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無聲故事之下,是愛與親情的表露

《樹》是由中國傳媒大學創作的短篇動畫,是繼《一指城》之後另一個發人深思的優秀作品。2019年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潛力類"最佳動畫短片獎"。

該片講述了在貧瘠的沙漠中,女兒去世後,一個老人日復一日地打水澆一顆永遠不能發芽的枯樹的故事。

短片全片不到十分鐘,雖然時長較短,故事卻精悍,能強烈引發觀影者的思考。影片圍繞"親情"的主題,講述一個年幼的小女孩不幸身染重病,在貧瘠的沙漠中,沒有任何拯救辦法,父親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女兒死在自己的懷裡。女兒死後,父親為了女兒的夢想在荒蕪的沙漠中,苦守著一根永遠不能發芽的枯枝幾十年。

影片全片沒有一句對話,只有一個老人,一個小女孩,一個顆枯樹,一座矮房等。但觀看短片時我們卻能感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散發出的濃濃人物情感。所以,我今天會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主題寓意"三個方面進一步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和價值所在,帶領大家體會更為深刻的影片藝術感染力。

《樹》:無聲故事之下,是愛與親情的表露

01、現實與回憶交錯式切換,現實世界與幻想世界對比,縮短時長,擴大影片的信息量,加強影片的節奏

①現實與回憶交錯式切換:凸顯出老人現在的孤獨落寞和對女兒的思念

影片開始就是一片荒涼沙漠中,老人背上揹著木滑板步履闌珊地朝著前邊的小山上爬。山峰頂上有個帶有打水泵的井,老人吃力地搖著泵把手,企圖能打出一點水。從白天到夜幕,水瓶終於裝了一小半瓶水。老人站在木滑板滑下小山,來到一顆只有樹枝沒有葉子的枯樹。他把水全倒給了枯樹,只留下一滴給自己喝。

隨後老人回到了房子裡,過去的回憶也隨之而來。打開房門,一個小女孩正開心地在牆上畫畫,一個正直年輕力壯的男子抱住了小女孩,給她水喝。從小女孩的咳嗽聲中可以看出她身體有恙。男子輕輕地拍打著小女孩的後背,小女孩安心地靠在男子的腿上依偎著。從這裡不難看出男子就是年輕時的老人,小女孩是他女兒。

導演通過這種現實與回憶的切換,形成現在與過去的對比,凸顯出老人現在的孤獨落寞。以前他有女兒要守護和陪伴,但現在自己孤身一人,消瘦的身軀,彎曲的脊背,一個人在廣大無垠的荒漠中生活。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一種悲傷,孤獨流露出來。強烈的視覺對比,直擊觀影者的內心。

《樹》:無聲故事之下,是愛與親情的表露

看著女兒在牆上畫的綠蔥蔥的大樹,男子在荒漠裡找了一個枯樹枝,栽在盤裡,在枯樹上綁上綠布當葉子。女孩在看到綠樹,滿心歡喜,把爸爸給的水倒給樹喝,並每天細心地照看著樹。卻在有一天男子回到家,女孩病情愈加重,永遠的"沉睡"在父親的懷裡。男子生氣地把枯樹丟出房子。但看到牆上女兒的畫又拾起樹,每天給它澆水,日復一日,從未停過。

通過回憶,解釋了為什麼老人一開始就每天澆著一個死樹,老人明明知道它永遠不會活,但還是用了自己的後半輩子去守護。因為他守護的不是樹,守護的是女兒,守護的是女兒希望過著有綠色的生活的夢想。

導演用這樣的敘事結構,在短短的時長內,通過回憶,給觀影者呈現了完整的故事因果,雖無對白,但無聲卻勝有聲。老人對小女孩的思念也完全寄託於那永不發芽的死樹上,且這個樹已然成了老人的精神寄託,表達出了老人對女兒深深的思念之情。此景此情,觸動每一個人的內心,似乎我們也已經走進了老人的內心世界。

《樹》:無聲故事之下,是愛與親情的表露

②現實世界與幻想世界: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場景反差,表達了人物背後的情感真諦。

