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 2021年面向內地招生190名


香港科技大學2021年內地本科生入學申請已正式啟動!凡參加2021年統一高考的學生(包括復讀生)均可通過網上申請系統遞交入學申請。申請截止日期為2021年6月13日。下面一起來看招生簡章:

招生政策

一、 招生方式:獨立招生,不佔統招志願

香港科技大學在內地獨立招生,並不參加「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不佔統招志願。


二、 報名方式:遞交網上入學申請

同學如有意入讀香港科技大學,必須於截止日期前通過網上入學申請系統

https://join.ust.hk/zh-hans/apply直接向香港科技大學提交入學申請。


三、錄取名額:內地各省市共約 190 名

本校招生名額約為190名,以擇優方式錄取,不設省市、文理科名額上下限。


入學要求及錄取標準

I 高考成績

香港科技大學以國家統一高考的成績作初步篩選。高考成績發佈後,香港科技大學將根據當年的申請情況,並參考各省市的本科控制線,劃定面試分數線。達到面試分數要求的同學將獲邀參加面試。


II 面試表現

香港科技大學非常著重同學的綜合素質,如心理素質、邏輯思維,分析、應對與溝通能力等。面試將按照課堂慣例,以英語進行。面試內容沒有特定範圍,從時事、生活到個人興趣都有機會成為面試題目。


通過面試即可獲錄取。


III 語言要求

高考外語語種為英語即可。高考外語語種並非英語的申請人,必須具有有效而達標之英語考試成績,請查閱https://join.ust.hk/admissions/international-qualifications進一步瞭解詳情,並把相關成績證明上傳至網上入學申請系統。


IV 申請志願

不同申請志願對申請人有不同的學科類別要求,對應的調劑志願也不盡相同,詳見下表:

香港科技大學 2021年面向內地招生190名


入讀「理學A組」及「理學B組」大類的同學在入學後可填報的專業有所不同,具體如下:


香港科技大學 2021年面向內地招生190名


1、2020 年 10 月 16 日:開始接受入學申請

一、瞭解本校所提供的專業及要求

申請人瞭解本校提供的主修專業後,可以依循學院制(大類)或直接選擇主修專業申請香港科技大學,具體的志願信息請參閱上文「申請志願」下的表格。

二、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申請人需要在香港科技大學的網上申請系統

https://join.ust.hk/zh-hans/apply建立帳戶,然後於申請表上填報一個志願。部分志願選項備有調劑志願,申請人將同時獲另一相關課程/學院大類招生考慮(只適用於同時達到申請志願及相關調劑志願之面試分數要求的申請人)。

三、提交入學申請

申請人必須於本校的網上申請系統填報個人資料及應屆高考資料,並上傳申請人的身份證或戶口本。在某些情況下,本校可要求申請人補交與申請入學相關的文件。填好資料後,申請人需要以信用卡或銀聯卡繳付申請費港幣450元。在申請階段,除申請費外,申請人不需繳納額外費用。


注:不參加當年國家統一高考的學生(包括參加港澳臺僑聯考的學生),應以海外或其它學歷身份,於入學當年的一月初前提交入學申請,詳情請參閱:

https://join.ust.hk/admissions/international-qualifications


2、2021 年 6 月 13 日:入學申請截止

入學申請於 2021 年6 月 13 日截止。


申請人可以在6月14日至16日登陸網上申請系統修改申請志願。(已經參與香港科技大學面試的申請人除外)


高考成績公佈後,請儘快在入學申請系統內提交高考分數。


3、6 月下旬:入學面試

內地高考成績公佈後,本校將邀請高考成績達到其申請志願分數要求的申請人參加面試。


4、7 月上旬前:發出錄取通知

香港科技大學將最快於面試當天發出錄取通知,同學也會同時獲知是否有獎學金及具體安排。


確認到香港科大就讀的申請人需要在指定時間前確認錄取並繳納留位費,否則會被視為自動放棄入讀資格。


香港科技大學收到留位費繳納憑據後,會將申請人的有關信息提報給相關的招生考試院,申請人將不再參加內地高校統招。申請人如果未獲得香港科技大學錄取或放棄錄取,仍可繼續參加「統招」。


5、7 月上旬至 9 月 1 日

香港科技大學將會提供學生簽註、課程註冊、宿舍安排及迎新活動等相關資料。

9 月 1 日正式開學。


獎學金鼓勵優秀同學

香港科技大學提供豐厚的獎學金,嘉許及鼓勵高考成績及面試表現出色的學生。香港科大提供多種獎學金,學生最高可獲全期獎學金,包括學費和津貼。獎學金無須另外提交申請,香港科技大學在審核同學的申請時會一併考慮是否發放獎學金。


香港科技大學 2021年面向內地招生190名


香港科技大學


創新,適應,包容性和獨創性–這組信念促使1991年成立以來,香港科技大學(HKUST)在教育,研究和知識轉移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科大在全球教育領域中名列前茅,被公認為世界上頂尖的年輕大學之一。


香港科技大學深深植根於香港,在瞬息萬變的數字時代中,在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方面可以發揮作用。香港作為世界上最開放,最活躍的經濟體之一已享有國際地位,並與中國大陸建立了緊密聯繫,但它需要在學術界和行業界之間建立更牢固的合作關係,以幫助香港緊跟最新的創新和技術趨勢並促進發展。創新者將新想法付諸實踐。


