用技巧,將殘酷的現實展現得淋漓盡致;
  • 人性思考:冷靜而深刻的審判,對社會現狀及人性的複雜進行了深刻揭露和剖析。
《危樓愚夫》:權力和無知的故事外殼下寓意著對社會對人性的思索

01、隱喻內涵:將情感隱含在敘事之中,形象地闡釋了人性的陰暗複雜和社會的腐敗

電影運用隱喻的手法,將現實和畫面很好地融合,由具體意象探尋到抽象出來的深層含義,以喚起觀眾的反思。而下面講到的“愚夫”和“危樓”,正是其中兩個典型的隱喻符號:

①愚夫:愚夫不愚,而真正“愚”的是無知的民眾

迪馬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作為管道工,他不是沒有知識和才能。只是因為他為人不夠圓滑,沒有和頂層高管打好交道,所以職位低微。同時,他不偷不搶,不求回報地幫這裡的人修長凳,但卻總是被其他人稱作是傻瓜。

迪馬在看見在女鎮長放棄轉移居民後,他義無反顧地放棄逃走的機會,挨家挨戶敲門,聲嘶力竭地大喊,希望救下所有居民。他害怕有人沒聽見而出事,甚至到天台上檢查。可他從未想過,這個大樓也隨時可能把他埋葬,也沒有想過,救下的這些人是否會對他心存感激。他只知道,這棟樓的居民就算生活再不堪,也都是一條條的人命。

就算到了影片的最後,迪馬也從未為自己考慮過半分。他始終堅守自己的道義和良知,堅守自己樸素的赤子之心。這確實是“愚夫”,但這裡的愚,是“聖愚”:“愚”在表面,“聖”在內心。

然而,自以為聰明的民眾,是什麼樣的呢?得過且過,苟且偷生,死之將至卻渾然不覺。將毫無作為的官員擺在神壇上,而把拯救他們的英雄當做罪犯群起而攻之。這,才是真正的愚夫。是他們的愚昧埋葬了他們的生命,他們是受害者,卻也是施害者。

在我看來,導演正是樓道中住戶的生活細節,反映出了他們的整個人生,令人雖哀其不幸,也怒其不爭。“愚夫”的群像式人物,是整個社會黑暗的土壤。而“聖愚”的迪馬,是黑暗中的光。

《危樓愚夫》:權力和無知的故事外殼下寓意著對社會對人性的思索

②危樓:種種社會醜相,正是搖搖欲墜的危樓

影片中所展現的諸多社會醜相,導演並沒有選擇用壓抑而陰暗的的場景和畫面,而是巧妙地聚集於一個宴會背後的緊急會議上。大廈將傾,宴會廳依舊醉生夢死。會議上官員的各種潛臺詞,讓觀眾似乎看到了背後巨大而充滿罪惡的網。

一邊是民眾難以保證溫飽的苦難生活,一邊則是官員吃著佳餚,登臺讚頌女鎮長的“豐功偉績”的美好演繹。強烈的對比之下,一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戲劇效果迎面而來。

但是在我看來,這並不是導演刻意製造的戲劇性,而是表現的一種常態:即使今天不是鎮長的生日宴,官員依舊會縱情享樂、翫忽職守。戲劇本來就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戲劇行為,其實反倒是一種諷刺。

官員們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下,關心的並不是危樓裡的八百多條人命,而是這樣的事暴露出之後,會不會牽連到自己。萬般“無奈”之下,官員殺掉替罪羊,燒燬了所有文件。這些權力者在其位不謀其政,甚至草菅人命,這才是這個動搖這座大樓的根本。

如果說危樓隱喻的是舊俄羅斯社會,那麼這棟樓裡的人就是俄羅斯下等民眾。這樣一座脆弱不堪、搖搖欲墜的大樓,我想,如果沒有清醒者為之修補,終將會倒下。

《危樓愚夫》:權力和無知的故事外殼下寓意著對社會對人性的思索

02、視聽語言:鏡頭、色彩、聲效的運用技巧,將殘酷的現實展現得淋漓盡致

①長鏡頭與特寫鏡頭:每一個鏡頭背後,是寫實主義下的殘酷現狀

迪馬在街道上疾走的長鏡頭,導演用了整整三分鐘去呈現,這也是最讓人們稱道的鏡頭。寂寥無人的深夜,寒風凜冽,鏡頭伴隨著迪馬前行,孤獨而看不見光亮。但是迪馬的步伐又是那麼的堅定和快速。

