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生活:一位高齡老人的讀書經歷告訴你真相

知識真的能改變生活。


閱讀真的是一所小型的避難所。


我的家婆今年84歲。老人家身體康健,偶爾有些頭疼腦熱。


在我所見過的老人裡,家婆算是最愛讀書和學習的了。


她會在電腦上用五筆打字聊天;會畫國畫寫書法;喜歡讀《唐詩三百首》和《詩經》;她甚至會節奏混亂地演奏電子琴。


她會的一切都要從2006年,我73歲的公公去世說起。


知識改變生活:一位高齡老人的讀書經歷告訴你真相


一、初嘗人生無奈


公公去後,家婆悲痛萬分。


半年裡她幾乎每個月都跑公公的墳頭去哭一場。


她說生活孤單寂寞,無依無靠,了無生趣。


兩個兒子一個在外地,一個離得遠。由於房子不大,也不適合三代同居。當時的她茫然無措。


我很不理解家婆。

她與公公的感情並不好。

家婆最大的短處就是喜歡抱怨公公對她的不好。所以我很瞭解他們的關係。


公公是有戀母情結的人。年輕時家婆十分憎惡這一點。


他們母子可以同睡一床邊吸菸邊無話不說;做飯也不顧她吃過沒有往往只做兩個人的;而丈夫對妻子私下裡也不怎麼體貼也甚少親熱。她想:自己一個外地人,沒有孃家,還是忍、忍、忍吧!


忍到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他們母子送來一罐快冷了的雞湯就像客人似的把她一人留在醫院回家了。


當時,我的婆婆淚流滿面,痛不欲生。喝了冷雞湯就落下了愛拉肚子的毛病。

誰知厄運來臨,孩子四個月的時候得一場病就沒了。


她一直責怪自己不懂醫學,否則孩子不會被誤診。


知識改變生活:一位高齡老人的讀書經歷告訴你真相

全是無知的錯


二、漸漸懂得沒有人能一直生活平靜


失去了孩子,日子還要繼續過。那時候人們在乎輿論,所以沒人願意離婚。


既然婚姻不幸,那就在事業上努力進步吧。

她把所有的熱情都投入到工作裡,在單位一直是先進積極分子,眼看著就要入黨做官了。然而,命運多舛的她又遇到了弟弟被劃為右派,父親被定為富農的成分。她十八歲離家逃婚,就是為了擺脫重男輕女的封建家庭,卻原來,原生家庭的烙印永不褪色。她的進升仕途就此結束。


這次的打擊迫使她明白:人強強不過命。


知識改變生活:一位高齡老人的讀書經歷告訴你真相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三、開掛的妻子和母親


認命的她踏踏實實當著普通群眾,又迎來了家裡的第二個孩子。(也就是我現在的先生。)


為了把第二個孩子健康帶大,她開始看育兒類的醫學書籍。這是多麼有溫度的閱讀!


這一次,她的專業書沒白看。孩子病了,醫生的用藥她全清楚。當年輕醫生開的注射藥量是成人劑量時她立馬指出開錯了。搞得醫生都很驚訝她是怎麼懂專業的。


她對我說:生活的經歷告訴她,別人靠不住。一切都要自己親自掌握。無知就是災難。


她的執著學習還真的讓家庭避免了好幾次悲劇。


1988年我的小叔子高考前突發心肌炎,送醫院後專家會診都不能確定治療方案,差點送了命。信不過醫生的婆婆千打聽萬打聽,親自到同濟醫科大學教師宿舍挨家挨戶詢問才找到了這方面的頭牌教授。她租三輪車把教授接到所在醫院看病定方案,最後藥到病除。

在她的精心養育下,小叔子考上了清華大學,引得媒體紛紛上門取經。


我的公公生活習慣不良,有吸菸史,結婚前長期老慢支加肺氣腫。婆婆自學中醫理論,精心準備食療方,再麻煩的心肺湯她都耐煩地清洗熬燉,無微不至。

數年如一地照料和陪伴,我公公對婆婆是有尊重,也有憤恨。(後面細數)但更多的是服氣。心疼,那是沒有的。


問題來了:她一切自己來,她不指望別人,她就只能當強人了。她這麼強了,還有誰會心疼她?


知識改變生活:一位高齡老人的讀書經歷告訴你真相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矯枉過正、過猶不及的做法


正是由於生活給她的教訓,從此,我的家婆凡事都要深究細節,絕不馬虎。家裡的人只要有什麼不對勁的,她都全心全力應對。


這樣一來,任何人做的事說的話她都半信半疑,不是她真正認可的決定她絕不執行。


家裡的大小事都她說了算。家裡的重活都她大包大攬了。(兒子太小,老公病弱。)


強勢的她趕壓她一頭的太婆婆去天津小兒子那裡,讓他們母子不再相見。


似乎一切都該順心了。但是不。公公以沉默對抗她,天天悶頭玩無線電。倆人關係越來越僵。


沒有爭吵的日子能把人憋死。


直到我嫁進來,他們都是彆扭的。在我面前聊起家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我卻知道是婆婆隱忍到了極限最後爆發過了頭。

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學會有效溝通造成的。幾十年的心結,怎麼也難解得開。


知識改變生活:一位高齡老人的讀書經歷告訴你真相

婆婆看的書


五、接受現實,接納新生活的日子


接受,是心中還有那個條件和要求但是達不到便接受現狀罷了。而接納則是清空了那個無形的條件和要求,獲得了心中的一片澄明和豁達。——《接納力》海文穎


公公走了。留下婆婆不得不面對空房,接受孤獨的現實。


幾經我的勸解和引導,婆婆在和好朋友出門旅遊一趟後終於想開了。


她花錢把舊房子徹底翻新,也清空了她心中的怨念。然後開始學習五筆打字,積極和在國外留學的小叔子交流;參加老年大學,開始學習國畫和書法;為了把時間都佔滿,她又報名學電子琴。在家裡除了畫畫練字,就是看書。


家裡滿滿兩櫃子書,經典幾乎都看了。還特意把《紅樓夢》放在床頭,研究紅學。


讀書時期,我婆婆受家鄉桐城派的影響,十分喜愛國學。退休獨居的生活使她重新找到閱讀的快樂。

《唐詩三百首》、《詩經》裡的詩句那更是抄了背、背了抄。


如今的她每天生活規律有節制,心境平穩無掛礙。

身體有不適,就翻中醫書對症治療。自己搞不定就上醫院,堅決不隨便輸液和吃藥。(除非急症萬不得已。)


我不得不佩服婆婆對生活的執著、認真。


她用知識改變了她的生活境遇。她用閱讀治癒了她的心靈傷痛。


知識改變生活:一位高齡老人的讀書經歷告訴你真相

在北京旅遊的留影


寫在最後:

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讀書日。我把家婆的這段讀書經歷寫下來,是為了鼓勵想遇見未來的更好的你:讀書吧,書中自有真情在,書中也有健康法。讀書是你想改變生活的最好良方。


知識改變生活:一位高齡老人的讀書經歷告訴你真相

婆婆的墨寶

我是觀人生、悅風情、會讀心的花之言玲。歡迎網友來一起來留言區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