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作家】優秀散文選登

亞泰大街暢想曲


空中一橋高架,貫穿春城南北;地上一街燈火,盡顯城市繁華。這就是我——亞泰大街。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曾寂寞地躺在這裡,陪伴我的是簡陋的平房、民居。那時候,人們都叫我的乳名——興業街、永長路、南嶺大街、南嶺小街。小時候的我,路窄人稀,風雨裡塵土成泥。改革開放後,隨著城市的規劃,街路的兩邊高樓第起,從光復路到黑水路一帶的商鋪也日益繁華。漸漸地,這裡的行人越來越多,車輛也越來越多,我的承受能力也越來越每況愈下。從我開始超負荷輸送行人車輛之日起,這裡的交通改造也被賦予了時代的意義。令我欣喜的是,馬達與行人逐漸擁擠而雜亂的聲音驅散了我的寂寞,在飛速發展的春城的懷抱裡,我一天比一天充滿生機。


世紀交替之際,市政府把我和幾個兄弟整合為一體,開闢了一條貫穿城市南北的第二條大動脈。亞泰集團購買了我的命名權,賦予了我一個新的名字——亞泰大街。我就像一個小學生,懷揣著這個響噹噹的名字,帶著人們寄予我的夢想進入了“路”的學堂。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我才明白我擔負的責任多麼重大:我的使命不僅是輸送往來於東部商圈的車流,還要把整個城市的交通連成一家。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我就像一個朝氣蓬勃的孩童,每天都在各種機器奏響的搖籃曲中快樂地成長。挖掘,碾壓,攪拌,鋪就,6個月,180天,僅僅是半年的時間啊,勤勞的春城人民精密設計,精準勘測,精湛施工,戰天鬥地,排除萬難,眾志成城,為我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形象。6個月後,我華麗轉身——雙向6車道,全長15.15公里,平坦、寬闊、整潔,行人遵章,車輛有序。6個月的時間,我和自由大路、吉林大路、磐石路、南湖大路、繁榮路都有了交集,人們用雙手和汗水為我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的奇蹟。看到醜小鴨到白天鵝的完美蛻變,我怎能不為我是亞泰大街而驕傲?


很早的時候,我就知道人民大街(斯大林大街),那可是咱春城交通的龍頭老大。可是每次我和它相望,總有一些自慚形穢之感。我常常羨慕它是承載著半個城市的交通樞紐,常常傾慕它能把城市的交通延續成繁華。可是從我成為亞泰大街那一天起,我終於可以自豪地和它平行而居於春城這片土地,共同承擔著城市的交通運輸,共同承載著城市的繁榮。也正是從那時起,東廣場的車輛滯留現象減少了,光復路的擁堵局面也緩解了,南來北往的車輛,順暢地從我的身上疾馳而過,合理分流。我享受著自己的強大給城市帶來的美妙律動,享受著那些跳躍的音符在我的身上奏響的快樂樂章。我愜意地聽著行人輕鬆的腳步,看著孩子們在體育場上空放飛的希望,享受著阿姨們的廣場舞在我身邊唱響。那一刻啊,來來往往的汽車鳴笛聲竟也是那般悅耳悠揚。我驕傲,我以嶄新的姿態崛起於春城的懷抱;我驕傲,我光榮地成為春城第二條南北主幹道。


風雨裡我安靜地鋪展著一路平安,星空下我暢然地敞開寬廣的胸懷。汽笛聲聲,我陶醉於車輪滾壓的節奏,也戀上鐵軌在我上空的奏起的交響,更仰慕我上方那座與我十字交叉的京哈線鐵路橋開闊的視野和堅固的身體。在經濟日益繁華、交通日益擁堵的時代,橋於一座城市確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2年,市政府又投入巨資,全線修建我的姊妹篇——亞泰大街快速路。設計者韜光養晦,高瞻遠矚。一時間,街路圍欄,鐵臂揮動,機器轟響。寒暑交替,萬人參戰,群策群力,保質求新,鋼筋如山,橋墩林立。曾幾何時,風起時我塵土撲面;曾幾何時,雨季裡我泥巴沾衣。兩載春秋,一條南起南環城路,北至小南立交橋的快速路幾乎從天而至。我欣然躍身於“兩橫一縱”的中間一縱。與此同時一座主塔為“H”型的橫跨京哈鐵路的雙塔斜拉橋——長泰大橋,若騰飛巨龍,以巍峨之勢橫空落成,我也因此驕傲地擁有了“長春第一橋”的美譽。最令人稱奇的是,如此長達20公里的快速路主線橋,竟然不設一盞紅綠燈,橋面上車輛一字排開,來去無阻。如此業績,又有多少橋能與我相比?“長泰”或許是長春亞泰的簡稱,但我更喜歡理解為長久、康泰,希望平安、順暢永遠成為我市交通的一種常態。


我與我的姐妹縱臥繁華的商圈,相依相伴,相輔相成。橋在路上,路在橋中,時而分開,時而合體,升降自如,高低有致,立體交叉,分流減壓,徹底打破了“東橋洞”的交通瓶頸,緩解了亞泰大街和長白路交匯處的交通壓力。節點分支,四通八達,為長春市的整體運輸結構優化提供了便利。長泰大橋以雄偉的姿勢傲然立於東廣場的上空,成為我市交通“中間一縱”的咽喉要道。“橋”與“路”相連,“路”與“街”相通,真是一橋飛躍春城南北,任往來車輛自由馳騁。


旭日東昇,我容光煥發,沐浴著金色的霞光開啟一天的繁忙;雨後初晴,我整潔如初,高懸於城市的上空和彩虹媲美;華燈初上,我像一位多變的少女,身披一身霓虹矗立於夜色中,一會兒身著一襲深情的藍衣,一會兒披著一身端莊的紫紗,彩燈流盼,淡雅溫馨。夜色中,我五彩的盛裝交替更換,流光溢彩,夢幻、迷離,為春城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日升月落,那些往來的車輛就像活躍的紅細胞,在亞泰大街這條暢通的黃金動脈上為春城輸送著繁華,為長春的城市規劃和道路發展譜寫了一個新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