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故事

  1. 著名女作家陸星兒說過:女人怕老,這是普遍的心理,添一絲白髮,多一根皺紋,都會讓一個女人暗暗地增長一分憂慮。於是,很多一步入中年的女人就不惜付出昂貴的代價從美容院買來曲線、仰仗冬蟲夏草或羊胎素養出滿面紅光的“青春”。然而,青春要別,人要老去,是誰也無法抵禦的自然之力,是任何哲人也辯駁不了的真理和紀律。

女人為何怕老?一方面是來自自己內心對軀體逐漸老去的擔憂,有人說衰老是女人的天敵。對於女性來說,從“妝成每被秋娘妒”到“暮去朝來顏色故”這樣大的人生反差,足以讓美人遲暮備感淒涼了。另一方面,是來自異性的眼光,女人過了三十,就開始慌了,覺得異性看自己的眼光也變得不同,街上回頭率降低了,社交場邀約少了,回到家裡,老公也不再叫你“寶貝兒”,“乖乖”了,有時候甚至在你的名字前面刻意加了一個老字,你從寶貝直接墜落到“老張,老徐”……老啊,像是一頭野獸,在身後不停追著,讓你感到無處可逃的窘迫。

可能你會說:男人的注意力對女人就那麼重要嗎?沒有男人注意了,女人的人生就從此淪落了嗎?可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社會是男權社會,還是有大部分人抱著這樣的觀點:男人不喜歡了,女人就沒有價值了。這不僅僅是男人的觀點,也是很多女人的觀點。男人另尋新歡,有很多理由可以找。女人覺得:那是因為他們的欣賞眼光從20歲起到80歲就不會再變,始終喜歡年輕漂亮的。而女人,風華正茂時就可以享受到男人的呵護寵愛。紅顏老去時就要聽命男人的良心發現。這是怎樣一種悲哀的心境?每個人都會慢慢變老,男人變老就是理所應當,女人為何就要想盡辦法又是美容院又是SPA,又是整容,還整天塗脂抹粉地竭盡掩飾之能事?即使男人不喜歡了,女人為何不自己喜歡自己呢? 

女人的故事


2. 美國心理學家桃樂絲·卡耐基在其《心靈的成熟》一書中曾經說過,成熟比保持年輕更有魅力,“心靈成熟的人不會衰老,即使他已白髮斑斑,仍然才華橫溢,風度翩翩,聰明睿智,善於創造”。“年輕,儘管具有一切吸引力,卻只是成年的一種準備,人生戲劇的一個排練階段。由於想要永遠生活在年輕的階段中而否認自己的成年,是一種逃避責任、不敢以成年人的姿態面對人生的幼稚企圖。”

人生有四季,是不可逆轉的輪迴,男人女人都終究要老去,誰也無法打敗時間。雪小禪說過:“青春是四射的,是往前走的,而老年是往回收的。慢慢收,收到最初的起點。”人生很多重要體驗,就是一次次回到原點的過程。所以,女人老了沒什麼可怕的。如果一個女人擁有工作的能力、可以支配的金錢、獨立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有愛與被愛的能力、從來沒想要依附於男人成為一根攀附的老藤,為何怕老?生命中每個季節的女子都有獨屬於自己的味道,唯有繁華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清晰可辨。有些人,年輕的時候華麗得意,卻美人遲暮;另一些人,洗盡鉛華,卻老出韻味。 

女人的故事



杜拉斯《情人》開篇那段文字讓很多人永遠難忘:“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很美,現在我是特地來告訴你,對我來說你比年輕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容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倍受摧殘的容顏”,只可惜這些話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人,他能夠愛你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那麼這個人才是你值得信賴而又靈魂互賴、生死相隨的真愛。

女人的故事


其實,人都有一套天生的本領,就是與生俱來的防禦機制。如果我們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就會放大自己焦慮的感覺。如果你能抽離出來,帶著玩味的心態去看這一切,就覺得不過如此,就像有些老去的藝術家,問她如何保持青春,她會告訴你:忘記自己的年齡,像十八歲一樣去愛,去體會,去生活。

生命太厚重了,需要我們以謹慎的心慢慢去體會它不同的美。也許某一天,你我暮年,靜坐庭前,品茗茶,賞花落,笑談浮生流年。今夕何夕,相視一笑,才知彼此心底奼紫嫣紅早已看遍,老,何嘗不是一種美的意境?

女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