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男孩被母親當眾掌摑跳樓身亡:寶貝,我有資格當你的媽嗎?

視頻裡,該男生的母親到學校看到孩子之後,便怒氣衝衝地上前,當著其他學生和老師的面,扇了他兩耳光,然後又用手掐住兒子的脖子,往牆上抵。

嘴裡還不斷地罵著他,雖然聽不見母親的嘴裡在罵些什麼,但光是這樣的處境,足以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

14歲男孩被母親當眾掌摑跳樓身亡:寶貝,我有資格當你的媽嗎?

隨後,母親被班主任攔下來,跟隨班主任前往辦公室。

母親離開後,男孩一直站在原地,沒有跟其他人交流,也沒有離開。

幾分鐘後,男生轉身爬上圍牆從五樓跳下,被其他老師與同學發現後,送往醫院搶救。當晚9時,男生傷勢嚴重被宣告不治。

沒人知道男孩在選擇跳樓之前,內心經歷了怎樣的掙扎,被母親當眾扇耳光,甚至老師到了之後,母親仍然沒有停止,丟臉、難過、憤怒、絕望,任何一種情緒都足以壓垮他……

也許這位母親覺得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孩子更好的長記性,可是她卻忘了,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她採用這樣的方式,無疑是將孩子的自尊心扔在地上肆意踩踏。

14歲男孩被母親當眾掌摑跳樓身亡:寶貝,我有資格當你的媽嗎?

有網友說:“這位媽媽有沒有想過,孩子被你隨意辱罵捱打的時候,他的身邊有他的朋友,他的同學,也許還有他暗戀很久的女孩。你踏碎了一個孩子的自尊心,還是被母親踏碎的。”

他14歲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已經戛然而止。

如果,這個男孩子能夠再叛逆一點,在母親衝上來的時候,就推開她或者在母親舉起手打他的時候動手攔下母親,也許事後他會被指責不禮貌、不聽話,可最起碼,他不會失去生命。

No

-Number-

02

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這樣令人痛心的事件發生,總有人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指責孩子不會調整自己的心態,難道不應該先反省教育孩子的方式嗎?

事情發生後,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多大點事,就值得用這樣極端的方式!”

然後有網友回懟:“別再說孩子的承壓能力差了行不行?孩子被當眾打耳光之後的兩分鐘心裡有多煎熬?

他是在心裡評估了到底是跳下去更痛苦還是繼續活下去更痛苦。連成年人都有情緒崩潰的時候,憑什麼要求孩子情緒穩定強大?家長就有權利肆無忌憚當眾衝孩子發洩情緒嗎?明明是自己生的孩子卻像仇人一樣對待。”

沒有人知道他沉默的那兩分鐘裡面內心經歷了多少的絕望,所以沒有人有資格去指責他。

14歲男孩被母親當眾掌摑跳樓身亡:寶貝,我有資格當你的媽嗎?

父母們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只有讓孩子丟臉他才會長記性,可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孩子、打罵孩子也許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父母對於這樣的方式也就甚為滿意,於是對教育方式是否擁有的評估就變成了能不能立馬讓孩子聽話,長記性。

可是,似乎很少有父母去評估自己用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傷害,是不是會讓孩子的自尊心被摧毀,或者他們知道,但他們認為這樣教育有用,所以並不在乎。

14歲男孩被母親當眾掌摑跳樓身亡:寶貝,我有資格當你的媽嗎?

於是,他們一點點失去了保護孩子的資格,他們親手將孩子推向了絕望的深淵,他們讓孩子在世上再無所依,他們讓孩子失去了最後的港灣。

No

-Number-

03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會傷害孩子自尊的,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也不會把家變成一個用血緣關係鏈接起來的房子,無論孩子做錯了什麼,父母都不應該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孩子進行打罵,施以暴力,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的內心愈發孤獨,愈發絕望。

14歲男孩被母親當眾掌摑跳樓身亡:寶貝,我有資格當你的媽嗎?

教育孩子是需要正確的方式的,如果失了分寸,如果沒有正確的教育方式,那麼父母輸出的內容就會變成刺向孩子的利劍,把孩子傷得體無完膚。

讓孩子長記性、受教訓的方式有千百種,傷害孩子的自尊是最不可取的方式之一,因為一旦孩子的尊嚴感被破壞,重建將會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更甚者,父母會在某個時刻徹底失去重建孩子尊嚴的機會。

14歲男孩被母親當眾掌摑跳樓身亡:寶貝,我有資格當你的媽嗎?

東野圭吾的《時生》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什麼所有為人父母的,都只是在考慮自己要不要這個孩子,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孩子願不願意讓我去做他的父母。沒有人想過,我當你的父母,沒有讓你失望吧……”

教育從來不是單方面的“施暴”或者打擊,教育是要建立在正確的方式之上的,親愛的父母,如果有機會,希望你可以問孩子一句:“做你的爸爸媽媽這麼久,我們有沒有讓你失望?你還願意讓我當你的爸爸/媽媽嗎?”

“親愛的寶貝,我還有資格做你的爸爸/媽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