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濤:當代中國就像40年前的日本,標配心理正在坑害一代人

韓愈言:“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意言之要是一舉一動都要受人支配,這並不是他的志之所向。所以說不論貧窮還是富貴,總要活得敞亮又理智,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和快樂。

正如竇文濤所言,當今社會哪有什麼所謂的“標配”便能獲得成功的捷徑,這不過是一代人受他人影響下的攀比心理罷了,總認為別人擁有的自己也不能沒有,否則就不夠合群,甚至於別人沒有的,自己也要先得到,才能在人前體面而有尊嚴,這便是所謂的“標配”。

或許正如竇文濤所言,當代中國就好像40年輕的日本一般,一代人因著標配的心理而遭受著坑害。

竇文濤:當代中國就像40年前的日本,標配心理正在坑害一代人

“標配”心理支配,是敲門磚

沃倫·巴菲特說過,許多人都在盲目投資,這就好像是在玩通宵牌,稀裡糊塗的跟風,人云亦云,卻從來不去認真看清自己手中的牌面如何。

竇文濤曾談起過一個被“標配”坑害的年輕小夥,當他明明身處於一個緊迫的經濟狀況下時,他所要做的不僅要全力償還母親做生意所虧空的債務,還要去支撐並滿足自己的奢侈消費,這是當代中國年輕人的選擇,金錢至上。

而竇文濤覺得這種消費其實並非是生活必需,可以捨棄,因為原本就處於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之下苟延殘喘地過活的現實境遇下,又何必虛偽講究那些虛無縹緲的“標配”呢?

竇文濤:當代中國就像40年前的日本,標配心理正在坑害一代人

但顯然年輕小夥卻把奢侈品消費當做是生活與工作的剛需,而他毫不猶豫就花一萬多塊買下的風衣也是作為他工作機會的敲門磚,藉以敲開時尚行業的大門,讓自己躋身其中,優越感也就油然而生。小夥的這般“標配”的心理,是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所決定的。

可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此這般“標配”心理驅使下,當真就是一勞永逸的敲門磚嗎?路遙說過,一個人可以有理想,甚至是還可以有一些幻想,但這些絕對不能脫離開現實的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

所以說,何為“標配”?“標配”是你的才華足以支撐起你的野心,你的努力足以配得上你的收穫,這便是不受坑害的“標配”。

年輕的小夥就算一開始可以憑藉著一件輕奢的外套與時尚圈迅速地搭上關係,可是圈子裡的人也許壓根就不會因為他的衣服價錢而對他自身的價值有所改觀。

竇文濤:當代中國就像40年前的日本,標配心理正在坑害一代人

要是他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撐他混跡於時尚圈,穿得再奢侈又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呢?豈不是最終都是白搭,滿足的不過是自己的虛榮心罷了,可是終究不會有人為你的虛榮心買單。

除此之外,若是單純地把“標配”當做自己走向成功的籌碼,這顯然是愚蠢至極的行為,在自己的經濟條件並不允許鋪張浪費的情況下,為何還要如此暴力消費呢?這顯然是不值當的,可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竇文濤始終覺得,年輕小夥不過是典型的被“標配”綁架的受害者,因為“標配”心理的作祟,他才需要以一件體面的風衣作為敲門磚,殊不知把自己推向的是需要更多的金錢去支撐起來的萬丈深淵,一旦沒有錢的投入,自己便一無所有。

當然這不僅是個例,中國社會的這股“標配”潮,是一些約定俗成的觀念,富人玩的是手錶圈,而窮人混的是名車圈,以及兜裡越沒有幾兩碎銀的人越願意以一身名牌標榜自己,而真正的有錢人卻低調著裝全是私人限量高定。

這便是這個社會活生生的“標配”觀支配下的觀念,似而現實,實則啥也抓不住。

竇文濤:當代中國就像40年前的日本,標配心理正在坑害一代人

盲目跟風,一切成空,何為“標配”

《教父》裡有句經典的電影旁白:在一秒鐘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那是因為這個世界從來不缺跟風者,但跟風者而不自知跟風本事毫無意義,只會先入為主覺得不跟風的話便同這世界格格不入。

可是與其跟在別人身後,還不如抓住自己喜歡的且擅長的,在自己的領域裡風生水起,應有盡有,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人生航向的錨定,這才是最重要的。畢竟盲目跟風,一切會成空。

竇文濤還談起過40年前的日本,當時的日本還沒有被泡沫經濟所吞噬,但卻也籠罩著一股盲目跟風的風氣。

竇文濤:當代中國就像40年前的日本,標配心理正在坑害一代人

一時間日本社會莫名其妙地把高爾夫球這一項運動抬至了極高的地位,同時也把身份的象徵都寄予在高爾夫球上,於是日本社會迅速興起了一股打高爾夫球的熱潮,而打高爾夫球,始終不過是一項娛樂消遣的運動罷了。

反而被過度包裝過後成為了那個時候日本成功人士的標配,一旦與成功人士掛上鉤,這便像給日本其他的普通民眾注射了興奮劑般,他們盲目跟風上流社會,想要通過高爾夫球滿足自己的“標配”心理,

並且私以為高爾夫球便是能夠走向成功和獲得高端地位的理由,所以一時間在日本社會里掀起了一股全民開始瘋狂購置高爾夫球杆的跟風潮,人人參與其中,毫不示弱不甘落後,生怕自己與這個社會脫軌而在職場上跌份掉價。

竇文濤:當代中國就像40年前的日本,標配心理正在坑害一代人

可是這盲目的標配,不正是平庸的開始嗎?

日本對高爾夫球的盲目跟風,從球杆的品牌和材質,再到裝球杆的袋子,甚至於又延伸至了打球的衣服帽子和鞋子,只要與高爾夫球相關的一切東西,都成了大家盲目追隨的對象。

這本是有權有勢的成功人士茶餘飯後的無聊消遣,卻殊不知吸引了一大批普通人花光積蓄也要盲目追隨得到的“標配”。

這種被“標配”綁架的消費群體,最終也不過人財兩空,實際上沒有學得任何關於如何獲得成功的秘訣,反而心甘情願地掏空了自己的財產,這是極盡可悲又可笑的,荒謬至極。

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我們越來越失去理智的盲目跟風,追隨“標配”的心理,也讓我們越來越多地開始失去自我,可是哪有什麼一步登天一勞永逸,倒不如踏踏實實地去為自己的人生添磚加瓦,這才是最實際的。

竇文濤:當代中國就像40年前的日本,標配心理正在坑害一代人

而拋開努力和能力這些前提條件而言,你或許還需要幾分運氣,幸運的加持也是通往成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以與其把所有的籌碼都壓在跟隨別人的成功上,而他人的成功你也複製不了的結果上,倒不如停下來,思索如何終你一生,營營役役,去全部達成你心之所願。

“當舊的價值體系被破壞,而新的還沒完全建立起來時,就會讓不少人充滿不安和焦慮。”這是馬丁·塞裡格曼的觀點。

而當代中國所流行的“標配”也正在坑害著一代人,大多數人以這般價值觀去左右自己的生活方向與重心,不過是在“標配”支配下的不安和焦慮罷了,生怕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而被潮流淘汰,所以刻意為之。

竇文濤:當代中國就像40年前的日本,標配心理正在坑害一代人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終止之時,尋覓的過程即是失去的過程。當代中國的價值觀被所謂的“標配”所影響著,可是“標配”並不能代表什麼,與其苦苦去維繫大眾都在追求的標準,倒不如把自己捯飭得通透明亮。

永遠在路上,永遠在對待生活時熱淚盈眶,一邊失去又一邊得到,山水一程,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