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險資調研上百家A股公司

數據顯示,4月份有73家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通過視頻會議或網絡會議等形式,對106家A股上市公司進行了“雲調研”,調研次數共計388次,均較3月明顯增加。從險企調研次數來看,國壽養老、長江養老、平安養老、前海人壽的調研次數均超20次。從險企扎堆調研的行業來看,醫療醫藥、電子設備和儀器、應用軟件、電子元件行業較為集中。

調研次數環比增逾六成

4月份險企調研A股上市公司仍是“雲調研”,均採用視頻會議或網絡會議形式。

數據顯示,4月份有73家保險公司或保險資管公司參與A股上市公司調研共計388次;此前3月,60家保險公司或保險資管公司參與A股上市公司調研共計234次。從險資調研次數來看,4月比3月增長了六成以上。

從各家險企調研情況來看,國壽養老、長江養老和平安養老承包了前三名,調研次數分別為45次、33次和28次。此外,前海人壽、太平養老、國華人壽、天安人壽、中國人壽、上海人壽的調研次數均超過10次,成為行業的“勤奮調研者”。

此外,東吳人壽、中華聯合財險、亞太財險等中小型險企,工銀安盛人壽、交銀康聯人壽、中郵人壽、農銀人壽等“銀行系”壽險公司以及友邦保險、中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日本第一生命保險等外資或合資險企均紛紛參與了調研,中小型險企、外資險企的調研積極性明顯增強。

醫療醫藥受關注增多

從調研對象來看,4月份保險公司或保險資管公司調研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分佈於醫療醫藥、電子設備和儀器、應用軟件、電子元件、食品飲料等行業。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仍為險企關注的重點。

按照參與調研的保險機構家數,受保險機構“扎堆”關注的公司主要包括邁瑞醫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貝達藥業、天宇股份、衛寧健康、匯川技術、勝宏科技、珠江啤酒、洽洽食品等,參與上述公司調研的保險機構家數至少為8家。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榜單較3月出現了較大變化。3月,半導體產品、通信設備、應用軟件、電子元件和醫療醫藥等領域受到險資較多關注。兆易創新、信維通信、華宇軟件、一心堂、創業慧康、雲南白藥、楚江新材、廣聯達、東南網架、普萊柯為此前該榜單的前十名。從榜單來看,醫療醫藥領域受到更多險資關注。

此外,海鷗住工、偉星新材、森馬服飾、利亞德、廣電運通、順絡電子等公司,雖然參與調研的保險機構家數並不多,但被個別保險機構調研的總次數卻領先。

涉“醫”股脫穎而出

分析人士認為,從前述榜單可見,邁瑞醫療成為險資關注名單的“第一大新星”。4月份,邁瑞醫療被24家保險機構調研,在被調研個股裡處於首位。

保險機構對該公司的調研關注點主要落在了疫情影響以及未來業務前景方面。調研問題包括:疫情期間是否出現需求大的產品漲價的情況?未來IVD是否仍為公司主要的增長來源?一季度因疫情而受到負面影響的國內IVD、臺式彩超等,目前銷售恢復情況如何?呼吸機原材料的供應是否會因為國際疫情而變得緊張?等等。

邁瑞醫療成為險資的調研熱門股,折射出機構投資者對疫情下醫療和醫藥領域投資機會的看好。

國信證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變化是本輪醫藥板塊熱點繼續發酵的催化劑,由於海外疫情仍處於蔓延期,抗疫相關用品需求爆發式增長,重點推薦和疫情相關的IVD檢驗行業和治療器械企業等。

密集調研會否成為險資調倉、建倉的號角?有保險資管人士表示,會積極把握市場節奏,擇時兌現收益,及時抄底買入,側重配置高股息龍頭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