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要復興了?

“霓裳”、“華夏”,我嘴裡輕輕念著這兩個詞,萬丈晨光便出現在眼前,照耀著廣闊的華夏大地,以及,一群身著霓裳的華夏子民。

然而,縱觀今朝,這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境。有誰知道,華夏是什麼?霓裳又在何方?

漢服要復興了?


我停下尋覓的步履,轉身去尋找答案。終於,《左傳·定公十年》告訴我:

中國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的確,我們都習慣把自己的國家稱為華夏大地,習慣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但曾幾何時,我們失去了服章之美,忘卻了禮儀之大?

服章之美,美了三千七百多年。

歷代王朝更迭,都不曾掩住漢服衣裾飄飄的風采,只使她多了幾分滄桑;禮儀之大,也囊括了拜禮、萬福禮、冠笄禮等眾多禮儀和禮節。

在泱泱的華夏大地上,的確曾經有過身著漢服的華夏子民,沐浴著萬丈晨光!

漢服要復興了?


我曾經襲著一身美麗端莊的漢家霓裳,翻閱著華夏悠長的歷史,懷揣著從河岸上拾起的《詩經》,

在一輪悽清的漢宮秋月下,跳出一支《霓裳羽衣舞》,不知不覺看遍了唐風宋雪,又聆聽了元代雜曲,來到了大明王朝。

突然,大明的光輝變得暗淡,一陣陣兵荒馬亂踐踏了華夏大地,華夏子民被被異族統治者殘暴地剝下了漢家衣裳。

從此江山改名易姓,布衣也剃髮易服……

這時,一個顫抖的聲音告訴我:“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我獨自倚著斑駁的闌干,含著熱淚,悵恨無比地望著這滿目瘡痍的江山湖海,一切都變得那麼陌生。

這還是我們的衣冠上國嗎?我們的禮儀之邦,被埋葬了嗎?曾經萬國來朝的漢唐盛世,真的不回去了嗎?

漢服要復興了?


近400年後,我們依然知道自己是漢族人,卻不認識自己的民族衣裳了;我們也記得“華夏”這個詞,卻鮮有人知道其深刻的內涵。

被異族統治的時期已經過去,但是,華夏復興,從何談起?

這時,另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回答我:“始於衣冠,博於達遠!”

也有人喊著一個響亮的口號:“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公元2003年11月22日,一個叫王樂天的電力工人穿著自己縫繡的漢服走上街頭。

沒有人知道他當時懷著怎樣的心情,但我們知道,這一天註定要被萬千華夏子民銘記,消失了近400年的漢服,終於重回神州大地!

是的,漢服要復興了!

漢服要復興了?

伴著氣勢恢宏的主題曲《重回漢唐》,我們漢族人民重新穿上了漢家衣裳,重新學習了華夏禮儀,一支浩浩蕩蕩的同袍隊伍,走上了華夏文明覆興之路!

我們並沒有丟失服章之美,禮儀之邦也一直都在。

城樓上,再現姿容傾城的女子,身著一身端莊的曲裾,舞出一支柔美的《禮儀之邦》;

傳統節日裡,我們重拾了傳統文化習俗,真正過自己民族的節日;

黃昏之時,一對對有情人辦著漢式婚禮,從此“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投身於漢服復興運動的同袍,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並正以星火燎原之勢遍佈全國!


漢服運動復興的,不僅僅是一件衣裳,更是其背後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系統。

漢服是復興的載體,文化則是復興的核心所在。

我們一路上尋找的,是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漢服同袍正用行動告訴我們,漢服運動定會讓華夏大地重現民族文化的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