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為何高開低走

正在追劇《清平樂》,但同時也在追《獵狐》,也在追《知否》,真還就發現,《清平樂》的魅力真的是慢慢地有點不太行了。當然跟《獵狐》相比,不是同一類型的劇,那是一部經偵劇,劇情相對非常緊湊。那就和《知否》來比比,看一看,《清平樂》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首先,就是《清平樂》佈局太大了。

相當 於一個大攤子,要把宋仁宗時代的所有事情都想說清楚。可是,那是一個朝代,本來名人將相、前朝正事雜事就特別多,人物也特別多,每個人單獨拎出來,都是一個長長的故事,想在一個電視劇裡把所有人都演一遍,比如晏殊、范仲淹、等等,每個人都演,那就是一定是顧不周全的了。我們經常看到各種高級人物,匆匆出現又匆匆下場。好像一個非常宏大的晚會一樣,每個明星都露了幾分鐘,既顯示不出風采,也讓觀眾看得眼花繚亂。


《清平樂》為何高開低走


《清平樂》為何高開低走


再就是,前朝的事說不清楚,後宮就讓人看得特別膩歪。

這個宋仁宗,是非常仁慈的,所有他對所有的妃子都非常好,就是除了皇后,兩個人真的是半生疏離。一個好端端的皇后,成了史上最憋屈的皇后,都比不上《甄嬛傳》裡離心離德的皇后。這強制的生疏,真的讓人非常壓抑。皇后特別壓抑,而張妼晗則活得特別任性,各種生撲皇上,各種生撲生撲生撲,不管三七二十一,而皇上 ,還就是吃這一套。

這種戲碼,皇后不得臉,張妼晗就上來生撲,一出現就跟個樹袋熊似的掛在官家身上,愣是演了四十多集類似劇情,讓人看得非常不舒服。


《清平樂》為何高開低走


皇后和各個妃子是一家,皇上 和張妼晗是一家。

反覆且折騰,壓抑。

既不是正牌的宮鬥劇,也不是像《延禧攻略》那樣的爽劇,也不像是正規的前朝劇,演各種前朝事物。

那你讓觀眾看什麼呢?

而《知否》,其實節奏也屬於比較慢的,但是,幸好野心還不是太大,就是來解說盛家的庶出小姐的一生遭遇。其它人也就是湊趣而已。最讓人欣慰的,還有著大娘子和紘郎的各種搞笑,所以整部劇還是非常有意思的。

這部《知否》也是宋朝事,對於各種背景也是一略而過,像官家沒有子嗣啥的,也就是一筆帶過,既交待了歷史背景,也不妨礙你看劇。


《清平樂》為何高開低走


看《知否》,你可以跟著盛家老太太學習著管理家的本事,也可以作為教育的一個版本,也可以在大娘子的各種洋相中一笑而過。但是你看《清平樂》,本來想欣賞欣賞范仲淹等呢,突然就變成了後宮雜事,可是後宮就是張妼晗在各種鬧妖,那個賈婆婆在發壞,可是,全部賢良人等全都束手無策。這有意思麼?

整部劇,就是張茂則還正常點,正常地思考著問題,收集著證據。他一個人頂起了前朝後宮啊!


《清平樂》為何高開低走


所以,《清平樂》也不知道到底在演什麼,仔細尋思了一下,可能 想全部反映當時宋仁宗時代 的社會吧,就當一個宋代的生活畫卷,人間百態,世俗日常,慢慢欣賞欣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