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2019年4月10日,浙江省一女童模(妞妞)拍攝時被母親踢踹的視頻引發了很多關注。

三月,一個9歲的男孩因為撞碎學校玻璃而寫下遺書跳樓自殺。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這樣的故事讓人揪心和痛心。

“虐童”是一個眾所周知,對孩子的身心都有極大危害的事情。

但是,我們是否知道即使沒達到“虐童”等級,父母平時的冷落、體罰、家暴都可以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逆的創傷。

幼兒需要依賴家長來照顧他們。

當家長傷害他們或無法保護支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變得恐懼和焦慮。

幼兒在受到身體傷害或情感創傷時會感到的巨大的壓力。

研究表明,除了情感上的不良後果,兒童早期生活中過多的壓力更會在生理上損害他們,而且很多是可以一直延續到成年。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慢性壓力可以改變他們的神經系統如何對惡劣的環境作出反應,以及他們的免疫系統如何抵抗感染。

慢性壓力甚至會影響注意力、記憶和思考的大腦區域。

早期慢性壓力具有生理上的後果,可在兒童餘下的時間和成年期產生長期的身心健康問題——嵌入到早期發展如此迅速的生理系統中。

我們現在知道,幼兒早期的經歷塑造了他們的生理系統,這與早期的經歷塑造大腦的方式大致相同,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這些生理效應甚至在出生前就開始了。

懷孕期間營養不良的母親會生產出生體重較低、代謝率較低、長期健康受損的新生兒。

母親在懷孕期間的慢性壓力對胎兒發育也有顯著影響,這表現在嬰兒對適度刺激的生理反應增強。

這種“胎兒程序設計”具有持久的後果,因為這影響到了多種生理系統。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類似的過程同樣發生在出生之後。經歷長期痛苦的幼兒很快就會表現出皮質醇等壓力激素功能失調。

例如,在一項針對貧困兒童的研究中,不良的住房質量、財務問題和糟糕的父母教育與皮質醇水平升高有關,從7個月開始,一直持續到兒童早期。在另一項研究中,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幼兒和情感上無法得到幫助的母親也表現出壓力反應的減弱。

患有慢性壓力的兒童也表現出血壓和心率升高,同時伴有更大的炎症,這反映出免疫功能受損。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壓力激活多種生理系統,因此慢性壓力影響生理功能的許多方面。

皮質醇等壓力激素在整個大腦中有廣泛的作用,改變免疫功能和神經系統反應性。

皮質醇影響大腦結構,如海馬體(影響當前記憶的產生)、下丘腦和杏仁核(涉及動機過程,包括情感)以及前額皮質(涉及自我調節)。

當兒童經歷慢性、持續的壓力時,複合效應會導致生理“磨損”,破壞每個系統的功能。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慢性壓力導致的這些生理效應,部分原因是它影響了基因的表達。

研究表明,基因可以在不改變DNA結構的情況下被激活或反激活。


早期的經歷可以影響基因是否在一個人的行為中表達。

為了說明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說,母親在懷孕期間的抑鬱與三個月大嬰兒的皮質醇水平升高有關。皮質醇水平升高會讓嬰兒糖皮質激素受體基因的表達降低。

而這種基因表達的變化是一個持久的影響。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這些生理影響也會反應到行為上。

比如,許多經歷了持續的威脅和逆境的幼兒對危險的跡象變得高度敏感。

當他們受到威脅時,他們會以強烈的自衛情緒迅速做出反應。

這種反應與慢性壓力對皮質醇反應增強的影響以及壓力激素對影響情緒和動機的大腦區域的影響是一致的。長期處於壓力下的幼兒,其衝動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和思維更難集中,控制情緒的難度也更大,這與壓力激素對前額葉皮質和相關大腦區域的影響是一致的。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來自貧困家庭的兒童也表現出其他共同缺陷,包括工作記憶和語言方面的問題;這些缺陷的神經學基礎已經通過大腦影像得到證實。

一個研究小組測量了學齡兒童關鍵部位(包括海馬和杏仁核)的腦容量,結果是這些貧困兒童的腦容量較低,而他們的高壓生活和幼年時期的父母的苛刻的養育正是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

他們的學習成績差不僅與家裡較差的資源有關,與壓力對他們大腦發育功能、記憶、學習、語言和集中注意力的影響也有關。

一些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差的原因,與其說是他們不願意做老師說的,倒不如說是與壓力荷爾蒙的神經生物學效應有關。