這個鏡頭有一點紀錄片的味道,夜是黑的,街道在後退,路面冰冷,迪馬只得蜷縮在羽絨服裡。鏡頭有些搖晃,但正是這種跟拍的鏡頭,讓觀眾有一種走在迪馬內心的感覺,有些許的焦急不安,卻又堅定地向前。

另一個長鏡頭在開頭,在危樓昏暗的走廊裡,鏡頭搖晃著穿過狹長的走道,和兩邊的每一扇門。導演有意讓觀眾看見每間房內的生活:毒癮發作的男人家暴、無所事事的老人打牌等死……這種掃描式的拍攝方法,讓人有種既視感與真實感。

而對於危樓上的裂縫,導演運用了特寫鏡頭來表現。

通過仰拍危樓上觸目驚心的裂縫,一路向上,特寫更加表現了裂縫之大。而就上文所分析,危樓隱喻的就是俄羅斯社會,所以在此裂縫也正隱喻著俄羅斯社會危機之大。

在這些鏡頭的切換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國家從普通民眾到高層的岌岌可危,社會好似將要倒塌。導演正是選擇了這種以小見大、以樓喻城的手法,真實地向觀眾反映了社會危機的存在,以引起警覺與反思,寓意深遠。

《危樓愚夫》:權力和無知的故事外殼下寓意著對社會對人性的思索

②色彩與聲效:色彩的對比和嘈雜的聲效背後,是黑暗社會的完美呈現

影片中迪馬漫長的三分鐘路程走過之後,鏡頭一轉,到了鎮長的生日宴會。觥籌交錯,霓虹滿目,一派歌舞昇平的場景。這絢麗的色彩,與影片開頭的灰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裡的人衣著體面亮麗,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安逸的笑容和滿足,而另一邊的窮人卻是隻有潦倒和頹廢。截然不同的生活,導演用截然不同的色彩來表現,其實滿是失望和憤怒。

再看影片最後,在以灰黑為主的人群裡,唯有迪馬穿了一件紅色的羽絨服,顯得格外的刺眼和引人注目。眾人出來,危樓並未倒塌,迪馬也因此招致一頓圍毆。人群散盡過後,唯有迪馬蜷縮的身軀。

這時導演採用了鳥瞰拉遠的鏡頭,空曠的環境,唯有一抹紅色。天色已經見白,迪馬暗紅的羽絨服逐漸變得鮮紅。俯瞰下去,這仿若一灘血跡,給所有人以警示,也讓所有人為之悲痛。

關於聲效,電影使用得很簡單,背景聲音大多是雜亂的,危樓中人與人的爭吵打鬧,宴會廳的嘈雜歡樂等等。但是有兩個地方特意突出了安靜的效果:

首先是迪馬疾走,漫長的鏡頭裡,除了輕柔的背景音樂,幾乎再沒有加入其他任何音效。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迪馬的腳步裡,看似氛圍輕鬆,但如果我們細品,其實滿是焦躁和不安。

再就是兩位替罪羊部長被謀殺的時候,電影沒有加入任何的背景聲音,只有踩雪的自然音效,和人的喘氣聲,這反而使我們更加緊張。槍殺的場景也沒有出現,只在離開後聽見了兩聲槍響,卻更是加劇了恐懼的氣氛,觀眾也不知覺中帶入其間。

電影並沒有採用過多的特效,而是運用幾組簡單的鏡頭和色彩音效的渲染,逐步展示了一個赤裸裸的現實社會,其象徵意義也每一組人物、背景、事件中一一對應而出。視聽語言的巧妙應用,這也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

《危樓愚夫》:權力和無知的故事外殼下寓意著對社會對人性的思索

03、對人性與社會的思考:冷靜而深刻的審判,是對社會現狀及人性的複雜進行的深刻揭露和剖析

很多審判類的電影,都是著力於政治審判,但是其實一個社會的病態不光是由權力機構腐敗體現的,更有民眾的愚昧。這部影片正是從這兩個方面下手,彼此相連,互為因果。下面,我將從影片的這兩個審判方向進行分析:

①人性審判:在道德觀崩壞的世界裡,好人是愚夫,壞人是主流

迪馬和父親因為不拿公家的東西,無償幫別人修凳子,被別人稱為傻瓜。在這個社會里,政府不作為,但是人們總得生活,所以早就已經將偷竊看做是無比尋常的事情。

危樓裡面充斥著暴力、血腥、貪婪和無恥,每個人的生命好似都沒有任何意義,就像是完成任務一般,死去即解放。

正像迪馬所描述的那樣:

“我們活得像動物,死得像動物,因為對於誰都無足輕重。”

危樓裡面早就沒有了人間溫情,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自私自利。

當內心存善的迪馬不顧自身安危,拯救危樓裡的人的時候,卻沒有人相信他說的話。基本的道德觀已經敗壞的人們群毆迪馬,其實打滅的是黑暗社會中寥寥無幾的光亮。

瀕臨崩塌的不只是社會,更是人們的人生觀與道德觀。當一個社會沒有了基本的正義、善良和信任,當一個社會本末倒置,將英雄當做罪人,那意味著這個社會已經開始逐漸變得無可救藥。

《危樓愚夫》:權力和無知的故事外殼下寓意著對社會對人性的思索

②社會審判:統治者的腐敗和被統治者的無知,總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女鎮長只做表面功夫,卻被人稱作鎮裡的“媽媽”,宴會上的富人生活在頂端,奢華而揮霍無度。這與底層人民的貧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社會貧富差距的過大,統治階級的無為和腐敗,讓整個社會形成了一種荒誕的狀態。也正是這種不公正、不平衡的怪異社會結構,才讓道德倫理觀開始走向垮塌,整個社會人民的精神世界變得病態。

導演也用了較多畫面去描繪危樓中的一起家暴事件,妻子和女兒被打得頭破血流,卻最後央求警察不要帶走丈夫,因為丈夫一旦離開,整個家就沒有了經濟支柱。在這一層面上,受害者本身又成了施害者,促進了這樣的事件發生,促進了社會邪惡的滋生。

貧窮的底層人民彼此仇視,而上層富人則在自己虛構的幻象中旁觀。迪馬沒有死於醉生夢死草菅人命的官員的手槍下,卻死在了自己想要保護的群氓的暴力之拳下,這同樣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在我看來,為官不正與民眾苦難,其實就是互為因果關係。腐敗主義促使了民眾的麻木無知,而同時,也正是毫無良知的民眾進一步“培育”了那樣的權力人員。也因此,我們在觀影時,也難免被這種沉重的社會悲劇所震撼。

統觀全片,其實,《危樓愚夫》最終的落腳點並不在於樓有沒有倒塌。道德、人性,被無限放大撕裂在觀眾的面前,流轉的鏡頭中,我讀懂了危樓的更深含義。或許,魯迅先生正是明白這一點,才選擇了棄醫從文,從根本上拯救國人的靈魂。每一個人的生命都無足輕重,這正是危樓坍塌的開始。

時至今日,各類的社會矛盾也仍然存在,現實主義依舊不可能徹底放棄對於矛盾的探討和審判。從電影文學角度來看,社會癥結引起的情節矛盾,是很多電影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本文也正是不迴避矛盾,勇敢和殘酷現實對話,間接干預現實,從而達到影視批判的最好效果。

總結一下:

《危樓愚夫》在時間侷限於一夜的快節奏敘事中,表現出了精準的社會視野,讓觀眾看到了現實社會令人扼腕嘆息的一面。導演運用“一黑到底”的模式,用聖愚式的迪馬形象,引出了“到底誰是愚夫”的思考。

人性遇到腐敗,惡影響惡,成為惡性循環,死亡似乎成了清醒者唯一的終結。但電影畢竟是電影,迴歸到生活本身,我希望都能有所啟發:對於為正義獻身的他們,最好的紀念不是歌頌與勳章,而是從今以後,再也不放棄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謝謝關注@阿牧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