回憶過後,畫面又轉回了老人澆著枯樹,打水的畫面。不料遠處沙塵暴正漸漸襲來,老人立馬頂著沉重的步伐來到屋子裡拿一個木架框在樹周圍釘住。狂風把房子吹倒了,而老人還在死死地握著枯樹的樹根。在沙塵暴中,老人最後還是不能倖免。

老人離世後,畫面轉換到了幻想的天堂世界,那裡,貧瘠的沙漠變成了綠油油的草地,一個小女孩安靜地坐在小山谷上的一個繁茂蔥綠的大樹下。老人向小女孩慢慢走來,他們深情地擁抱在一起。而後,又回到了現實世界,現實裡,地還是荒漠,小山谷還是荒涼一片,山上沒有大綠樹實則是一個沒有生機的枯樹。

現實世界的荒涼沙漠、沙塵暴與幻想世界充滿綠色生機的環境對比,現實世界老人孤身一人和幻想世界兩人團聚相擁對比,形成了強烈的場景反差。也讓影片在導演的精心設計感受到人物背後親情的情感真諦。

老人在幻想意識中也終於見到了女兒並和她過著她夢想中的生活,此深情劇情的呈現,讓觀影者心無旁騖地沉浸在感人又暖心的親情中。同時,惡劣環境的呈現,也給觀影者留下了人們對環境的環保意識的思考。

《樹》:無聲故事之下,是愛與親情的表露

02、大量地運用全景、遠景鏡頭,輔以蒙太奇手法,使劇情更加豐富飽滿,留給觀影者想象的空間

①大量遠景,全景:渲染了老人生活的環境氣氛

影片用的幾乎都是遠景和全景鏡頭。如開頭的第一個鏡頭就是一個遠景,鏡頭裡,廣漠無垠的黃色荒漠,黃色的天空,荒漠中一個佝僂老人,一個只有枝幹的樹,一座小山谷,一個矮小的房子。而山頂上,老人孤單的背影,渺小的融在荒漠裡。

在房外,鏡頭主要運用遠景來呈現,而在房子裡則用全景呈現。一張床、一箇中年男子、一個小女孩、一個帶著假綠葉的樹、一個空光光的窗戶、牆上畫著一個綠樹、簡單的傢俱擺設等。雖然空間看起來狹小,卻無比溫馨。

導演對於遠景的運用,渲染了老人惡劣的生活環境,同時放大了老人在偌大的環境下渺小、可憐無助、孤獨的身影。鏡頭裡縈繞著濃濃死寂和哀傷的氣氛,強烈引起觀影者的觀影興趣,對後面的劇情產生好奇心。而後的全景裡,縈繞的是溫馨和令人藉慰,同時又帶著淡淡的憂傷的氣氛。通過鏡頭語言,觀影者可以看到有難過、有安慰也有暖心。

《樹》:無聲故事之下,是愛與親情的表露

②對比蒙太奇:綠色與荒涼、孤獨與陪伴等對比,表達出了強烈的情感色彩

對比蒙太奇:通過鏡頭(或場面、段落)之間在內容上(如貧與富、苦與樂、生與死、高尚與卑下、勝利與失敗等)或形式上(如景別的大小、角度的俯仰、光線的明暗、色彩的冷暖和濃淡、聲音的強弱、動與靜等)的強烈對比,產生相互強調、相互衝突的作用,以表達創作者的某種寓意或強化所表現的內容、情緒和思想。

影片多處用了對比蒙太奇表現手法,象徵著深刻的主題含義。鏡頭畫面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的對比鏡頭。如影片少有的特寫鏡頭,對小女孩牆上的畫進行了特寫,畫中一個綠油油的大樹,樹下站在一個男子和一個小女孩,他們滿臉笑容,小女孩開心地給樹澆水。此畫與畫外流眼淚的男子和那顆枯樹鏡頭形成強烈對比,畫中人兒開心幸福,而實際上老人的家庭卻只剩他一個,活在惡劣的環境裡。

兩個鏡頭之間苦與樂、綠色與荒涼、孤獨與陪伴的對比,產生了相互衝突的作用,同時也表達出了強烈的情感色彩。鏡頭散發著淡淡的憂傷與思念,讓觀影者看到老人內心渴望可以和女兒在優美安定的環境下生活的願望以及對女兒的思念之情。

