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爸媽?

時代飛速向前發展,我們爸媽也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他們總能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場合製造驚喜,讓我們猝不及防,無力還擊,真是“泥石流”父母啊。

一、朋友圈篇

爸媽的朋友圈就是一整的套養生指南

這是我爸媽?

這是我爸媽?

除了圖片上的,我媽竟然對祖祖輩輩吃的醬油產生了懷疑。

老媽:“震驚!吃醬油竟然會使皮膚變黑。”

我:“你女兒我吃了十八年醬油,也沒有黑成非洲小姑娘啊!”

還有他們信奉的養生哲學,每天早上心靈雞湯,晚上一頓養生食譜,“這樣吃,越來越健康。”“必須知道的100條生理常識”……

這是我爸媽?

二、表情包篇

只要一有機會用上,他們便會毫不吝嗇,樂此不疲的每天不重樣的“早上好”,於是乎我們就接受著“歡天喜地七仙女”似的狂轟濫炸,五彩斑斕的表情包洋溢著80年代喜慶感的牽掛......

這是我爸媽?

老幹部的狂歡我們這群凡人不懂......不懂......

所以,跟長輩聊天一定,一定要用他們專屬的表情包

多年不見的同學見面的時候,

我們應該發↓

這是我爸媽?

給朋友祝福,我們應該發↓

這是我爸媽?

再見的時候,我們應該發↓

這是我爸媽?

關心對方的時候應該發↓

這是我爸媽?

學會了嗎?

三、頭像篇

一定要用大氣的!不大氣一定親(qiang)切(ying)的讓你換成大氣的!

這是我爸媽?

這是我爸媽?

這是我爸媽?

四、電子產品篇

教父母使用電子產品,臣妾做不到啊,我們廣大青年人想說,真不是我們不想教父母玩手機,而是存在太多阻礙和困難。我們也愛父母,但是父母在接受新事物這件問題上總會有很多問題,新的技術往往被扼殺在搖籃裡。

比如:

(1)教他們網上購物,要用支付寶或是微信需要綁定銀行卡。於是他們就開始擔心銀行卡里的錢會被別人刷走,於是網上購物計劃擱淺了。。

(2)爸爸買了數碼相機,問我怎麼刪除裡面的照片。我看了一下上面的幾個按鍵,有一個按鍵上方是垃圾箱的圖標,於是我就按了一下,刪除並確認。老爸很佩服地和我媽說:“小孩子對這種東西不用教就懂,我們就不行了。”我不解的問他們:“就在上面有圖標,這個很難嗎?”老爸:“我們太老了,學不會。”他明明就沒學就說自己學不會……

五、裝修篇

千萬不能讓爸媽幫忙裝修房子,只能幫你們到這裡了!

畢竟我們眼裡的房子是這樣的

這是我爸媽?

這是我爸媽?

實際上,裝出來,可能是這樣子的

這是我爸媽?

這是我爸媽?

這是我爸媽?

看完,你們還好嗎?哈哈哈哈!

同一個藍天,同樣的父母......背後都是滿滿當當的愛,請接著愛你們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