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作者:美术客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大理寺日志》剧照

我国最早的动画剧是《铁扇公主》,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篇,到后来神话动漫作品《大闹天宫》曾在44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可谓是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等。这些国漫的发展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述中国传统故事,打造中国特有的动漫文化。

如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讲述了唐朝武周时期大理寺众人的日常工作以及在少卿李饼带领下应对奇案、冤案乃至越陷越深的政治斗争的故事。这部剧的播出,让唐代“大理寺”这个虚构的空间,成为古风断案剧最重要的情节发生地,许多案件围绕其展开,虚构的空间让观众透过动漫剧就能感受到唐代传统文化以及动漫文化的气息与氛围。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大理寺日志》中的“猫爷”

国漫从“低龄化”走向“成熟化”,并逐渐大众化

国漫剧在00年代开始,动漫的人物形象塑造;呈现画面风格;电视的清晰度;台词的质量;以及其中的配音、背景音乐等等的各类细节都较为简单,还处于“低龄化”的阶段。如TVB播放的《神雕侠侣》动画版,画风与《中华小当家》非常相像,动画版初期就是日本动画公司(Nippon Animation)向金庸购得《神雕侠侣》在日本播放改编动画的版权后,与香港无线电视附属公司翡翠动画联合制作,并不全是中国的东西,是日本人眼中的中华风。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神雕侠侣》00年版

到后来每帧精美的画面 ;声优悦耳的配音;感染人心的插曲配乐;以及独具魅力的人物造型设计;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发人深省的精美台词;具有启发性的结局等等,促使国漫走向“成熟化”。如国漫《大鱼海棠》,精良中国风制作,从音乐到服饰再至台词,每一部分都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再如,《中国唱诗班》系列的《元日》,以中国传统春节为背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刻画春节场景,里面夹杂着烟花、爆竹、冰糖葫芦、花灯、舞龙、孔明灯等中国意象,其中的台本:“知错能改,孺子可教。”等中国传统文化穿插其中,使人印象深刻。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大鱼海棠》2016年版

这些作品,既能得到孩子的喜爱;也能得到大人们的欣赏,既觉得有趣生动;又带着满满的怀念与感动,能使不同年龄段的人从中得到不同的收获,逐渐走向大众化。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中的艺术设计,使其更生动精彩

  • 联系密切的故事梗概

《大理寺日志》国漫目前只更新完第一季,漫画连载已经有235话,从影片上看故事采用插叙的方式进行,从一个小事件(三年前的“刺杀事件”)切入,开场又以小人物陈拾为第一视角(旁线人物),逐渐引出主人公少卿李饼“猫爷”,整个故事从漫画的中段开始,展开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故事,线索由点及线,再到面,整个故事就呈现出“日常温馨,主线诡谲”的特质。剧中重要的事件、线索、人物关系等,都通过大量闪回、插叙,密切联系;往外渗透。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 丰满的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可以带动观众的参与感,使其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极佳的传播效果,而且容易带动话题的产生,推动国漫进一步的传播。一般来说国漫与日漫、美漫不同。

日漫中的人物塑造,以平平无奇却意志顽强的小人物为主,然后通过热血的合作战斗取得成功的人物。

美漫中的人物塑造,一般是有美国主义的特征,以个人英雄人物为主,这个虽是英雄人物,却有着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又有着不完美的缺点。

而国漫中的人物塑造,如《大理寺日志》中的主人公“猫爷”,是一个被妖化并背负着重担的英雄,再者这位“猫爷”身上的小缺点和失意,让这个英雄与观众有了情感上的共鸣 ,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猫爷”

人物塑造时,产生的“槽点”,这种槽点是用来塑造独特性、制造不平衡的。因为有“槽点”,角色形象才会独具个性和风采。尤其那种极具颠覆性的“槽点”,不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利于制造话题,能成为片子的一大宣传点。比如《大理寺日志》中主人公少卿李饼,其外形是猫,宽阔的脸型使头部更加圆润;鼻子中等稍短;全身长白色毛发有粉色的猫爪垫;强健有力的体型,其颠覆以往的“人兽形象”能激起爱猫人士的关注,这些“槽点”凸显了人物个性。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再者,“猫爷”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这种模棱两可的人物更容易引发公众热议。而在塑造时应多采用个性鲜明、层次更丰富的人,有助于引发人们的讨论和思考。这些点综合起来,其实也就是讲到人物形象塑造的饱满度,真实饱满的人物更有张力,更能得到人们的喜爱。

