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怎么还在聚集开派对?看了《飞跃疯人院》你就懂了

2020年注定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且不论后人将如何评说,我们这些亲历者们对这一年最深刻的印象大概便是——魔幻。

新冠疫情的爆发,疫情重灾区的转移,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政府不同人民对待疫情的态度,都让我们恍惚觉得这现实比电影更魔幻。

美国进入疫情爆发以来最严重阶段后,确诊病例与死亡病例数据位列世界第一已多日有余,拜登声称,对抗疫情的“最黑暗的日子”依然持续;而在同一时间段,纽约州某党派不戴口罩聚会开派对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并遭到了该州州长的批判。

为什么会这样?美国这一年来可怕的病亡病例人数以及政府和民间对待疫情的疏散态度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美国人极爱英雄电影,哪怕是哪怕是深陷于疫情泥沼的今年,依然有一部“美国人拯救了全世界人民命运”的电影——《信条》于全球上映。不管在什么时候,美国都会输出是“美国英雄拯救了世界”的电影,哪怕是在他们给全球抗疫扯了极大后腿的时候——我几乎要被这种精神所打动了。

电影向来是一个国家文化对外输出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但是哪怕美国电影里面的超级英雄满地跑,也没有哪一个能够跑出来力挽狂澜。美国电影里的超级英雄情怀虽然深入人心,但并不是美利坚力量的

精神内核

大洋彼岸的死亡数字持续冷冰冰地上涨,暗处的累累白骨已无法再叹出一口气;同一片土地还同时上演着欢声笑语的画面:众人穿着色泽鲜艳明亮的衣衫,聚在一起快活地举办派对。

这场面实在太魔幻、太疯、太电影,让我联想到了一部在疯人院里开派对的美国电影——《飞越疯人院》,一部能加深我们理解“美国人为何会这样”的电影。

美国人怎么还在聚集开派对?看了《飞跃疯人院》你就懂了


广受认可的美国电影

《飞越疯人院》于1975年在美国上映,且在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包揽了5个奖项,分别是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与最佳改编剧本。奥斯卡金像奖在美国电影界的重要性不需我赘述,那么这部影片在美国电影主流界所受到的强烈认同,也无需我多言。

而在国内豆瓣平台上,这部影片被68万人标记看过,34万人标记想看,目前评分9.1,被收录在豆瓣电影Top250榜单之中。影片下的相关分类包括“人性”、“经典”、“美国”、“人生”和“信念”等。一向严苛的豆瓣用户,也对该片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影片大概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因与未成年发生关系入狱的麦克墨菲,为逃脱监狱里的强制劳动假装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麦克墨菲行事高调,到了医院后反复挑战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依靠赌博赢得其他大部分病人的香烟零钱等物资,甚至还带着这一大帮精神病人出海捕鱼。院方的反复压制不仅不能让他收敛,更让他有了出逃疯人院的计划。却不料功败垂成,麦克墨菲被执行了残忍的治疗手术,在黑暗中离开疯人院的最终只有麦克墨菲的病友“酋长”。

美国人怎么还在聚集开派对?看了《飞跃疯人院》你就懂了


意义深刻的电影

文艺作品的存在价值可能会远超所诞生的那个时代,但文艺作品一定诞生于某一时代并受其影响。对于推崇《飞越疯人院》这部影片的观众们来说,这部片子的内在意义和时代价值都是极为深刻且丰富的。

一个并没有精神异常的罪犯,在疯人院里被实施了大脑前额叶切除手术,以此来治疗他的“疯病”,这是影片中令我感到毛骨悚然的片段之一。精神异常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谁有权力为这些被认定异常的病人实施这类不人道的手术,都是这个片子在那个年代引发关注和讨论的主题。影片所表现出的聚焦精神病院种种不合理的举措与精神病人群体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关怀,都对当时的美国社会具有极大的时代意义。

这部片子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而60年代的美国接连爆发了一系列的运动,摆脱禁锢与追求自由的文化思潮,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有着不一样的生命力。而麦克墨菲,俨然也是一位自由至上的斗士。

美国人怎么还在聚集开派对?看了《飞跃疯人院》你就懂了


在豆瓣上,关于这部影片的评论区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短句是“不自由,毋宁死”。

也就是说,在如今大多数的人看来,影片的内在意义突破了当时年代的限制,不仅仅是在表现对精神病群体的凝视关怀,更多是在体现对全社会人群的诸多隐喻以及对自由的不懈追求斗争上

电影与现实

很多影评人表现出了他们对麦克墨菲的悲悯之心,并十分确定影片中精神病院对麦克墨菲的种种禁锢均是在暗喻在某些时代背景社会制度下,普通人群所受到的打压。说实话,我对这种解读或者说是这种发散,是十分讶异的。

医院最终对麦克墨菲实施那种毫无人性的手术,让我无法接受;这并不表明我一直都认同麦克墨菲的所作所为。与麦克墨菲这样的人共情,实在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首先他是一个罪犯。不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被冤枉的安迪,麦克墨菲是实打实的罪犯,一个因为与未成年发生了关系,同时又想偷奸耍滑逃避劳动,所以来到疯人院的罪犯。因为犯罪进监狱,在监狱中接受改造劳动从而丧失自由,这本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然要是在这一点上都能跟我杠一句“从来如此,便是对么”的朋友,建议你不要再看下去了。

日剧《非自然死亡》中,石原里美扮演的法医三澄美琴曾经说过一段令我记忆深刻的台词:

遗体摆在我们面前就说明了生命被剥夺这个无法挽回的事实,不用知道犯人的心情,也没必要理解你,我们对于不幸的身世不感兴趣,也不管动机是什么。

同样的,麦克墨菲曾经伤害过别人这样的事实存在着,那么不管他是不是非常热爱自由,是不是会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人抱有一些慈悲善良的心情,都不能抹去他就是伤害过别人,就是该为自己做错事而进监狱受惩罚这一事实。麦克墨菲耍小聪明转入了疯人院,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而非他人强制。

那些说麦克墨菲带精神病人在海上捕鱼是体现一种令人向往的自由精神之说法,同样令我无语凝噎。

撒谎偷开别人的船,便是自由精神吗?让一个从没有开过船的精神病人掌舵,自己和女友躲进屋里满足私欲,无视船上十几人生命安全的随心所欲是自由精神吗?

