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的故鄉,大美麗江

彩雲的故鄉,大美麗江

從麗江古城走出,我彷彿丟了魂一般。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個滴水的屋簷、每一朵纏繞山間的白雲、甚至是流經納西古鎮每一個角落的溪水翻起的每一個浪花,無不像一隻有魔力的手把我的心緊緊抓住。

(一)清澈的溪水日夜流淌著納西人生生不息的信念

外來的人喜歡把麗江叫做彩雲的故鄉,沈叢文先生就說過:那是青藏高原的雪水和南方溫暖的風織成的……而麗江人卻喜歡把自己的古城比做群山懷抱中的墨硯,而周遭刺破雲端的山峰被視為筆架,我真是驚歎納西人的氣魄。徜徉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無論是商賈雲集的四方街還是你沿著青石板路信馬游韁地遊走在不知名的深巷,隨意間都有可能在那裡碰見一間小小的書屋靜靜地恭候著你;更不要說遍佈古城的酒吧、陶吧、音樂吧了,隨便哪一家,你儘可以喚人給你找來你喜歡的書籍。啊!耳邊是淅淅瀝瀝的小雨在布傘和屋瓦上彈奏、腳下的溪水不知疲倦的絮叨著一路的浪漫。嗅著書香,手邊一杯氤氳升騰的普洱,真不知道我是在讀書呢?還是在想讀懂這個高原小城。

彩雲的故鄉,大美麗江

(二)書寫“海是龍世界、雲是鶴家鄉”的漢子

這次來麗江,有幸結識了一位我們海關係統的納西族東巴書法家。一個納西族敦厚率直的紅臉漢子。不是親耳聽他對納西東巴文化如數家珍、口若懸河;如果不是眼見他揮毫潑墨用東巴象形文字和漢字揮就“海是龍世界、雲是鶴家鄉”你很難想象這個一口流利漢語的漢子是個土生土長的麗江納西人。初到麗江,我曾誠惶誠恐地請教有關納西人生活起居的各種禁忌。他聽完哈哈大笑:納西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與包容。外族的社會人文、思想宗教甚至是飲食起居都為納西人所博採精華為我所用,哪裡會有什麼忌諱呢?倒是納西人崇尚文化、為人淳樸率直萬不可以山野村夫等閒視之,你等可用心慢慢體會。確實,納西人博採眾家之長、不拘泥窠臼的胸懷,黑龍潭北畔象山坡之上的五鳳樓(又稱法雲閣)就是個例證。該樓系明萬曆二十九(1601年)所建,為三疊八角飛簷,樓高20米,共有20個啄天飛簷。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可見到五個飛角,似五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名“五鳳樓”。整個樓造型宏偉,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氣宇非凡,是古建築中的精品。而更為人驚歎的是該樓的建築風格充分反映了各種文化的交融,樓頂為藏傳佛教建築經典的寶頂結構,下一層則赫然矗立著一堵典型的大理白族的“照壁”;下面的“六扇門”結構才是納西人自己的傳統;而龍鳳上下次序的安排,似乎在漢族建築中也可以找到影子。

彩雲的故鄉,大美麗江

(三)沒有一寸城牆的古城佇立800年

麗江古城是包容的,也是親和的。如果你看到高靴背囊、金髮碧眼的外國小夥與身背北斗七星、腰扎羊皮的納西女孩在你一句磕磕絆絆的漢語、我一句洋腔浜的英文相言盡歡時,不要奇怪。

麗江古城建城800年,一石一渠,一瓦一樹無不留下了歲月的滄桑。走遍小城,這裡有朱門深宅,也有小巷瓦屋駢集,卻獨不見一寸的碉樓城牆。

彩雲的故鄉,大美麗江

來到麗江當然要去聽一聽大研納西古樂,且不說能欣賞到原汁原味的晚唐教坊曲牌《八卦》和《浪淘沙》,還有充滿納西民族風格經典的《山坡羊》和《步步嬌》。就是把如此美妙音樂介紹給世界的大研納西古樂會會長宣科老人,本身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匯融合的產物,血液中奔流著納西人和藏族的氣質,一口流利的英語、一頭桀驁不遜的亂髮、眼鏡也擋不住他逼人的目光,以獨特的視角觀察世界、笑看人生。“慣於以多民族的不同方式理解和思考問題”(周凡語),還有他那一身常為世人側目的打扮,一身藍布長袍,下穿皮鞋、牛仔褲。

彩雲的故鄉,大美麗江

正象這座古城沒有一寸城牆一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在接受外來文化和保持民族傳統之間並沒有藩籬。

關於麗江古城沒有防禦的城牆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是野史稱,統御本地的土司姓木,自己認為築以四牆則為困。故以開放之姿,結好四海。另一種說法見於《明史。雲南土司傳》:“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土司為首……”

聯想中原漢地自秦築長城以來,盡漢、唐、宋、元數世之力擴建,仍不免狼煙四起、內憂外患。倒是個身為滿人的康熙一語道破玄機:“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

麗江古城中盤桓數日,雖數次爬上古城的最高點——望古樓,但玉龍雪山象害羞的美人總以雲霧遮掩,終不得一睹芳顏。這種遺憾一直陪著我們的返程飛機飛上雲端,我不由想起麗江法喜寺的一幅楹聯:“是凡是聖,三教原歸一理;即心即佛,靈山豈在西方。”

哦,麗江,你把我的心留在了這裡,是希望我揣著遺憾再次走進你溫暖的懷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