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帝師晏殊的絕代風華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中很驚喜地看到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歷史文化名人。那些人的文章流傳千古,有多少在我們中學時代都是要全文背誦的,比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等,其中晏殊這個人物知名度沒有上述兩個人那麼高,但卻是他們的伯樂。他人如珠玉,詞如珠玉,是個風華絕代的人物。

一,少年神童,最可貴者是誠信二字。

這世上從不缺少神童,但很多神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不然王安石也不會有傷仲永之嘆。

晏殊自五歲起便有神童之譽,十四歲便蒙地方官舉薦而參加殿試,在考試的時候,晏殊上奏說:“這些題目成前些日都曾做過,至今還保留有做這些題的試卷,所以我要求換題目考試”。他的真誠與才華得到真宗皇帝的讚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帝師晏殊的絕代風華


晏殊少年成名,在京城為官以後,結交了很多學問很好的朋友。當時東京城非常繁華,這些朋友常常結伴遊玩,飲酒宴樂,晏殊卻從不參加。

有一次,真宗皇帝因此表揚他,說他為人持重,不好嬉戲。晏殊卻沒有乘此機會自我標榜,更進一步博得皇帝的好感。他誠實的說:“臣其實也喜歡遊玩宴樂,只是臣家境貧寒,沒有銀錢和他們一起去飲酒玩樂,如果我是富家子弟,我也會去的”。沒想到於宋真宗反而更欣賞他,認為他是至誠君子,讓他去做了太子的老師。這也是電視劇中仁宗趙禎叫他先生的原因。

古人常以“不欺”二字為君子之行,所謂不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事無不可對人言,質諸鬼神而不疑,不以虛偽巧詐諂媚於人,如晏殊的言行,便可擔當這不欺二字。所以神童並不可貴,如果才不配德,終究不過是泯然眾人矣。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帝師晏殊的絕代風華


二,政績卓然,深得聖寵的太平宰相

電視劇《清平樂》中晏殊的扮演者,當年曾是《武林外傳》中呂秀才的扮演者。這個秀才熬了這麼多年,終於當上大官了。不過演技還是相當出彩的。

歷史上的晏殊上的晏殊少年得志,經歷宦海沉浮,一生都身居高位,他的政績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1、一生行事多謹慎,每逢大事不糊塗。

他在真宗朝做了翰林學士,遷升為左庶子。皇上每次向晏殊詢問事情,都是用方寸小字把所問的內容寫在小紙片上給他。晏殊把自己的建議寫好後,連同那個小紙片都裝在一起呈給皇上,皇上對他的謹慎嚴密很是欣賞。

仁宗皇帝十二歲登基,當時有些老臣意圖專權亂政,晏殊冒天下之大不韙,奏請太后垂簾聽政,穩定了朝局,這一後歷史在電視劇上較好的得到了還原。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帝師晏殊的絕代風華


後來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並進犯陝西一帶,宋軍屢敗,。晏殊全面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從失利中找原因,針對存在的問題,奏請仁宗後,辦了四件加強軍備的大事:撤消內臣監軍,使軍隊統帥有權決定軍中大事;招募、訓練弓箭手,以備作戰之用;清理宮中長期積壓的財物,資助邊關軍餉;追回被各司侵佔的物資,充實國庫。由此,宋軍很快平定了西夏的進犯。此為有大功於國。

2、興辦教育,獎搞人才,是發現千里馬的伯樂。

電視劇中有一段晏殊貶官到應天府。在此期間,他極重視書院的發展,大力扶持應天府書院,力邀范仲淹到書院講學,培養了大批人才。後來應天府書院(又稱“睢陽書院”)與白鹿洞、石鼓、嶽麓合稱宋初四大書院。這是自五代亂世以來,學校嚴重荒廢后,由晏殊開創的教育之復興。後來他在宰相任上時,又和范仲淹一起,倡導州、縣立學和改革教學內容,官學設教授。自此,京師至郡縣,都設有官學。這就是有名的“慶曆興學”,這是晏殊一件極大的功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帝師晏殊的絕代風華


晏殊雖多年身居高位,卻平易近人。他唯賢是舉,范仲淹、孔道輔、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門下;韓琦、富弼、歐陽修等皆經他栽培、引薦,都得到重用。韓琦連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為晏殊女婿,但晏殊舉賢不避親,晏殊為宰相時,富弼為樞密副使,後官拜宰相。

世人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識人用人,自古為難。但這又是身為領導者最重要之事。有的領導者見識淺陋,不能發現人才,有的則是嫉賢妒能,打壓人才,使得多少夜明珠埋沒於塵土之中,千里馬老死於田畝之上,豈不是一大人間悲劇嗎?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帝師晏殊的絕代風華


三,詞作珠圓玉潤,文學為宋詞之先鋒。

晏殊一生作詞一萬多首,大都已經散失,僅存的136首被編為《珠玉詞》,其實珠圓玉潤四個字也正是晏殊詞的風格。晏殊的詞作,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當時又被稱為“宰相詞人”。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有一段著名的人生三境界論: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這其中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便來自晏殊所作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這裡寫的是蕭條之景與孤獨之人,卻又有廣闊遼遠的境界。雖然寫的是離別之意,但感情悲壯,毫無纖柔之感。

這人生的第一境界,乃是對人生的迷茫,孤獨而不知前路的惆悵。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帝師晏殊的絕代風華


晏殊還有一首作品非常出名。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尤其花落、燕歸兩句寫的雖然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繫。惋惜與欣慰便交織其中,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其中不僅是淡淡的憂傷和惆悵,彷彿有了時間永恆與人生有限的深廣哲思。

這樣的作品正像詞集的名字“珠玉”一樣,如同明珠美玉,光輝自然。擁有恆久的藝術魅力。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帝師晏殊的絕代風華


結語

歐陽修《宋史·晏殊傳》說晏入仕“遂登館閣,掌書命,以文章為天下所宗。”後來又“由王官宮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輔道聖德,憂勤國家,有舊有勞,自始至卒,五十餘年。”他可能不像范仲淹那麼偉大的人格,但他一生富貴,情趣高潔,少年文采風流,為官恪盡職守,晚年德高望重,始終受到皇帝恩遇與重用,這樣的人生也真是令人羨慕。

大家好,我是觀象齋主人,專注於傳播國學傳統文化,周易風水知識,歡迎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