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李世明而出名的天策府,被他鑄成了錢幣紀念

文章來自中歷收藏品鑑定中心,轉載請說明!

五代十國是唐朝與宋朝之間的一個過度時期。是指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及中原地區之外的十餘個割據政權。時間在907到979年之間,這是我國曆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由於各政權統治時間較短,在這些政權統治下鑄行的各種錢幣亦是較少,讓這一時期的許多錢幣成為了當今泉界珍品。

因李世明而出名的天策府,被他鑄成了錢幣紀念

“天策”在古代指天上的星宿,據《新唐書 太宗紀》記載:武德四年二月,竇建德率兵十萬以援世充,太宗(李世民)敗建德於虎窂,……高祖(李淵)以謂太宗功高,古官號不足以稱,乃加號天策上將,……並增邑二萬戶,仍開天策府,置官屬。 意思是所有官都不足以體現其功勳,唯加號天策上將。可見天策的份量。

因李世明而出名的天策府,被他鑄成了錢幣紀念

天策府寶 國博藏

古代錢幣多以當朝年號加通寶、元寶或重寶而鑄錢,而今天要介紹的錢幣與以上無關,稱為:“天策府寶”。

五代十國時期,楚王馬殷因佔據了湖南八州,特請後梁太祖朱溫按唐初的故事,封自已為天策上將軍,並天策府。朱溫允之,馬殷為紀念此一事件而鑄造了“天策府寶”,此錢鑄造於911年,據國家博物館對此錢介紹:“材質有銅鐵兩種質地,其邊廓堅挺,厚重,文字端莊秀麗,鑄量少,其中銅錢鎏金者極罕見。舊譜傳有鉛質大錢。”

因李世明而出名的天策府,被他鑄成了錢幣紀念

天策府寶(鎏金) 上博藏

截止當前出土的“天策府寶”多出土於湖南長沙地區,為湖南特產,其他省不數見。此錢型號有大小兩種,在出土的此種錢幣中,銅質的較少,銅鎏金的更少,雖然鐵質的較多,但大多已經鏽蝕氧化,如有鐵質字體清晰的亦是珍品。文章來自中歷收藏品鑑定中心,是一家專業從事鑑定的第三方平臺,鑑定可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