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1956年出生于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电视台《收藏天下》频道艺术总监、海南《旅游卫视》频道艺术总监。1970年师从于山水人物画家张行先生学习,1973年师从于董寿平先生学习,1974年师从于刘继卣先生学习。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1983年出版连环画《海灯法师》、《八仙的传说》。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1995年7月在法国驻京大使馆举办个人画展,全部作品被收藏。同年11月7幅作品参加法国文化交流全部被收藏。1997年与杨增葳先生在日本北海道举办佛教画展,全部作品被日本友人珍藏。2000年被授予国家一级美术师资格,2003年被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中国名人书画展》评委会委员。作品多次被权威刊物发表。大量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奥运会、世博会外国代表团,普京、希拉克、“欧元之父”蒙戴尔以及英国国王、日本天皇、泰国公主尤其喜爱其作品。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本期人物】吴齐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2011年画家吴齐接受海南卫视《艺眼看世界》栏目专访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左一)与画家吴齐(右一)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禅悟》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看看热闹》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人物扇面

吴齐的《老北京风情》、《晨语图》、《敲句》等人物画清新诙谐,个性生动,让人忍俊不禁。那《品兰》中的白衣须生席地盘腿在一盆兰花前,闭目露齿、双手起舞,仿佛深呼吸后,被兰香薰得如痴似狂。品画之际,耳中有声,鼻底飘香。恍惚间,那画中人物情不自禁在喊:“快哉,兰香!”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高士听松图》

有道是画鬼容易画人难。吴齐先生人物画线条流畅、神形毕现,画中人物奇异古朴、活灵活现。那幅《颜真卿》是我见过的最生动和最被震撼的《颜真卿》画像,硕大的头面,颜真卿梗着粗脖,撑着一张大脸,脸上轮廓起伏,富有层次。眉毛一平一立,双目含思,右手执笔,左手举在胸前掐指沉思,青色长袍褶皱分明。颜真卿挥笔之前,满腹筹箸、跃然纸上。整幅作品笔走龙蛇、一气呵成。熟悉的人都说:“吴齐的画很有个性,其作品虽多姿多彩,千变万化,不用看落款,就能一眼认出。”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人物画

在国画创作领域,吴齐已是成熟的大家。他的作品风格突出,各种线条技法烂熟于胸,无论大小写意,还是半工半写,都融会于心,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下笔如神。吴齐更偏爱八大山人的笔含奇情、怪异俏皮,吴昌硕的流畅、大气,齐白石的率真、自然。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好茶》

在人群里,吴齐先生是个平和而有原则的人,言语真诚,从不随波逐流。在画室里,吴先生一边泼墨挥毫,一边发表对人对事的观点。他说:曾有一个年轻人向他表白:对他比对自己的爸爸都好。吴先生立刻放下笔,厉声斥道:“你马上出去,对别人比自己亲爹都好,这还是人吗?没有亲情的东西!”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晨语》

吴齐是个重情重义率真的人,正是这情义、这率真成就了他的创作。吴齐1956年生于北京,自小就喜欢画画。文革时,随父母下放河北农村,回北京后,先学京剧唱老生。1970年跟山水人物画家张行先生学画。1973年,高中毕业的他,去北京郊区平谷当了插队知识青年。有一天,中央美院的姚治华老师到知青点来写生,一眼看中吴齐画作,便把吴齐招进中央美院学习。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人物扇面

吴齐感慨地说:“在那个文化扫地的年代,我们还真能有机会跟大师学习。那时认识个名人跟看见一只苍蝇一样容易,只要你有爱好就有人教你。”就这样,吴齐1973年从师于董寿平先生,1974年从师于刘继卣先生。1982年,吴齐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同年加入了北京市美术家协会。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赏秋图》

吴齐难忘师恩,他说:“那时叶浅予、黄永玉都给我们上过课,老师把技法都教给了我们,能不能创作出好作品全靠自己的领悟和修炼了。我喜欢绘画,于是,博采众长。从1974年起,我还拜刘铁宝为师,学习书法篆刻。1983年,我创作出版了连环画《海灯法师》和《八仙的传说》后,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正气图》

吴齐走上了国画创作之路。吴齐,大名叫杜利军,恩师刘继卣根据他当时的绘画特点,送了他一个笔名:吴齐。“这是刘先生激励我,要我上追吴昌硕,下赶齐白石。从此,我就用这个名字画画,时时揣摩两位大师的艺术精髓。30多年的学习创作,我的体会是吴昌硕比不上齐白石。白石先生的率真自然对我影响深远。”吴齐若有所思地说。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人物画

此时,吴齐进入国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他激情澎湃。在广州,吴齐与李铎、卢光照、钟灵举办联展。1984年,他应北京市文物局邀请,从事修复北京寺院壁画及古字画复制工作。1985年,他创作的《秋实》选入“丰收杯”画展并获银奖。同年,出任北京市扇子艺术研究会理事。1985年4月,吴齐在广州举办个人画展。1986年,他的作品《太行之秋》入选“太行风情”画展并荣获优秀奖。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正气千秋》

