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小故事(Psychological story)

心理學小故事(Psychological story)

《聰明的男孩》

有個小男孩,有一天媽媽帶著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闆看到這個可愛的小孩,就打開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這個男孩卻沒有任何動作。幾次的邀請之後,老闆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親好奇地問小男孩,為什麼沒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闆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為我的手比較小呀!而老闆的手比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知道別人比自己強。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學會適時地依靠他人,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

心理學小故事(Psychological story)


《沙漠中的好朋友》

穿行在沙漠中的兩個人是一對好朋友。途中,兩人發生了激烈爭執,其中的一個人掌了另外一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被掌耳光的人什麼話也沒有說,只是在沙子上寫到:“今天,我最好的朋友在我的臉上打了一耳光。”

他們繼續行走,終於發現了一個綠洲,兩人迫不及待地跳進水中洗澡,很不幸,被掌耳光的那個人深陷泥潭,眼看就要被溺死,他的朋友捨命相救,終於脫險。被救的人什麼話也沒有說,在石頭上刻下一行字:“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

打人和救人的這個人問:“我打你的時候,你記在沙子上,我救你的時候,你記在石頭上,為什麼?” 另一個人答道:“當你有負於我的時候,我把它記在沙子上,風一吹,什麼都沒有了。當你有恩於我的時候,我把它記在石頭上,什麼時候都不會忘記。”


心理學小故事(Psychological story)


《孩子需要愛的滋養》

一進入諮詢室,小玲的爸爸就一邊向諮詢員講述孩子的情況,一邊焦急地催促孩子“叫阿姨”,“說說自己叫什麼名字”,“告訴阿姨幾歲了”。在一連串的催促下,小玲越發驚恐不知所措地盯著面前的諮詢員。面對這樣常見的情景,父親既生氣又感到無可奈何,只好搖著頭嘆氣。

7歲的小玲是個清秀的女孩,平時除父母以外極少和別人說話。從小時候學說話起,就一直喜歡用手指著東西,要這要那。不滿意就大喊大叫,現在長大了還喜歡這樣。據小玲的父親介紹,因為一直忙於做生意,他們很少與小玲交流。他們覺得只要讓孩子吃得好,身體健康就可以了,而教育孩子就是設法讓孩子聽話,其他方面他們基本不關注。小玲上學後,老師反映小玲上課從來不發言,也不與同學交流。開始他們並不重視,在老師的多次提醒下,他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父親希望諮詢員能想辦法讓小玲說話。

諮詢員首先嚐試著去接觸小玲的內心世界。可不管諮詢員說什麼,小玲只是瞪著大眼睛不說話,隨著爸爸的不斷催促,小玲開始皺眉、撇嘴,想哭又不敢哭,一副很委屈的樣子。諮詢員慢慢走到小玲身邊,蹲下來,拉著小玲的手,看著她的眼睛,輕聲對她說:“小玲,如果你暫時不想說話,也沒有關係。我會試著猜你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如果我猜對了,你就點頭,猜錯了,你就搖頭,好嗎?”小玲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經過一番“對話”後,諮詢員感覺到小玲的身體明顯鬆弛下來了,也可以與諮詢員有短暫的目光接觸。諮詢員知道自己已初步贏得了小玲的信任。當諮詢員邀請小玲下週再來時,小玲點頭表示同意。

小玲第二次來到諮詢室,諮詢員將她帶去玩沙,一開始站在沙盤前,小玲不知所措,在諮詢員的引導下,她發現沙盤那麼有趣,可以玩出許多遊戲,尋寶、藏寶、建動物園……在諮詢員的陪伴和鼓勵下,諮詢室裡的小玲開始說話了,並且臉上也有了笑容。第三次的諮詢中,小玲拿了一條大龍高興地歡呼起來,“我最喜歡大龍”、“你看,好可怕的蛇!”,諮詢室裡,小玲不再沉默,她開始主動與諮詢員交流,開始講述她的故事。

第六次是小玲的媽媽陪她一起來的。小玲媽媽告訴諮詢員:“小玲現在活潑多了。我最近生病,一直住在醫院裡,前天她和爸爸一起來醫院接我,醫生問她叫什麼,要是在以前,她早就躲在大人後面了。這次,她大聲地告訴醫生自己叫小玲,還主動介紹我是她的媽媽。就是太頑皮了,在病房到處跑。”談話間,旁邊的小玲湊上來要諮詢員看媽媽肩上的傷口,並說媽媽很痛。小玲還告訴諮詢員,她在學校裡交了幾個好朋友。

小玲的爸爸媽媽開始認識到,是他們過去對孩子的忽視導致小玲的內向和封閉。他們表示以後一定會陪伴孩子。相信在父母關心和愛護下,小玲會更加活潑開朗、更加健康地成長。

在這裡點津心理中心全體員工祝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