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二十万还是零基础创业?谈谈我这几年走过的路

#看燃点聊创业,50+奖项等你拿#

我毕业后就进入了广播电视行业,销售机顶盒和机房设备给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转眼十年过去了。

几次跳槽,从一个小白到年薪二十万的销售经理,中间的辛苦就不用说了,总是觉得生命中少了一些什么。一辈子很短,每天应酬在各种酒楼和洗浴会所中,对着不同的人重复着同一件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颗跳动的心总是久久不能平息。

年薪二十万还是零基础创业?谈谈我这几年走过的路

2016年的时候,终于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哪怕最后落得一无所有,也无怨无悔。

因为客户的帮衬和供应商的支持,又赶上市场最后的疯狂,第一年,我们三个人的销售额就达到4000万,买车买房,全家旅游,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好景不长,因为缺乏财务管理能力和产品核心竞争力,市场又迅速萎缩,外面几百万的欠款收不回来,资金链断裂,新的项目无法跟进,所有的繁华就像过眼云烟,短短一年半时间,就又一次变得一无所有。更可怕的是,我开始不愿意去找工作,陆陆续续的重新组建了几次团队,一直想开辟新的项目,可是每一次都是失败,在这里,我就和大家分享这几次创业失败的经验。

年薪二十万还是零基础创业?谈谈我这几年走过的路

第一次,打造一个鲜牛奶的产业链。

年薪二十万还是零基础创业?谈谈我这几年走过的路

众所周知,现在世面上的盒装纯牛奶基本上都是澳洲的奶粉冲调出来的,也许食品安全没有问题,但是营养价值必然不如新鲜的纯牛奶。我们团队打算打造一个鲜牛奶的品牌,从奶牛身上挤出来后当天送到客户家中,由客户自行加热,包装分为半斤装和一斤装,用可回收玻璃瓶,每天送牛奶的时候就收回前一天的奶瓶。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奶源,宣传,配送和剩余产品的处理。

为了解决奶源问题,我们跑了很多小型奶牛场,刚好遇到国内几个大品牌压价收购,所以我们很容易的就谈到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奶源供应商。他们负责每天早上八点前把挤好的牛奶送到我们的工作室,初期试点暂定每天200斤。

我们定了很多广告贴纸,建了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客服账号,然后在周围十几个小区的单元门口和电梯里面贴广告,经常会被清洁工撕掉,所以我们需要不停地补充。我们只有一辆车,而且没有铺面,所以选择两个点进行现场推广,下午三点半在小学门口,五点到菜市场门口,如果客户现场购买,也是可以的。

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半之前,所有的人都是配送员,每人负责一个小区,车开到小区门口,配送人员定制了很多口袋的工装,一次可以装八瓶。

当天卖不完的牛奶制作成酸奶,在推广的时候送给客户,相当于买一瓶一斤装的牛奶送一盒100ml酸奶。

计划中,中期就开始招商加盟,我们团队只负责把罐装好的鲜牛奶和酸奶送到加盟商那里。

一斤装的定价是8元,半斤装的定价是5元,奶瓶收2元押金。定奶一个月是200元,送两只奶瓶和每天100ml的酸奶。一斤奶的成本为2.7元,毛利率算是正常,三个人的团队,每天如果能卖出100斤,每天的毛收入可以达到500元,扣除人工和各种费用,基本上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第一天在菜市场就发现了同行,一个老太太也在菜市场门口卖牛奶,塑料袋包装的,一袋号称一斤(其实只有半斤)3元钱。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和养成消费者习惯,我们做出了一个很盲目的决定,这个决定直接导致了后面一系列问题。

我们决定半价销售,就是说,一斤奶只卖4元。第一天,销售不到100斤,第二天,销售160斤,第三天,销售200斤,第四天就已经有人早早拿着瓶子在菜市场门口自觉排队了……这时候,第一个意外发生了,我们唯一的一辆车被一个三轮车撞了,送去4S店维修,说是配件没有需要半个月。这时候,我们算了一个帐,如果去租车再加上油费,我们竟然是亏损的。紧接着,第二个意外又发生了,突然天气转冷,白天的温度从零度左右一下子降到零下二十度,牛奶在销售的过程中就全部结冰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租一个铺面,可是再算上铺面的费用,我们就真是学雷锋了。

亏损着坚持了一个月,我们又做出了一个更愚蠢的决定,涨价,将价格恢复到8元每斤。

很多已经习惯了每天热一瓶牛奶的老客户开始围攻我们的铺面,涨价当天的销量直接为零,原以为过几天会逐步恢复销量,却没有料到最后降价都不能销售出去,又坚持了半个月,团队解散,宣布失败,亏损两万多元。

一个项目并不是有一个好点子就可以成功的,前期的市场调研,价格政策的制定,销售策略的变更都需要慎重再慎重。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案例中学到一点点东西。

明天我将会写第二次创业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点关注,也可以在讨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