由于师传渊源,吴齐国画创作也受到当代文化大家启功的影响,他对老师刘铁宝讲的启功故事融会于心。铁保先生曾向启功请教如何用笔?启功答道:“我不知用笔,我只知道持笔轻松。持笔有一著力处,便有一僵死处。”吴齐于此深得心悟,融会贯通成为他的一贯风格。吴齐每次依案挥毫前,已是胸有成竹、画若眼前,用笔在心了。他的作品涉笔广泛:人物、花鸟、山水、走兽、鱼虫,一气呵成、气象万千。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扇面《兰草》

吴齐说:“大画家绝不是只会画花鸟,而不能画山水,因为艺术是共同的。相比之下,只是有更突出的。”吴齐的《伏虎罗汉》罗汉与虎融为一体,栩栩如生,被征服的虎与罗汉亲密无间,最妙的是虎和罗汉的眼神一致。其《留得明珠打雀儿》挂在树枝上的石榴咧开了嘴,石榴籽红艳欲滴,从中能看到太阳的光影。更有甚者,能看出是晨光还是斜阳。《得食图》中的小松鼠,尾巴翘起,尾毛细细如绒。于此之间,可见他下笔着墨,挥放自如,泼墨写意,寥寥几笔,神态立现;工笔细写,丝毫比见。难怪业内人士称:“吴齐国画是立体的,会说话的。”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易元吉戏猴》

1989年吴齐作品开始引起国内外关注,其《雨》入选加拿大“枫叶杯”中国画大展,并荣获银奖,发表在《加拿大华人美术》上。1991年作品《春华秋实》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5年7月吴齐在法国驻京大使馆举办个人画展,同年11月,7幅作品参加法国文化交流,深受国际人士好评,并被收藏。1997年,他与杨增葳先生在日本北海道举办佛教画展,全部作品被日本友人珍藏。1999年,吴齐再次在广州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参加中国画研究院新人新作展。同年,被授予国家一级美术师艺术资格。2003年,吴齐被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中国名人书画展》评委会委员,同时,他的作品不仅多次发表获得好评,而且被业内人士及海内友人争相珍藏。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人物画

看吴齐先生做画,最喜欢看他画眼睛。几笔之下,神采立显。吴先生说:“中央美院毕业后,我去音像公司给歌星画过宣传广告,要抓那些人的神采、特点,像不像也全在眼睛。”后来,他又去了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丰富的阅历成就了吴齐先生对绘画中的“十八般武艺”的精通和运用,也使他对时代和创作美学有了更深入地认识。他说:“中国画的线条可以是宋代的画法,但表现的应是当代的精神和生活,中国文化的传承不是依照古人古画照搬照写,而是要传承文化的精髓,用旧技法表现新文化才是进步。”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归渔图》

吴齐先生一组《北京风情》中就用了八大山人对人物变形处理技法,突出了老北京人物特点,古朴有趣。而《促织图》中,蟋蟀与人的眼神的交流,就用了西方油画中的透视技艺。吴齐对中西方绘画艺术颇有研究,有一次,他在大学讲课时,有学生问:“徐渭和梵高都是疯子,是不是疯子才能成为大画家?”吴先生答道:“虽东西文化各有不同,但疯子总能出人意外,表达与众不同,富有创造力。徐渭是东方的疯子,他用线条和文字。梵高是西方的疯子,用色彩和变形的透视。但不是只有疯子才有创造力,有思想明确地创造表达,才是真正的大家。古往今来,那么多人跳江,只有屈原投汨罗江,人们纪念他,因为他生前写的《楚辞》《离骚》让人们诵读至今。所以,一个好的画家要用画笔创造性画出美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理想、情趣和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思无邪,就是真、善、美。会点技艺、笔法,或模仿、或信手涂鸦,给人无任何美感,那不是艺术,是在糟蹋笔墨纸张。”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驯鸟图》

吴齐先生是在用心和脑做画,是用笔墨的思想者。他的许多人物画中的主人公都是闭着眼睛的,著名画家叶浅予说:“不睁眼比睁眼还难画。”黄胄在创作新疆采风图时说:“睁着眼睛的新疆人是灵动的,闭着眼睛也灵动很难。”吴齐先生的作品《酒眠图》,从身姿神态画出酒醉者的憨态。吴先生说:“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就是闭着眼睛可以看到画面的好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因此,吴齐在创作中不懈追求李白诗歌的意境,他的作品《学禅不知经》里的菩萨闭目入定,仔细端详,那是一个调心开悟、安然自在的活菩萨。吴齐先生总说:“昨天就是历史,今天就是开始。”他在认真地写好昨天,用心地创造今天!(文/田晓明)

“惟有饮者留其名”——吴齐的人物画之美

吴齐《二仙图》

(责任编辑/姚泽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