  • 动画特色

尼古拉斯 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中提到:“可视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当今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

那么国漫电影也有这样的特征,在视觉上拥有自由的想象空间,它以绘制的图像为主,而不是以真实世界的人和景物为主,可以说是对现实事物的艺术“变形”,在新晋国漫中,科技占了主导地位,增强了国产动画电影视觉效果,特别是其视觉场景的设计不仅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与当下的视觉科技有着较强的关联性。

《大理寺日志》中的“案件”是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将这些故事呈现在荧屏上时,会运用到较为传统的制作方式,从漫画原著到动态电影;从二维绘制变成三维动态,在美术以及人物设计;动画分镜头;场景设计等等环节都注入大量时间和心血。例如,在动画第一话中的这个场景:在漫画中,进城的陈拾,花费仅剩的盘缠买了一张胡饼,却不料被身边的乞丐吃掉,这个场景仅用了两个分镜头脚本。而在动态电影当中,这个“买饼被抢”的场景则扩充设计成了一段长达40秒的追逃戏。类似的场景设计比比皆是,在第一季成片里使用了1000多个激情镜头,占整部影片镜头80%,让这部新晋国漫变得更有趣。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漫画原著《大理寺日志》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动画版《大理寺日志》

《大理寺日志》 中的场景设计一方面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同时也注重创新。首先,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现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服饰设计;饮食安排等等方面。在房屋布局上,长安城追寻严密整齐,气派磅礴的特点。从个别建筑坐落上看,建筑组群层次有序分明,错落有致,成方形,由正殿、后殿、院落等组成。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大理寺日志》房屋设计图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大理寺日志》中“大理寺”建筑成品

其次,在取材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迈出了创新的步伐,致力于制造出颇有奇观化特色的视觉场景,如“放天灯”祈福祥瑞的天灯与波涛汹涌的黑暗地面场景设计,在对比中又统一,传统与创新结合,艺术美与技术美结合。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放天灯

《大理寺日志》,采用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打破次元壁垒反哺传统文化

盛世大唐都会给人一种默认印象:“唐,一切皆有可能”,徐老怪的大唐是奇幻鬼变,陈凯歌的大唐是猫妖作祟。而《大理寺日志》中,关于“大唐”的幻想有了更多变化的空间。

《大理寺日志》取材于“大唐”文化,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景设计、价值观、世界观等打造了一个既真实又奇幻的世界,剧情以“猫爷”为主角,以大唐奇案为核心,在热血激昂的故事中宣扬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打破次元壁垒反哺传统文化。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其实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是互相影响的,国漫作为被大众所熟悉的艺术,应该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与大众审美接受心理,才能在此基础上,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物形象与故事,并引起共鸣。反之,国漫在日本、欧美的快速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

程武在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说:“纵观全球流行的文化符号,除了拥有人类共同的正向价值观,其实都根植于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

在国漫《一人之下》中,把故事情节与道家文化融会,如八奇技之一的炁体源流;配合艺术化的处理,使炁体形象入木三分,风格更加本土化。再者张楚岚从小修习的金光咒,天师道、上清道作法时使用的符箓等等,这些都继承了传统道教文化,还有影片中出现的怪物,其实是借鉴了《山海经》以及其他《志怪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宏大壮观的驱魔场景,参考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驱魔场景,这些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并形成一定的视觉符号。

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传统艺术与动漫文化结合从低龄走向成熟

《一人之下》

【美术客说】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漫依托于传统文化,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一定的传承,再通过大众喜欢的动漫表达方式来传播,又深入挖掘出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等内涵。

《大理寺日志》采用了三维立体动画与二维平面动画结合的手法,其间又融入激情打戏等元素, 营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用一个个断案小故事勾勒出世间百态,帧帧精彩,句句暖心,出现了许多治愈人心的情节与语录,艺术效果极佳。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作者简介: 一个专注于艺术理论研究的“美术客”,欢迎关注我,了解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