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只喝江小白:不為口味,只為文案讓人醉

最近在抖音上非常流行的水果酒,不知道你有沒有品嚐過。將自己喜歡的各種水果放入一個大大的酒杯容器中,然後倒入雪碧,倒入冰塊,最後,倒入江小白。倒入的酒一定要是江小白,不然,就不是正宗的水果酒。

我們都知道江小白的品牌營銷非常厲害,針對的就是80、90後客戶群體,一個江小白的文案,讓多少人喝著酒,流著淚,感嘆自己的人生,嚮往自己的未來。

江小白在2016年就已經開始挖掘嘻哈音樂市場,聚集了包括GAI在內的多名原創嘻哈歌手,並在中國四城舉辦了首屆“江小白YOLO音樂現場”。近兩年來,@江小白多次在微博上對YOLO音樂現場進行推廣與品牌宣傳。江小白在近幾年不斷的進行新媒體營銷:

喝酒只喝江小白:不為口味,只為文案讓人醉

1、借勢熱點事件

  借勢熱點事件進行品牌推廣是@江小白管用的套路之一。比如下面這兩臺微博,分別藉助股市大跌和國足參加十二強賽進行了品牌推廣。除了借勢熱點事件,@江小白還會在紀念日和節日進行品牌植入。比如在2016年的“世界地球日”,@江小白順勢推廣了其簡單生活的理念。

2、視頻、漫畫花樣多

  除了圖片形式,@江小白也在微博上通過視頻、漫畫等方式進行品牌推廣。2015年父親節,@江小白髮布視頻向父親節致敬,這也是@江小白的第一條視頻微博。該視頻通過一對父子端午節團圓飯的故事,強化了其產品消費場景和品牌情感鏈接功能。這條微博也獲得了328次轉發,經新浪微輿情旗下工具@微分析分析顯示,“推薦”“感人”“好看”成為該微博主要轉發提及詞彙。

3、用心與愛

  2015年和2017年,@江小白都通過微博表達了對LBGT群體的支持,這兩條微博也收穫不少網友的點贊和轉發。

4、互動抽獎

  作為微博品牌推廣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互動抽獎也多次被@江小白使用。從今年微博平臺江小白的十大熱門轉發微博可以看出,這十條微博幾乎都為互動抽獎微博。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江小白的關注人群以80後、90後男性網友為主,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重慶及四川地區。憑藉用心的策劃和走心的內容,@江小白的營銷微博收穫不少網友的點贊和支持。

喝酒只喝江小白:不為口味,只為文案讓人醉

江小白真正做到了窺探人心

一個品牌的品質固然重要,但是在審美要求日趨提升的今天,一個品牌的外在也更加值得重視。就好比曾經流行一時的這句話——沒有人有義務通過連你自己都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當然,對於產品來說,只有外在的顏值,而沒有內涵,只能換來一次性消費。而江小白不僅擁有符合年輕人審美的外包裝,在和年輕人對話和交流上也是一直被稱道和誇讚的。

江小白從開始不被看好到取得如今的成績,除了做好一個品牌應該完善的部分,塑造自己人格化方面,在品牌屆都是數一數二的。

1、做人得有性格——品牌人格化

江小白是如何人格化的呢?在品牌成立之初,江小白就為自己設定了一個人物形象——一個繫著圍巾、戴著眼鏡的文藝青年。和大多數都市年輕白領一樣,江小白有著年輕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文藝氣質,又會在不如意的時候找幾位好友一訴衷腸。

更多時候,江小白像一個年輕人的解憂雜貨鋪,雖然不能完全像感性的人一樣為他們排憂解難,但是江小白所傳遞出的個人情緒、生活哲理能時不時戳中年輕人的心。現在的年輕人需要的並不是母親式的嘮叨,而是一種共情能力,江小白恰好有這種能力。在讀懂年輕人的同時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他們,這種點到即止的情感交流正是年輕人所急需的,也正是整個充滿浮躁和壓力的社會所欠缺的。

