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和高麗的不同態度得到了不同的回報

導語:在史書上有兩個國家的名字總是讓人分不清,往往認作是一個國家,它就是朝鮮半島的高句麗和高麗。事實上,這個兩個不同的國家,甚至連統治的民族都不一樣,而且各自的習慣也不相同,相比之下高句麗反而與漢民族的關係更近一些。

同一個地區先後建立的兩個國家,雖然最終的結果很相似,但相應的損失卻大不相同。這也是兩個國家不同的觀念以及態度所決定的,著不同的結果也值得我們去深思,正確的看待這些起起伏伏,才能真正的明白歷史的厚重和沉重。

高句麗

其實,不論是高句麗還是高麗,他們的地理位置都很好,正好位於中原大地的東北方,卡住了北上南下的通道,而過了鴨綠江就是遼西平原,天然牧場,與草原聯繫的通道。

本來,中原也沒有要這塊地方的心思,畢竟不好開發,還有當地野人,價值實在不大。那個時候,朝鮮半島上基本都是土著民族,被稱為"三韓"。

高句麗和高麗的不同態度得到了不同的回報

高句麗的位置圖

中原與這裡相安無事,甚至有不少中原人先後逃難到了這裡。直到秦朝完成了大一統,舊燕國的一些人逃到了這裡,開始了外來勢力和本土勢力的爭鬥。

由於秦朝短命,中原大亂了一段時間後漢朝建立了,此時朝鮮半島的價值開始出現了,值得漢朝出手開發了,最終漢朝劃分出了四個郡,分開來管轄這片土地。

在漢朝的四百多年間,對這片土地的控制從來沒有減輕過,直到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中原自顧不暇,高句麗趁機擺脫了控制,開始自成一國。

高句麗和高麗的不同態度得到了不同的回報

高句麗建立背景

雖然它還是對中原稱臣納貢、獻表請封,但掩蓋不了他的狼子野心,遼西平原被他逐漸的吞了下去,甚至還想以此為跳板殺入中原。

最終,中原的又一次統一將他們的夢想打碎,面臨著中原的進攻,高句麗沒有選擇投降,反而是死扛到底。其實這樣死扛也沒有什麼錯,但是不擇手段的耍手段就有點過分了,雖然一時勝利了,卻也徹底的惹怒了中原。

最終,在中原的強大攻勢下,高句麗覆滅了,連帶著經歷了一場大清洗,才被中原接納。

其實,經歷了中原多年的開發之後,朝鮮半島也逐漸地繁榮了起來,還向中原輸送了不少的人才,雙方的關係愈發緊密。後來,高麗就建立了,史稱"王氏高麗",主體民族就是朝鮮半島的本地民族"三韓舊族",也是後來朝鮮族的祖先。

高句麗和高麗的不同態度得到了不同的回報

高麗位置圖

高麗是一個很有眼色的王朝,清楚的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很老實的扮演著自己小弟的角色,對中原恭恭敬敬地,很自覺地複製中原文化。

這樣做幾乎是把高麗當作了中原的郡縣,這就很讓人滿意了。而且,由於當時的中原由宋朝控制,而宋朝也有自己的敵人,對於高麗的控制並沒有那麼足,但高麗的所作所為給了宋朝上下一劑強心針。

而高麗也一直保持著對宋朝的忠誠,甚至在宋朝徵召的時候也作出了回應,誰不喜歡這樣的小弟呢?宋朝對高麗的扶持力度也是很大的,雙方投桃報李,和樂融融。

同心不同路

其實仔細想想,高麗和高句麗都是在為了自身族群的生存發展而努力,雙方的心是一樣的,但所選擇的路不同,所得到的回報也是不同的。

高句麗和高麗的不同態度得到了不同的回報

高句麗壁畫

這兩個由不同的民族建立的國家,都有著相似的願望,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發展壯大。但雙方又有所區別,高句麗只是由中原的一個小分支建立起來的,他們想要的不僅僅是朝鮮半島,更想要的是中原的土地;而高麗想的是生存下來,他們需要妥協。

高句麗就像是從家裡出來的孩子,有野心、有能力,同時還覬覦著自己家的那份家產,祖祖輩輩都想著回到家裡繼承家產,這是他們擴張的原動力。

但他們這些逃到了朝鮮半島的人都是失敗者,他們卻想著違反遊戲規則幹掉勝利者,這無疑是對規則的挑釁。而他們面對中原的討伐,他們的做法更讓人不齒,卑鄙、下流算是好聽的了。雖然在生死存亡的人的底線往往被打破,但不代表這樣做就是對的了。

難道中原的都是傻子,不知道可以這樣做?只是因為這樣做對誰都沒有好處,理解不代表認可,為了避免雙方無底線的戰爭,才會有那些冠冕堂皇的藉口,所以說,高句麗將自己送入了深淵,得到的是千百倍的報復。

高句麗和高麗的不同態度得到了不同的回報

蒙古入侵高麗

而高麗,一上來就認清了自己,不等軍隊到家門口,自己就跑了過來投降了。這樣知趣的人誰不喜歡?自然就不會虧待了他們了,雖然有點沒骨氣,但也可以認為是有自知之明。

所以說,高麗一直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弱小和服從。也因為這樣,他並沒有被再一次清洗,而是內部自然的完成了新舊更替。

總結分析

總體來說,高麗守住了自己的底線,明白自己作為人應該有什麼樣的表現,應該怎樣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安全地生存下去;但高句麗明顯的不想安穩地生存下去,他們更希望通過一些陰暗的動作來得到土地,進而奪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這樣的兩個國家,一個不遵守規則,最終被規則的制定者兼擁護者給滅掉了,他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遵守了規則的國家,則得到了獎勵,實現了自己的基本目標。

所以說,任何時候,最重要的往往是遵守規則,在沒有打破規則的能力的時候挑釁規則,這不叫勇敢,這叫找死。規則就是底線,既是約束也是生存的根本。

同一片土地不同的人,相似的心靈,不同的道路最終走出了不一樣的結局,也得到了不同的回報。

結束語:生存是本能,但不是生命意義的全部,有時候底線很重要,死亡也不是那麼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