葬身海中的尸骨,多的是擅长水性的渔夫,而一船精神病人能毫发无损地回到岸上,除了说是电影制作团队构造出来的巧合事件,没有其他解释。有人说麦克墨菲的这种行为给这些精神病人带来不一样的快乐,给他们内心播下自由的种子,我却只能从这个情节中看到安全隐患。

抱歉,我实在现实到以致于看不懂这种隐喻,我只能想到现实生活一些人非法剥夺了他人的性命,最终却能因精神病逃离罪责的案例。

美国人怎么还在聚集开派对?看了《飞跃疯人院》你就懂了


假如精神病患也该有无限的自由,那么可能随时被病患伤害、甚至还被剥夺了性命的普通人群,他们的自由权益又该谁来保障呢?

一车从疯人院里逃脱的精神病人,不能唤起我对他们的怜悯,只有对街上正常人群们人身安全的担忧。

与其说麦克墨菲为诸多病友们做出多大的贡献,说该情节具有无比深刻的隐含意义,无限上升到自由主题。不如实诚点,说出真相,麦克墨菲就是出来给自己找乐子。

其他体现麦克墨菲带领病友们与精神病医院管理者们作对的例子也有相似的主题。例如一个病友想要香烟,护士长不给以致病人哭闹不止,麦克墨菲也一脸不耐地问护士长:他想要你给他不就行了吗?

护士长说出了要集中保管香烟的理由:麦克墨菲来到医院后便常组织小型赌博,将大部分病人的香烟与零钱都收到了自己囊中。若是不加以制止,大部分的物资都到了麦克墨菲的手中,而这些精神病人若是长期处于这种境况,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也不管护士长是真心为病人好,还是单独针对麦克墨菲,最起码麦克墨菲这种行为就很难解读出这是麦克墨菲对他病友们独特的爱吧。

美国人怎么还在聚集开派对?看了《飞跃疯人院》你就懂了


比起要努力才能在一个又一个情节里扒拉出对自由的种种暗喻,我更容易看到存在于麦克墨菲人性中的自私与贪婪。

甚至于最后,明明能够离开疯人院的麦克墨菲,非要在走前干一票大的——弄醒了所有精神病人,大肆破坏,在精神病院的深夜里开一场混乱的派对

疯狂与扭曲之下,还是有人会为麦克默菲让女友献身给自己病友的情节感动到。想到麦克墨菲入狱原因的我,实在还是感动不到。

论道德,绝非善类;论智谋,毫无头脑。种种行为做派,皆表现出明显的反社会人格倾向。这样的人,因他的牺牲便成了众人追捧的自由人物领军者了吗?因他的牺牲,他的所作所为便全是对,与他相反的全是错,全是对人性所实施的无耻禁锢吗?

美国人怎么还在聚集开派对?看了《飞跃疯人院》你就懂了


有意思的是,在有些很多关于该影片的影评里,很多人被麦克墨菲这种“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有人提出异议,便被冷藏热讽说道:所以你就是被切了大脑前额叶所以理解不了这种追求的人吗?

你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去和那些嘲讽普通人看不懂本影片深刻意义的“冷静群体”们讨论是没有意义的,他不讨论内容本身,只发出人身攻击。

这就像最初我们还在为国外疫情担忧时,疑惑一些人为何不戴口罩,却反而被嘲讽:人家这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对人权的追求,尔等不懂,实在悲哀。

这就是“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吧,为这种精神点赞。好像点赞也不对,点蜡吧。

麦克墨菲这个主人公没有太多道德感,贯会偷奸耍滑,没有强健的体魄,也没有能深思远虑的思考能力,有的只是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对权威的挑战以及对制度的破坏。他的个性中有可取之处,但并非处处都是值得宣扬效仿的闪光点。

《飞越疯人院》能获5项奥斯卡奖项,本身就意味着美国主流文化对这个故事的认同,以及对麦克墨菲这个灵魂人物精神内核的认同。

无论是拒绝戴口罩也好,人群聚集开派对也好,坚决抗议封城也好,都表现出那个社会里大多数群体最强烈的意识:他们个人的自由最重要

美国人怎么还在聚集开派对?看了《飞跃疯人院》你就懂了


社会如此变化,人性如此复杂,无数的概念交织成了我们生活的本身,抛开别的所有一切只谈概念上的“自由”,便一定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了吗?我看未必。

时时刻刻以“自由”作为一切行动的口号,既是一种“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敷衍,又是一种缺乏思考能力的悲哀。别有用心的人操纵着不善于思考的人,就像用杆子系着胡萝卜、又拿胡萝卜引导驴子赶路的骑驴者。动听的口号便是那根永远近在眼前、却永远吃不进驴子嘴里的胡萝卜。

他们嘲讽我们无知,我们嘲讽他们可笑。但在审视别人的同时,我也在审视自己,或许我们都应该用庄子的话来开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诚然如此。我们不知道海里的鱼是否快乐,河里的鱼是否快乐,臭水沟里的鱼是否快乐,锅里的鱼是否快乐。大家都不清楚,对方是正在哪里游的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