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護師陳璐的支援湖北抗疫路:“爸媽,我平安回來了!”

“90後”護師陳璐的支援湖北抗疫路:“爸媽,我平安回來了!”

紅網時刻4月17日訊 (通訊員 李夢湖)4月13日,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護師陳璐熟練地換上白大褂,進入該院ICU病房,為病人進行護理工作。“科室病人很多,我隔離期結束,身體一切正常就歸隊了。”回憶起2個月前的抗疫歷程,陳璐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和敬畏。“希望每個人都好好珍惜。”陳璐說。

“90後”護師陳璐的支援湖北抗疫路:“爸媽,我平安回來了!”

“去最危險、最複雜、最需要的地方”

1991年出生的陳璐是地地道道的“90後”,生活中大大咧咧性格開朗,工作中認真謹慎勇於擔當。大學畢業後,陳璐進入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ICU科室工作,一晃就是7個年頭。“我從一個愣頭青成長為了一個‘老’護士。”陳璐笑著說。憑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嫻熟的操作技能,在工作之餘,陳璐擔任科室的總帶教,耐心教導每一批實習生護理、查房等知識,是學生喜歡的“璐姐”,更是深受病患信任的“小璐”。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襲來。作為醫護人員,看到工作群裡徵集對外支援志願者時,陳璐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我沒有結婚,沒有小孩,沒有那麼多的牽掛。”回憶起當時的想法,陳璐坦言。2月11日,陳璐剛下夜班回家休息。上午11點40分,在睡夢中的陳璐接到了醫院的電話。“12點半在醫院集合出發去黃岡。愣了幾秒鐘,以為在做夢。”陳璐說,當醒過神確定真要去前線支援,她急匆匆收拾行囊,撥通了爸爸的電話:“老爸,我要去黃岡支援了,你跟老媽、妹妹說一聲,不要擔心我。”“好,保護好自己,平平安安回來。”爸爸洪厚的聲音從手機聽筒裡傳來,讓陳璐感到安心。

匆忙出征,沒睡飽未進食,更來不及與遠在白露塘鎮的父母親人擁別,在醫院前坪集合完畢後,陳璐最早登上出發去高鐵站的大巴。看著周圍送別的人群,平時堅毅的“璐姐”忍不住默默流淚。“沒有家人送行挺好,免得臨別讓他們更擔心更牽掛。”車子緩緩行駛,陳璐的心慢慢平靜下來,“職責所在,我要去最需要我的地方!”

抵達黃岡駐地的第一晚,陳璐將齊肩的秀髮剪成了平頭。

“90後”護師陳璐的支援湖北抗疫路:“爸媽,我平安回來了!”

“要對得起患者生命的相托”

初入黃岡,城市比想象中的更寂靜。

疫情籠罩下的城市,蕭瑟、清冷。還不及適應,跟隨郴州醫療隊到達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後,陳璐立即開始進行嚴格的訓練和考核。“進入湖南重症醫學科之前,必須穿防護服,戴三層手套,N95口罩、護目鏡和防護面屏,每一步都需要很仔細。”

第一次正式進入湖南重症醫學科,病區的燈光很亮,消毒水的氣味很濃。“感覺像一個生死隧道,不知道穿過這條路,未來是怎樣的。”陳璐回憶,穿過百米長廊,沒有一個人說話。

2月16日,是陳璐來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第一個夜班。凌晨三點半,陳璐和隊友從隔離酒店一起乘車抵達醫院,與同事迅速交接好所有的病人。

一位70多歲的老爺爺需要抽血常規。陳璐的護目鏡因為長時間佩戴起了霧水,看東西不太清晰。老人的血管條件不理想,陳璐抽了兩次沒有抽中。“我捆起壓脈帶,努力湊近看他的皮膚,發現起了淤青。我很難受很自責。”陳璐說,平時工作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但在此刻,她的愧疚因為爺爺的寬慰來得更加劇烈。

因為病痛爺爺小聲呻吟,卻輕聲告訴陳璐,他沒事。“我看不太清他的表情,但我想一定很痛。因為不能開空調,下雪後的深夜溫度在零下,我戴著三層手套細細地摸爺爺的脈搏。說實話,這是我上班多年第一次這樣戴手套抽血……”在日記中,陳璐寫到。抽血、注射……平時看似簡單的工作,因多層防護下操作,降低了穿刺成功率,患者們卻毫無怨言。隔著冰冷塑膠手套壓著脈搏跳動的感受,每天都在重複,深深刻進了心裡。陳璐說,這是生命相托的信任。

“90後”護師陳璐的支援湖北抗疫路:“爸媽,我平安回來了!”

最初的重症監護病區裡沒有笑聲,除了討論病情,基本沒有人說話。病床上的病人大多有昏迷症狀。“危重症患者都是靠醫護人員‘守’著,病情瞬息萬變,我們只想竭盡全力守護好病人的生命。”陳璐說。

三十六的堅守,3月18日,在湖南重症醫學科清零的那天,最後一位出院的阿姨讓陳璐給她紮了兩條漂亮的麻花辮,並拉著她一起合影。阿姨說雖然看不清她的樣子,但已經記住了她的名字。“‘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病人的痊癒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慰。”脫下防護服和隔離衣,換回紅色隊服,陳璐終於舒心地笑了。

回到郴州,陳璐沒有讓父母來接車。知道做關節置換手術不久的父親身體恢復得不錯,陳璐在隔離時鬆了一口氣。無數次被問到,回郴州後最想幹什麼,陳璐總是回答:“像平常那樣,普普通通上一天班。用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去對待每一個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