看到對支持香港乃至世界發展的高端人才的空前需求,科大正尋求突破界限,在各個學科之間架起橋樑,以培養渴望有所作為的領導者。像其在全球的其他機構一樣,科大努力思考和重塑克服傳統領域界限的教育,開闢知識和研究的新領域,以解決更廣泛社會的不斷髮展的需求。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技大學)的確是實現了這一雄心壯志,旨在改變未來的教育,其跨學科的學術結構旨在補充紐約大學清晰的學科基礎。水灣校區。


改變未來的願景與大灣區(GBA)發展總體規劃非常吻合,大灣區將作為戰略樞紐,催化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香港九個城市的人才聚集廣東省。該計劃還將通過強大的內地供應鏈網絡來加強知識轉移,以彌合香港在高科技製造業方面的差距。


為了構想科大的新願景,大學於2018年與廣州市政府和廣州大學簽署了三方協議。根據該協議,大學將在廣州南沙區的全力支持下共同在廣州南沙區成立科大(GZ)。權威和合作夥伴。隨著2019年已經獲得籌備批准,科大正朝著這一重要里程碑的下一階段邁進。


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和肇慶的九個直轄市。廣東省。總面積約56,000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底,總人口超過7100萬,國內生產總值16.425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3342美元。


大灣區的發展符合國家發展藍圖中的關鍵戰略規劃的地位,對國家實施創新驅動型發展以及對改革開放的承諾具有重要意義。目的是進一步加深粵港澳三地的合作,充分利用三地的綜合優勢,促進區域內的深度融合,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以發展國際一流的經濟體系。一流的海灣地區,是生活,工作和旅行的理想之地。


那麼申請香港科技大學有哪些優勢呢?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 科技創新與突破

就像香港科技大學校名中所寫的一樣,香港科技大學十分重視科研的創新與培養,為香港蓬勃的研究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016年優配研究金撥款成功率達47%,為全港大學之冠。


開拓性的科研,不僅為科學界帶來創新和突破的新發現,也為社會帶來裨益。


2. 世界排名穩固向前

比起港大,香港科技大學就像近幾年一炮而紅的後起之秀,更加年輕、激進。


港科大在2011-2013年連續三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排名亞洲第一。


2019-2021的三年間,香港科大的QS世界排名連續上升5名,如今已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排第27位,位居全港大學第2。


3. 聯繫世界

香港科技大學的網絡遍佈全球,合作伙伴遍及內地及全球各地的知名學府,有超過250個環球合作院校和機構,同時設置了3個內地策略據點。


國際化是科大六個策略發展計劃的重點發展之一,科大在各個領域致力進行多元化發展,包括國際地位、策略夥伴與學術合作協議、研究合作、國際學生和教學人員、海外校友聯繋和媒體關係。


4. 校友網絡遍佈全球

港科大同樣重視培養國際領袖,而要培養國際領袖,就需要有一個國際化的環境。港科大的教職員及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強大的校友網絡讓學生們可以與不同的人建立聯繫。


縱然逸夫樓已經遍佈我們大江南北的大學校園,甚至不乏宋山木樓之類曇花一現的建築,但要論捐贈人命名的建築密集程度卻都無法和港科大媲美。


5. 校園環境優美

一說到港科大,最先想到的就是兩個,一個是無敵大海景,港科大坐落於西貢不遠的九龍清水灣,對面是西貢,隔壁就是南海,整個校園順著山勢垂直展開,水天相連,一望無垠。


另一個就是學校的標誌紅色日晷,這件名為“時間之輪”的雕塑屹立於科大廣場中央,象徵著時間的流逝,透過其形態、功能、歷史和未來之間相互交織,反映出科大的不同面貌,既有科技引領時代的味道,又在提醒師生珍惜時間創造未來之意。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2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創科發展必須要多元化和創新思維,以滿足社會需求,而香港高校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可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在創科發展方面更上層樓。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日前在深圳舉行,史維是參會的香港高校代表之一。他表示,深圳的成就有目共睹,其中有很多是深圳和香港合作的成果。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特別是創科方面,香港作為窗口的角色不會減低,會越來越增強。

史維表示,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全球很有競爭力,但在創科方面的多元性不夠,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在這方面卻非常全,能做到互相配合。

史維認為,創科應該以三維方向發展,其中縱向的是指基礎研究到實踐和商業化;橫向的是多元化,可以包括金融科技、機器人、自動化、大數據、醫學等多個方面,而且每一個領域都應該給它成長的空間,“發展創科必須強調多元,不應該太早鎖定哪個會做得成,哪個做不成,這反而造成反效果。”

他說,第三個方向,就是怎樣推到市場,國家在這方面很有條件,因為人口多,需求大,加上社交媒體活躍,縮短了生產者到市場之間的距離。

史維提到,創科的另外一條主線,就是解決當今社會人類最迫切的挑戰,例如可再生能源、可續性發展等,若要對這些大挑戰有比較周全的應對和貢獻,“我們可以做得更有系統和效率,更有決斷性。”

科大正積極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校園發展工程。校方初步規劃了15個專業,包括再生能源、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醫學工程、智能製造、金融科技等,與香港清水灣校園發揮互補作用,培育更多不同領域的人才。課程設計將圍繞訊息、功能、系統、社會四個樞紐定位。

“現在時代科技和社會的需求需要新的思維。”他表示,科大在三四年前開始討論在廣州辦學的時候已定下明確的方向。“辦學和創新雙管齊下。我們在廣州做了一個平行的、對稱的、不一樣的學術框架,定位上與清水灣校園有一點區別。”

科大廣州和香港兩個校園將採取雙向開放模式,所有學生都能修讀兩校的課程。廣州校園方面將全球招聘幾百位教員,而科研教學的框架將有一個嶄新的定位。史維說,這不僅對香港科技大學,對全球高等教育來說,都是一個新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