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式教育,註定讓孩子一生的碌碌無為

打擊式教育,註定讓孩子一生的碌碌無為

有人說,好父母,嘴上都有一個拉鍊,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教育孩子不分場合,不顧孩子內心感受,對孩子一生造成的傷害真的會讓人心疼。

一天,我在公交站等公交時,一對母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寒風中媽媽剛剛蹲下身給孩子戴好口罩,小男孩卻在轉身後突然迅速的摘下口罩並丟在地上,媽媽耐著性子又重新撿起給孩子戴上,並告誡他不準摘下,可頑皮的孩子又一次重新摘下口罩,小男孩咯吱咯吱的笑著。終於,這位媽媽再也忍不了了,一把拽過小男孩的口罩狠狠的丟在地上,並呵斥他:“不想戴就別戴了!”

小男孩顯然沒有預料到媽媽突然會如此生氣,在他看來似乎剛剛只是在和媽媽進行快樂的遊戲,他開始大聲哭泣,委屈的抹著眼淚。

可正在氣頭上的媽媽面對孩子的放聲大哭更加生氣了,只能大聲的責備著孩子:“跟你說多少遍了,在外面要帶好口罩,多注意安全,你還一直往下扯,你好意思哭嗎,都這麼大的人了,不知道丟人嗎?”

小男孩被嚇得手足無措,嘴裡含糊不清的說著:“媽媽,我再也不敢了。”說完立刻撿起丟在地上的口罩戴好。

那委屈的小模樣著實讓人心疼。

這時路邊的大叔大媽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開始規勸這位媽媽:“孩子就想跟你鬧著玩一下的,他也知道錯了,這麼大冷天的別讓孩子這麼遭罪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指責,媽媽也無比的委屈,“早就跟他說了,坐公交要戴好口罩,跟他交代了無數次,可他呢,像是聽不進去我說的話,給他戴上又丟下,戴上又丟下的。”

打擊式教育,註定讓孩子一生的碌碌無為

公交車一點點的開近,而周圍聚集的人也越來越多,此刻這位媽媽可能覺得有些難堪,想轉身離開,小男孩見此,趕緊張開雙手就要媽媽抱。

不料賭氣的媽媽推開他就自顧往前走,自覺惹惱了媽媽的小男孩趕緊追上前去,一直追著媽媽哭喊著:“媽媽抱,媽媽抱!”

鬧劇散場,這讓我不由得想起老一輩經常跟我們說的一句話:“人要臉,樹要皮。”我們都習以為常的認為那是成人世界的詞語,但是從不曾想過,面子其實是不分大人小孩的。

孩子也是有自己的自尊心,也想要和大人一樣得到尊重,也會忌諱在公眾場合暴露自己的缺點,如果大人當著多人的面批評、數落他們,也會讓他們覺得十分難堪,繼而就可能會產生兩種後果:一是孩子會怨恨家長,對家長產生對立情緒;二是會產生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在一檔青少年健康成長心理釋放表述節目《少年說》中,一位高一女孩鼓起勇氣請求媽媽,能夠“關起門來”教育她,不要讓她在外人面前太難堪。但是媽媽卻對女兒的問題不予理會,反而質問起女兒:

“在外面,是媽媽的面子重要,還是你的面子重要?”

打擊式教育,註定讓孩子一生的碌碌無為

也許在這位媽媽看來,維護自己的威信比維護女兒的面子重要吧!

哲學家約翰·洛克有句名言:“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因而也會更小心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是你當眾宣佈他們的過失,使其無地自容,他們便會失望,而制裁他們的工具也就沒有了。”

很多父母自信滿滿的“為你好”殊不知卻成了孩子心中一輩子都抹不去的傷疤。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孩童時期,當父母在親朋好友面前數落我們的時候,我們大多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這也成了我們童年最不開心的回憶。如今到了我們自己孩子的身上,為什麼還要讓他們再經歷一次我們的痛苦呢?

《嚮往的生活》節目中,宋丹丹和兒子巴圖的相處方式也曾遭到網友的一致吐槽。宋丹丹全程“嫌棄式”跟兒子溝通的方式可謂是讓觀眾“大開眼界”:

“兒子你怎麼吃這麼多?就你不該吃。”

“你怎麼這麼笨啊,我生了一個廢物。”

“跟民政局說一下,我要換兒子。”

打擊式教育,註定讓孩子一生的碌碌無為

甚至還問黃磊:“是不是你女兒讓你特別得意,特自豪?”

黃磊尷尬地回了句:“還行。”

巴圖忍無可忍,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嚷了一句:“我去弄雞窩了!”

宋丹丹說:“要是雞窩能做起來,我才覺得這兒子沒白養。”

黃磊說:“你得鼓勵他,你不鼓勵他他哪會弄啊?”

宋丹丹評價:“太可笑了,雞窩要是能搭好,我還真不是他媽。”

......

打擊式教育,註定讓孩子一生的碌碌無為

你能說宋丹丹不愛巴圖嗎?在男俊女美的娛樂圈,巴圖的形象實在是算不上佼佼者,但母親宋丹丹依舊不遺餘力的力捧兒子,只因為兒子愛演戲,為了成全孩子的夢想。

只是這種在打擊式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未來的成功之路總是會充斥著對自己的不自信和對外界的恐懼或者是抗拒。

老話說的好,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國,可見言語的威力有多大。

藝博教育導師戴東老師曾在《能量智慧》課程中跟家長說:“當眾批評孩子會讓孩子一直處於羞愧的情緒狀態,一旦他處於這種情緒裡,他自己是很難走出來的,人是靠著能量而活的,我們把能量一直從20分解到1000,我們會發現,羞愧這個能量層級是非常低的,只有20分,而這個能量層級的人,他們接近於死亡能量的層級。”

那些經常被老師、被家長羞辱的孩子,他們會變得極端的害羞和性格孤僻,變得非常內向,有些極端的孩子會把從老師、家長那裡受到的羞辱加倍的報復到其他人身上。

打擊式教育,註定讓孩子一生的碌碌無為

中國人很早就明白給人留面子的重要性,所以古語說,揚善於公堂,懲惡於私室。可見給人留面子的意識古人早就有了。

我相信每位父母都想要把孩子變得最好,但智慧教育的前提是不踐踏、傷害孩子的尊嚴,讓孩子不被外人的注視和指點所困擾,為人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顏面,只有這樣,他才能“心無旁騖”的反思自己的錯誤,也更能夠聽進去你的指導。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犯錯再改正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大人要做的就是循循善誘,也需要我們更多的理解與尊重,要相信,每一個在愛與尊重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的內心都會更多一分寬容與理解,哪怕將來深陷迷途,也能自信滿滿的迎接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