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睡懶覺易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睡懶覺則危害更大

來源: 西安交大二附院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睡懶覺的習慣。偶爾睡個懶覺,對健康人來說沒有什麼問題。對於工作生活壓力大的現代人,似乎抽空睡個懶覺,成了許多人休息調節的方式。但有研究表明,長期睡眠時間過長或過短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要高於睡眠時間正常的人。研究結果顯示。每天睡覺不足 5小時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是標準人群的2.5倍 ;每天睡眠時間超過 9小時的人則是標準人群的 1-7倍左右。


長期睡懶覺易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睡懶覺則危害更大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睡懶覺的危害更大一些。因為不良的睡眠習慣會影響血糖的波動。我們起居的規律性與正常的生物鐘是同步的。用藥也應遵循這樣的規律。而睡眠時間過長會直接影響到進餐的時間,當然就影響吃藥的時間和次數,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長期睡懶覺易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睡懶覺則危害更大


凌晨 4點到上午 9點,是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時段。如果早晨沒有按時起床,按時吃飯用藥,整個白天的血糖規律就被徹底打亂,從而引起血糖轉運異常的連鎖反應,增加肝臟轉化血糖的負擔,導致血糖的異常波動,對身體造成大的危害。這對於胰島功能異常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應該是雪上加霜,會加重病情。同時我們應知道,通過 “補覺 ”是不能修復前幾天熬夜對腦細胞的損害。貪圖睡一個懶覺,血糖卻升高很多,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不值得的。


長期睡懶覺易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睡懶覺則危害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些使用中長效胰島素的病人,如果不及時吃飯而繼續睡覺,前一天晚上用的藥物還在起作用,必要的血糖補充又沒有及時出現,造成低血糖的風險就比較大。尤其是對一些年紀比較大的患者,睡眠中的無症狀低血糖甚至會導致昏迷,嚴重時可能還會危及到生命,隱匿性強,危害性更大。更需嚴格避免。


故此,常睡懶覺,容易血糖不穩。當“夜貓子”和“工作狂”並不值得提倡,有肥胖或有相應家族史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更要改變熬夜和睡懶覺的不良習慣,規律起居,健康飲食,儘量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而已經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要想合理控制血糖。更應養成規律生活、規律起居、規律進餐、規範運動的好習慣。改掉熬夜、睡懶覺的毛病。建議糖尿病患者的睡眠應遵循科學的時間,晚上睡覺的時間不要太遲。最好在 10點左右。而第二天早晨在 6~7點起床為宜。願廣大糖尿病患者能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長期睡懶覺易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睡懶覺則危害更大


#醫師報超能團#

#超能健康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