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往事

小時候記得每逢春節,家族所有的男性(襁褓嬰兒除外)都會集中在爺爺家的“外屋地”。騰出的地方擺上香案、貢品、水酒等開始祭祖。因為爺爺家的老宅是晚清時期的老建築,開間很大,正房一大片(不記得多少間房子),廂房、門房等圍城一個很大的院子,影影乎乎記得大伯、叔叔等都住在這裡。我有明顯記憶時,記得大院子裡用竹竿分割了幾處小院子,後來知曉是是大伯、爸爸和叔叔等分家了,各自住進自己的小院子裡。聽爸爸講過,文革之前我們家裡是單獨留出來一個大房間作為祭祖用的,擺設有高桌、香案,正堂掛有族譜等,就是人們常說的祠堂。不過和我們雲南老家的宗祠堂沒法比,老家的宗祠是獨立建築。現在在北方很少能看到過去的祠堂了,我國南方地區江浙福建一帶還有完好保留的。我們雲南的宗祠如今就是保留完好。在東北有祠堂的也大多都是像我們這種留出來一個房間罷了,再說了,那時有這種條件的家族也不多,大都是佃農或是闖關東過來的……。 文革時期開始“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就把族譜、祭祀器皿等藏了起來,這個上房大間也做了爺爺的“外屋地”(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廚房,因為燒大灶臺,挺氣派的)。東西開間有四、五米,南北雨順(長度)有六米多,除了靠進門左右手邊的兩個大灶臺,就是一個奇大無比的水缸。過去老人們認為水能生財嗎。水缸坐在沙子上(水缸底沿圍了一圈沙子,沙裡生金嘛)。水缸往北就是進左右堂屋門,門的北邊是條案或者碗櫃,緊挨著後窗戶是一個貼著北牆放著一個東西滿頂的高桌子,上面擺放香燭、祭祀用品。後窗春夏秋是開著的,都可以進出人,冬天是用土坯封死的,掛上一領新炕蓆子(幹蘆葦編制的大席子,約有六平米之多),作為家譜的襯底,左右再掛上條屏,只等祭祖儀式用了。

其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掛在“外屋地”橫樑靠西偏北,就是進門左手邊要進堂屋的門往北點兒的那個大筐(南方叫籃子),不踩著凳子是夠不著的,那裡邊都是爺爺奶奶裝好吃的,比如燒餅、槓頭(一種很硬的麵餅)、乾魚、蝦皮等。一是防貓,二是防調皮的孫子、外孫等,再有就是不容易發黴。糖果、罐頭、柿餅等都是鎖在櫃子裡。這個大筐只有在過年期間才被轉移到廂房等,過年期間好吃的多,都是用大缸、籮筐、笸籮裝東西。這個筐不被注意,只有平常日子才被熊孩子們惦記。後來懂事了,漸漸的知道了爺爺奶奶的聯姻,使當時的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家族走在了一起。奶奶家是當地的地主。爺爺家是方圓百里的讀書人家——書香門第。再後來就是有了外公家族的出現,更是我們這個家族群——姻親,在這個地區都比較有影響力。當然了,進步人士帶動了進步思想,解放前後、抗美援朝、土改時期以及後來的社會主義建設當中,出了很多進步人士,為黨為國家是做出貢獻的,爺爺和外公先後都是被日偽關進過旅順監獄的,爺爺被地下黨救出來,外公犧牲在旅順監獄,外公的三弟參加了抗美援朝。不過,奶奶內親那邊還是有被定性“地富反壞右”分子的,也相繼被政府處理過的……。

老屋 往事


老屋 往事


老屋 往事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