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車事件的背後牽扯到的是誰的利益,將會如何解決?

近日,女研究購奔馳車漏油一事在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下面小編帶大家分析一下事情的利害。

首先,值得注意,汽車銷售行業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此事件經銷商頭上懸著三座大山:主機廠、媒體、上帝。媒體之上最關鍵的是決策者。要想真正能解決的還是需要決策者出來講話。

首先,奔馳車主飾上帝,一個13億的群體。處理不好不行。

其次,主機廠產能過剩,每年市場飽和度5萬,國家政策支持,多建廠,鼓勵出貨,產出10萬。怎麼吃?

再次,經銷商的立場:企業沒有利潤怎麼發展?奔馳車出現此類事件不論是屬偶然還是必然,都應妥善解決,換車不可能,保險已辦理,已上臨牌,那就是二手車,廠家不給換怎麼辦?買下來自己開啊?經銷商10萬塊提的車9萬賣給顧客,為什麼?車子都是全款從廠裡提出來的,就算是融資,到期了也是要還的,這個行業延伸到3千萬個大大小小家庭,誰不想過得好?國六切換國五的時候為什麼不從主機廠開始,而是從上牌開始,親爹,國五的車子怎麼辦?據統計汽車行業每年給國家GDP貢獻在2%左右,處理不好經濟危機出現也不為過。

再來關注金融服務費,這是才開始收的嗎?這個費用自按揭辦的第一天就有了。工商局、稅務局早幹嘛了,主機廠事情出了先撇清自己發個聲明。

不處理,消費者不答應。處理了,怎麼處理?既往不咎,從新開始。

第一:汽車經銷罰款以千萬計,4S店管理不善,限期整改,之後給與一定經濟補貼。

第二:對奔馳車主賠款,退手續費以及其他額外費用、特權。

第三:國家出臺相關法律規範行業收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