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大多数人都误以为,只有大人才会抑郁,却不曾想到,抑郁越来越年轻化。数据显示,未满18岁的抑郁患者在人群中占比第二,仅次于26-35岁是抑郁的重灾区。家庭、学校的各种难题让未成年人心力憔悴,抑郁情绪蔓延。

不幸的是,父母却不理解,甚至觉得孩子“叛逆”“矫情”。一直被忽视的抑郁情绪没有得到正确的排解和引导,则会大大增加演变为抑郁症的机率。【推荐:抑郁测试(专业版)】

注:本次测试可以用做抑郁情绪自检,如果身边的朋友有需要,也可以推荐给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状态。

01

17岁,正是姑娘貌美如花的年纪,未来一片光明,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准备迎接人生的新阶段。

然而,照片里这个笑容灿烂的女孩,姓郭,正是可爱的年纪,却在自己最美好的时候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河南洛阳,10月28日,小郭想吃一口弟弟手里的凉皮,弟弟不给,两人发生了争执。

没有人能想到,就这么一件小孩子之间打闹的小事,就迫使姑娘当晚就走了,永远的走了,还带走了自己十岁大的妹妹。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第二天,打捞队才将小郭的尸体打捞出来,母亲看到自己两个女儿的尸首崩溃了……

众人拉着都挡不住母亲的挣扎,她永远也想不到,在自己深夜回到家会找不到女儿,寻找后在湖边的摩托车说明了一切。

女儿在离开前发了定时消息,告诉大家她要走了以及她遗书的具体位置。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最终还是要离开,世界,我在陶村水库,尽快捕捞,遗书在我屋茶几下面。”

面对这样的现实,母亲不能自已,那个看着已经像是50岁的女人,穿着破衣烂衫,领口被撑到很大,头发乱七八糟的,坐在凳子上号啕大哭。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在她看来,这场灾难的源头是她最小的儿子,因为不给姐姐吃一口凉皮,导致姐姐想不开丧生。

在农村或是偏远山区,穷困导致家人吃不起好东西这种情况固然存在,但远不至于要去寻死,甚至连带上比自己小七岁的妹妹。

找到女孩的遗书,事情便明了了: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原来一切的发生,是因为女孩的抑郁症,而凉皮,只不过是一切的导火索:

“像我这种,自私又不合群的女孩,在社会也是无法立足的,所有的离开都是蓄谋已久,我承认,我这人太脆弱,经不起任何打击。”“你们不要怪他(弟弟),根本不关他的事,这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小郭死前还特别告诉家人,自己的死和弟弟无关,和那凉皮也无关,是太多事务的沉积,让自己最终还是受不了了。

信中还交代了各种自己生前的大小事务,包括自己手里有多少现金,淘宝账号有多少钱,告诉爸妈可以买东西,自己的卧室由父母支配,东西该烧的烧,不要留。

零零总总的一共记录了七条,这是姑娘最后的挂念。

从信中不难看出,姑娘生前是个特别顾家的人,父母在外打工的时候,一定是她在操持着这个家的大大小小。

她也曾在信中提到,不希望父亲总是在外打工,可见,三个孩子很可能是留守儿童,她很累,却一直要继续承受着,直到这一次的崩溃。

视频里,母亲声嘶力竭的哭声和埋怨声,不禁让人唏嘘,她将所有罪过放置于小儿子身上,一个小孩儿,这么小就背上了杀人凶手的罪名,而这全部源于母亲的愚昧和无知。

家人有没有重男轻女我们不得而知,三个孩子是否长期留守我们也不得而知,只是,单单女孩儿的留言来看,这样的生活早就让她喘不过气来了。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我终于下定决心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世界真是不美好,一点也不,再也不留恋了,真的好不容易,挣扎……”

02

女孩在信中提到了自己的抑郁症:

“我觉得之前的抑郁症从来都没好过,一次次地折磨我,更折磨您二老的心,我难受啊……抑郁症太可怕了,不深入治疗是不可能会好的,我知道我不需要治疗了,也就不需要再浪费家里的钱……”

女孩临死前都没有抱怨一句,而是疯狂的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走了,你看我,又哭了,真是。”

此时的她痛苦难耐,却还要装作“我很好”,而女孩因折磨自己已久的抑郁症而自杀,母亲却在纠结着凉皮。

不禁让人毛骨悚然,这世上还有多少家人,无视于这么一种疾病,认为这不过是稀松平常,更或者是懒是作。

谁能看到孩子在说“我很好”的时候,实际在说:救救我!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看似一篇简单的叙述小事的遗书,实则确实声嘶力竭的哭喊。母亲想不到的是,平日里好好的孩子,怎么会因为一口凉皮“作”到要去死呢?

