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賺錢的唯一法門——預期差?

股市賺錢的唯一法門——預期差?

我們常常能看到也能聽到“預期差”三個字,很多人利用預期差來賺錢,簡單說就是對於某個能夠影響股價變動的變量(可以是收入、利潤、產銷量、價格以及其它一些關鍵的數據)。如果實際的結果與股價反映的預期之間有比較大的差距,就會導致股價的變化;甚至我個人覺得在A股和很多高估值股票上面,這可能是一種主要的盈利模式。

如果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甚至可以說股市所有賺錢的方法本質上都是在賺預期差的錢。那這就給投資者提出了另外一項任務,我們不僅要預測公司未來的經營情況,還要搞清楚目前股價反映了市場對其未來經營情況什麼樣的一個預期。也就是說我們得先知道市場的預期是什麼(關注的焦點、核心變量),才能知道有沒有差。

所以,這無形中又增大了證券投資的困難,我們不僅要搞清楚企業情況的方方面面,還要搞清楚市場的想法,有些人在這方面很有天賦,市場的敏感度很強,有些人則不怎麼擅長,這也是為何有那麼多擅長做研究的不擅長做投資的原因,證券市場總體來說有很多和戰場相似的地方,你的戰術是否有效有時候確實要取決於你的對手。

那有沒有不需要考慮市場預期的做法?

我想到的幾種情況是,如果一個股票的估值足夠低,分紅率足夠高的時候,我們就基本完全不用考慮市場怎麼想了,比如一隻10倍PE的股票,100%分紅,如果我們判斷這樣的盈利能夠持續,同時我們也能滿足於10%的收益率,那麼,我們就完全不需要考慮別人怎麼想了。(追求的收益率越高需要PE越低,分紅率越高)

當然,還有一種方法是我直接就買成公司的大股東或者控股股東了,公司賺錢的就是我的錢,我想咋處置就咋處置,就像劉鑾雄和卡爾伊坎的做法,他們也不需要考慮市場怎麼想了,反而是市場要考慮他們怎麼想。

另外的一種情況是,如果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認為市場的預期已經差到不可能再差的時候,也就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想法了,前提是我們要判斷得出市場的預期啥時候差到了不可能再差的地步了,很多市場敏感性好的人單憑這一點也可以在股票市場上賺錢。

大家想想還有哪些可以不用考慮別人怎麼想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