導演在鏡頭表達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沒有對白語言抒發感情色彩下,鏡頭語言的表達卻毫不遜色於人物的語言表達。反而使故事內容更加豐富飽滿有內涵,留給觀影者想象的空間。觀影者在鏡頭下能立馬聯想到老人和小女孩之間愛與親情的情感,同時也對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進行了反思。

《樹》:無聲故事之下,是愛與親情的表露

03、導演用哀傷又帶暖心的氣氛,在鏡頭語言下,寓意著對親情與環保的雙重思考

短片雖然全程無人物對白,但在精緻的鏡頭語言中,我們卻能感受到影片想要給我們表達的兩個主要的主題"親情"與"環保"意識。其中,"親情"主題為明示,而暗示主題則為"環保",暗示主題在影片中需要觀影者用心去發現才能看出。下面我就兩大主題進行分析:

①親情:親人的愛是無限延長的,親情偉大且無私

影片中的父親深深吸引著觀眾們的目光,他用了自己的一輩子來守護女兒,哪怕最後女兒離世了,他還是懷著強烈的信念,把樹當作女兒來守護。父親對於女兒的愛是無限的,短片中,女兒便是父親的一切。

父親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女兒,步履闌珊的樣子、佝僂的身影。讓我立馬聯想到了朱自清《背景》裡描寫父親的那段: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每一位父親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子女的愛,每一對父母都在默默地為自己的子女付出。這也正好體現了中華傳統以來父母就對兒女有著濃厚的愛。甚至他們的愛是無限延長的,如同影片中的父親,他的愛偉大、無私、純粹。

影片中的父親和女兒的相互依靠和陪伴也很感人,女兒很可愛,雖然重病但卻一直是一副笑臉。她和父親相處得很好,對父親也是很乖巧。在他們兩人的相處中我們可以看到很溫馨暖心的親情。

在我看來,從影片中父親和女兒的相處可以看出,無論什麼時候,親情永遠是每一個人最堅強的後盾。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他們之間暖心相處的方式,相信這也是很多父母和兒女想擁有的相處方式。但作為子女的我們,捫心自問,你是否很久沒有見父母或是對家人說一句關心的問候了?

大多數父母一輩子都在為子女付出,作為子女你在長大,父母卻在老去。而導演也是想從側面告誡子女們,多關心和陪伴自己的家人。親情的偉大是相互的,父母為你付出,同時你也要為他們付出,這才是最偉大的親情。

《樹》:無聲故事之下,是愛與親情的表露

②環保意識:用暗喻方式,提醒人們愛護美好家園

影片中的環境是在一個荒漠裡,都是一片黃,地上也沒有其他有生機的植被生長。乾旱缺水,僅有的井裡也打不出多少水,老人每天從白天到夜幕都在搖著打水泵也只能打出小半瓶水。漸漸的,狂大的沙塵暴來臨,摧毀了僅有的一些東西,也帶走了老人。

而同時與之相反的,是小女孩畫的畫,和最後影片美好的幻想畫面,為影片添上也一點綠色,兩者色調的反差,在提醒著我們:惡劣的環境會摧毀一切,美麗的綠色家園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幸福。

導演用暗喻的方式,用鏡頭畫面和象徵符號向我們傳達出環保意識的主題。在現如今的科技時代下,需要用到的能源很多,因而也有很多的人開始過度開採一些不可再生資源,或是導致地面塌陷和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但破壞環境的背後必然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我們要做的不是等出問題再找方法解決,而是時刻都要珍惜和愛護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樹》:無聲故事之下,是愛與親情的表露

結語:

《樹》這部動畫雖短小,故事內容卻能清楚地呈現出來,讓人意猶未盡之中又引人深思。自己看完這部短片也對人生的哲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雖然這類題材的影片還是挺多的,但能言簡意賅地表達出具有獨特性的親情和環保兩大主題還是不容易的,在敘述情感上也沒有落入俗套中。如果觀影者喜歡類似的影片,該片值得你看一看,可以體會不一樣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