源自家庭最根本的忽视,才是女孩儿自杀的根本原因。

还记得《博物馆奇妙夜》里的老爷爷吗,他的名字叫Robin Williams,他不管在哪儿都是笑脸盈盈的,让人觉得亲切的很。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有他的地方就有快乐”大家这样评价道。

可这样一个快乐的人,却在2014年8月的一天,在自家的卧室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Robin患有重度抑郁症。

这时候响起了诸多人对于抑郁症的偏见之谈:

“我看你每天都很开心啊,你这么逗,怎么可能会是抑郁症?”“你们现在这些人是觉得抑郁症什么的显得很潮流么?”

对于太多太多的抑郁症患者来说:不被理解,是间接的,死亡的助手。

我曾经接触过很多抑郁症患者,对于他们来说,抑郁症或许可怕,但最可怕的是没有人能理解,尤其是自己的家人,当你终于鼓足勇气说出来的时候,别人可能会说,你就是懒的没事找事儿吧,又或是指责自己不上进,断没有人能理解内心的挣扎。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匿名知友分享自己的在患抑郁时的感受时描述道:

“在大海中被一根浮木用铁链拴着,身边聚集着几艘有人的船,他们给我食物,给我净水,不愿舍弃我离去,不停地试图斩断铁链。每当暴风雨来临,我在水中挣扎,命悬一线时,他们不顾一切奋力救我,给他们带来压力与烦恼,同时也察觉到他们即将消磨殆尽的耐心。我倍感自责与惶恐,于是我怒吼他们,指责他们的不是,否定他们的一切。”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有哪一种感觉,让自己仿佛站在岸边大声呼喊,却无人应答,即使你痛苦到七窍流血,依然有人漠然的嘲笑或是事不关己的路过。

有哪一种感觉,亲人就坐在身旁,却没有人能走进自己的心,对方开怀大笑甚至嘲笑,又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走开。

看了很多对此事的评论,批判姐姐的行为的有很多,太多人指责姐姐自私,自己想死就算了,为什么要带走妹妹?

为什么带走妹妹,小郭在信中说到:

“感觉妹妹和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一样,担心妹妹的未来会像自己一样过得不好或是更坏,所以才做出了这个残忍的决定。”

有人说这是一种利他性、扩大性自杀,利他性自杀,是指为了他人幸福而牺牲自己的行为。

而扩大性自杀又称怜悯性杀亲。患者在严重的情绪低落的状态下,感到困难重重,前途无望,有强烈的自杀企图,但是想到自己的亲人活着“痛苦”,为了免除亲人的痛苦和不幸的遭遇,常将自己的亲人杀死后自杀。

2015年11月,52岁的一个南京女子田某,因长期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郝某某而患上抑郁症,早就萌生了自杀的念头。2015年4月,当她再次表达想死的念头时,丈夫郝某说不如一起死,田就用枕头扑向了丈夫的口鼻。

可以肯定的是,在抑郁状态下的小郭,绝不能仅仅用“自私”来判定她的行为,她信中的话也能充分表明,她并没有丝毫责怪父母的意思,而是把所有罪责都压在自己的身上。

到底是谁错了?是努力赚钱养家的父母?还是年幼的护食的弟弟?又或是抑郁缠身的女孩儿?

倘若非将自己和妹妹的死归结到一个原因上,那也许是漠视本身吧。

最为亲人,作为监护人,不能敏感而准确的发现孩子的问题,最终导致悲剧,这是一切的源头。

当你的孩子或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对你说我很好的时候,你能否发现他想说的是“我很不好、我说的是假话、我不行了。

当他们开始暴饮暴食、情绪激动、尝试饮酒吸烟,当她们总是想独处想离开的时候,你又能否发现她们的反常,而不仅仅只是”作“而已。

然而可怕的是,这样问题的出现并不具有偶然性,而是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它可能不只发生在父母身上也同样发生在子女身上。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的邻居阿姨是个特别喜欢小孩儿的人,优雅又有礼貌,她有姐妹四个。

然而她的母亲是个我们常说的“神经病”一样的人,经常独自离家出走还抱怨子女不够关心自己。

每一次母亲走丢,她们姐妹四个就会出去寻找,可以看出的是,每个人都觉得母亲是在无理取闹、瞎折腾,直到最后一次,她的母亲被发现在附近公园的小河里。

03

这世上存在一种“微笑抑郁”,在生活和社交上堆满笑容,实际内心早已痛苦不堪。

不一定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抑郁症发现者和治疗者,但最起码不要去伤害他们。

即使是一个善良的人,尚不能做到去体会抑郁者本身的痛苦,可见,我们对于它了解的少之又少,而你无心的一句话,很可能就是别人丧生的那颗“稻草”。

17岁姐姐带妹妹跳河:孩子的崩溃也是静悄悄的

正确看待抑郁症,接受它以及它的承受者,避免歧视,是在给别人机会,也是在给自己机会。

还记得那些因被性骚扰而抑郁,最终导致自杀女孩儿们吗?

那个17岁的女孩,站在高楼上,内心的抑郁和无法排解的痛苦一拥而上,再加上地面上人群的“欢呼”声,她一跃而下。

林奕含在描述自己的病情是说:“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原来,人对他者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

尽管我们多想将自己的痛苦并描述出来,但终究还是徒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