處於壓力環境中的兒童通常也表現出的行為問題,這與慢性壓力下的生理效應有著相似的根源。

例如,當這些孩子在學校與同齡人或成年人發生衝突時,他們的過度反應就是他們在日常感到危險的家庭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威脅警惕性。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很多經歷過痛苦的幼兒,尤其在1-5歲時,比如虐待和被忽視,都會讓他們更容易遭受慢性壓力所帶來的損害,這是一個大腦上持久的損傷。

在美國,幼兒時期被虐待或忽視會增加少年犯罪率59%。70%-92%的被監禁女孩在童年時報告性虐待、身體虐待或嚴重的情感虐待。

年少時經歷過多重不良經歷的成年人,患肥胖症、心臟病、酗酒和抑鬱症等不良健康問題的風險增加,甚至會減少壽命。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在這些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充滿懲罰的、批評的、羞辱的和責備性的;

控制是外部的(來自成人),而不是內部的(而不是自己);

他們只能躲避、焦慮、不相信別人來作為自己處理這種情況的唯一辦法。

有個問卷調查兒童“什麼事情讓你感到壓力最大?”——被打


就算我們拋開上面說的虐待兒童會造成長期的大腦損傷,我們從道義上也不能接受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害怕被家長打。

家長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依賴、至親之人,如果這些人都變得讓他們害怕,讓他們感到壓力,那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其他人可以信賴,還有什麼美好可言?

就像開頭那個9歲跳樓的男童,我難以想象他9年的時間是在怎樣的痛苦中度過。而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的國家,肯定數不勝數。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所幸的是,早期的這種嵌入在生理上的痛苦並不一定意味著它的影響是永久的。

父母對孩子的無條件的愛和關心,對他們的需求作出及時和有效的支持都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調節壓力。

例如,Leah Hibel和她的同事在農村貧困家庭的一項研究表明,幼兒長期暴露在家庭暴力中與2歲時皮質醇反應增強有關。但是母親的敏感性有助於緩衝家庭暴力對兒童壓力反應的影響。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即使大多數家長都沒有達到虐童的地步,但是打孩子肯定是我國的傳統——“棒棍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現在的成人有幾個小的時候沒捱過打。我很理解當孩子把家長逼到忍耐(和理智)邊緣的時候,不收拾他們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那現在給家長几點建議:

1、感他所感,從他的角度出發看問題


現在的小孩子智商都沒問題,不會沒事亂鬧。

只是他們的原因家長一時間很難理解,比如有一次我突然想起來之前忘記的一件事情,我必須立刻馬上出門,但是孩子還玩的正高興,怎麼都不願意走,磨磨唧唧的,然後我對她大吼大叫,結果很顯然,她哭了。

然後因為心裡特別著急,孩子又在哭,我就又開始大聲責備她。其實想想這個事情根本與孩子無關,是我自己時間管理上出了問題。

而讓一個玩的正高興的孩子停下來,就如同啤酒燒烤放在你面前,你剛吃兩口,然後說,別吃了,走回家去

,你也不願意走。

這不是很正常嗎?所以經常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許多事情都變得完全可以理解。


2、使用正強化


當你的孩子行為得體時,表揚他們的善良,而不是懲罰他們的壞處。獎勵好的行為比消極的行為更重要。


3、嘗試timeouts


並不是每個策略都適用於每個孩子。

但很多美國的兒童醫生都提到timeouts對許多家庭都有效。

所以如果你2歲的孩子不停地跳沙發,她應該去她的房間呆兩分鐘。

當你實時懲罰她時,說出她的消極行為,這樣她就明白為什麼要懲罰她了。

例如,“你沒有停止在沙發上跳,所以你要去你的房間暫停一下。”

如果孩子的行為是發生在外面,說出問題的名字,比如“如果你不停止從架子上拿罐頭,我們就要離開商店,”然後離開。

如果超時不起作用,還有其他辦法。比如你還可以嘗試重定向行為。

“你不能在沙發上跳,但你可以在地板上跳。”或者,你還可以給孩子選擇,而你所提供的選擇都是你可以接受的行為。


4、家長也需要timeouts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把你推到你覺得不收拾他或大喊大叫就沒有其他辦法的地步,那就留點空間給自己。

如果可能的話,換個人,然後離開現場直到你平靜下來。

如果你一個人的話,也嘗試給自己留一點空間。

嘗試說出自己的感受,而這最終能幫助你的孩子做到這一點。

你可以這樣說,“媽媽現在真的很崩潰,因為X,Y和Z,我想花兩分鐘,我需要一點空間。

”或者,試著打電話給朋友或家人,在那一刻說服你,這樣你就可以暫離那些憤怒的感覺。在你能夠再次平靜的和孩子互動之前,你需要空隙來平靜下來。


所以家長們,永遠永遠不要打你的孩子。

孩子,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關愛家暴背後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