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笑的大嘴鳥》:別人眼中的缺點也許正是我們引以自豪的本領


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本讀物應該是“小人書”,就是那種巴掌大的、橫開的小冊子,三分之二的頁面是黑白的圖畫,圖畫下面配上文字。

那時候斗大的字認識不到一籮筐,所有的劇情都要從圖畫上猜測,即使如此,依然對手中僅有的畫本愛不釋手。

說實話很羨慕現在的孩子,他們富足的不僅僅是物質,還有精神上的。看看現在的兒童繪本,色彩斑斕、印刷精良,裡面的故事也是專門針對特定年齡段而編寫的,每個孩子都可以選到適應自己的讀物。

比如我手裡這本《被嘲笑的大嘴角》就是非常適合學齡前兒童的繪本。

這本書是由日本的吉田厚子撰文,松田佑香繪製的適合學齡前兒童的畫本讀物。《被嘲笑的大嘴鳥》印刷精良,色彩豐富,小動物的形象非常生動,很是吸引人的眼球,而且故事也不錯。


《被嘲笑的大嘴鳥》:別人眼中的缺點也許正是我們引以自豪的本領


故事首先對大嘴鳥,也就是鯨頭鸛做了一個簡單的科普。比如說,它巨大的鳥喙看起來像鯨魚的頭部,寬大而粗壯,是世界上最寬的鳥喙。

然後人格化地以一隻叫“小灰”的鯨頭鸛為主人公講述了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狀態。

鯨頭鸛“小灰”經常被草原上的小夥伴嘲笑,一個是因為它的嘴巴很大,小夥伴們背後都叫它“大嘴鳥”。另外小夥伴們認為小灰太懶惰,它可以在大草原上一動不動地站立幾個小時。

但是小夥伴都不知道,小灰默默地在背後守衛著它們的安全,它多次用自己強勁的翅膀和巨大的鳥喙趕走了飢餓的獅子。

直到有一天獅子捕獵大象的時候被發現,小夥伴們才知道,它們一直嘲笑的小灰竟然是一個英雄。然後小灰並不曾邀功,依然和從前一樣默默地盯著遠方,一動不動。

但是,它得到了小夥伴們的認可,心裡非常高興。


《被嘲笑的大嘴鳥》:別人眼中的缺點也許正是我們引以自豪的本領


《被嘲笑的大嘴鳥》在科普知識的同時,對孩子也有著道德層面的教育意義。

《被嘲笑的大嘴鳥》擬人化的動物表現手法,很輕易就會俘獲小朋友的閱讀興趣。而且故事情節中,其他小動物給鯨頭鸛起外號的場景在現實中也頗為常見,這就無形中讓小朋友們有了很強的代入感。

陪同孩子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結合書中的故事,適當對孩子引導一下。可以告訴他們,給別人起外號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萬一有人給你起外號,請不必放在心上。

家長應該知道,寵辱不驚這種氣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歷過很多事情慢慢磨練出來的。所以從小引導孩子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是非常有必要的。


《被嘲笑的大嘴鳥》:別人眼中的缺點也許正是我們引以自豪的本領


繪本在科普鯨頭鸛知識的同時,也教育了小朋友們如何和他人相處。它讓小朋友們知道不要輕易去嘲笑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只是平時不輕易顯現。

而且,小朋友們也不要因為自己有的地方和其他人不一樣而自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小朋友應該學習鯨頭鸛“小灰”,挖掘自己的潛力,把別人眼裡的缺點變成特殊的本領。

好的兒童讀物在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基礎上,還應該潛移默化地對孩子有著良好的教育意義,而《被嘲笑的大嘴鳥》這本書恰好做到了。所以我覺得這個繪本是可以推薦給小朋友們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