江小白像他們一樣會對生活進行思考、會對煩惱吐槽牢騷,一句話、一段文字就能吐露情緒。江小白把自己的苦悶說了出來,被那些不知道或者不太會表達自己的年輕人看到了,突然覺得自己也正面臨著這種境遇,這種情緒就像他鄉遇故知一般讓人感到親切,江小白這個朋友他們交定了。

江小白此時就是一個人,他懂年輕人,他生產年輕人喜歡的產品,他吐露能與年輕人產生共鳴的產品,年輕人自然就會反過來喜歡江小白,這種喜歡是相互的,是基於情感和三觀都契合的默契。

喝酒只喝江小白:不為口味,只為文案讓人醉

2、做人得有故事——營銷場景化

江小白擁有了80後90後的年輕形象,擁有了都市年輕白領一樣的性格特徵,從顏值到內涵的裝扮,都成為了目標群眾的知心一員。但是要擁有一批忠實的擁躉者,光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一款酒類產品光靠心還不夠,走身——做好酒體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都說江小白把年輕人定位為自己的消費人群,年輕人正好也喜歡上了江小白。但是年輕人不是傻子更不是冤大頭,在任何時候,產品的好品質才是一個企業的根本。只有在產品時刻保持高品質時,品牌才可能在市場當中佔有一席之地。

雖然年輕人喜歡追逐潮流、喜歡新鮮有趣的東西,但嚴格來講,現在的教育越來越普及,80後90後接受的教育程度普遍比老一輩的高,他們的消費選擇有自己的價值判斷。

那麼江小白的品質到底怎麼樣呢?根據一般的酒常識,我們知道,江小白屬於清香型高粱酒,度數方面普遍低於傳統白酒。而白酒的低度化是一門技術活,江小白有一個專門的研發團隊,包含了國家級、省級的優秀釀酒師,專門來研究釀酒技藝。這種低度酒酒體接近伏特加,更好入口,這種酒體特徵,還給有活力的年輕一族留下了發揮空間,兌點牛奶、橙汁混著喝也不成問題,還挺好玩。江小白不但要讓喝酒變得好玩、有趣,還要讓喝酒這件事變得有畫面感,也就是場景化。江小白聚焦於四種消費場景:小聚、小飲、小時刻和小心情。

把這些情景再現,消費者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江小白。

2017年,江小白推出《我是江小白》動漫,以重慶為故事背景題材,取重慶實景,在各大視頻平臺播出,全網播放量過億。更進一步將“江小白”人格化、IP化,在滿足年輕人喜好方面,江小白從來不缺少點子。

3、做人得會聆聽——產品媒體化

喝完江小白,看看瓶身上的文字,有人受到安慰,有人獲得共鳴,江小白就像一個溫暖的朋友,時不時用一兩句簡單的話就說到了你的心坎裡。但是一款酒會表達,或許也需要聆聽。有人看了江小白的句子,深受觸動,卻找不到一個傾訴者,沒有交流的產品註定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喝酒只喝江小白:不為口味,只為文案讓人醉

基於此,江小白機智地推出了表達瓶,不僅保留了自己原本的自我表達功能,還讓消費者能夠參與進來。“我有一瓶酒,有話給你說。”

江小白的粉絲們可以私人訂製一個表達瓶,寫上自己想說的話,送給自己想送的人。把瓶子被曬到朋友圈,成為話題,形成一種廣告投放效果,達到江小白和粉絲溝通交流的目的,而不是生硬地自說自話。可以看出,江小白的產品是基於小而美的理念的,不在乎做多大,關鍵是做精,在年輕人這片市場進行深耕,做出一款年輕人最喜歡的酒,達到這個目標,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當代年輕人追求一種精神的愉悅,江小白的目標就是把瓶子裡和瓶子外的愉悅體驗傳遞給年輕人。

如果說江小白的酒體本身是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口腹之慾,那麼江小白傳遞出來的價值觀則是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加難得的愉悅的精神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