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方法拯救你的節奏感

節奏是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音樂中節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它是音樂發展的力量源泉。無論是西方音樂還是東方音樂,都將節奏視作音樂最重要的因素,從最初原始的音樂直到最現代豐富多樣的音樂都離不開節奏。可以這樣說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

如何固定節拍?

六個方法拯救你的節奏感


1

使用節拍器

對於愛拖拍子或者趕拍子的孩子來說,可以藉助於節拍器,一個音打一拍,耳聽手彈,更重要的是從內心去體會節奏的變化,感受同一單位拍中不同節奏型帶來的變化。

節拍器在我們鋼琴學習當中是最基本的一個輔助工具,它是用來調整每分鐘拍子數目的發音裝置。

因此節拍器是可以用來確定音樂作品的速度,並提示演奏者的一個好幫手。跟著節拍器數拍然後漸漸離開節拍器適應自己數拍。

2

心裡默數節拍

正確理解什麼是拍子的準確。音樂中拍子的準,並不要求像節拍機或鐘錶滴答聲那樣絕對的準。根據音樂的性質,曲調、樂句的抑揚走向,拍子的律動會有少許的加快與減慢。

在初學者中,數得“過於死板”和“沒拍”兩種情形都有。如果一時掌握不好分寸,“兩害取其輕”倒是寧可數得“死板”一點,也不允許任意改變律動,無章無法,數拍等於沒數。

3

律動節拍練習

可以分別用中速、快速、慢速三種速度練習,打出非常均勻、準確、無輕重音的點子。還可加上輕重音,即2/4的強、弱,3/4的強、弱、弱,4/4的強、弱、次強、弱,以及其他種節拍強弱關係,速度也可適當改變,但每拍四下的速度不宜太快。

這些練習並不複雜,但如能熟練掌握,將能有效地為初學者打下良好的拍感和節奏感基礎。

4

抓住音樂內在的節奏律動

要學會根據音樂的需要伸縮節拍,構成不同的節奏長短組合。例如斯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主題和伴奏就像兩根完全相同的平行線一樣,加入彈奏時左右手分別壓縮拉伸節拍,音樂聽起來就會具有詩意和特別的趣味。

雖然從微觀上看,這樣做局部改變了速度,但從宏觀上來看,他們仍然屬於整體速度統一不變的方式。

5

多聽節奏感強的音樂

多聽些節奏感強的音樂,不要著急,久而久之總會有點樂感。聆聽是一種享受,節奏感也是需要培養。

推薦聽流行音樂,因為這類音樂節奏感來得更快,也更容易讓人融入其中。

同時,也一定要豎起耳朵聽自己彈奏的音樂,留意自己對速度的處理會不會有太突兀或拖沓的地方。

6

保持獨立,雙手齊步走

任何的節奏訓練,都應強調保持雙手的獨立性,加強弱指技術控制力,千萬不要趕或拖拍子,任何手指均不能出現滾、溜等不均勻現象,尤其是當兩手彈不同節拍的時候(三連音對兩個八分音符之類的節拍轉換),不論節奏如何變化都一定要做到雙手齊步走。

對於節奏感不強的學生建議每天都打開節拍器練琴,先從一個自己能掌控的慢速度開始。之後,按照一定的比例開始提速,一步步去適應在不同節拍速度下彈奏相同的作品,這可以幫你較快的建立內心的節拍架構。

經過這些針對性的節拍訓練之後,再在音樂處理時做速度的拉昇也就能自如了。

這些練習,主要是為了提高準確感覺“拍點”的能力。更為重要的,學生還應在鋼琴教師的指導下,領會、理解樂曲節奏方面的表情、表現、風格等等審美含義,才能將節奏感提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