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怎麼沒什麼人感冒?專家解釋:大家的防護意識變強了

(健康時報記者 張彥婷)

一位藥店店員發現,以往換季的這個時候,感冒的人特別多,幾乎這個時候都會是買感冒藥的,但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近兩個月很少聽到誰誰誰感冒了,感冒的人好像少了很多。

在這個本來應該很多人感冒的季節,少了很多流感的患者,這個現象看起來不太正常,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科主任王小平表示,其實是大家的防護意識變強了,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和流感是相同的,在按時佩戴口罩和勤洗手的同時,大家也在防範流感。具體說來,感冒人數變少有以下幾點具體的原因:

首先是宅在家裡,基本不外出,阻斷了自己和流感“相遇”的機會。王小平介紹,一般來說,感冒多數是外出被病毒感染,或者出現流感病毒性傳染,而自從年前疫情爆發以後,大家不出門看,成天窩在家裡抵抗病毒,病毒沒有機會傳染,自然就不會感冒咳嗽發燒了。

除此之外,大家在疫情期間對於“發燒”、“咳嗽”顯得格外的小心翼翼。因為一旦又類似的症狀,就必須去醫院接受核酸檢測,排查是否是新冠肺炎,心理壓力很大,也會給周邊的人帶來緊張。也正因為如此,導致大家日常生活中更注意防範,感染流感的機會就更少了。

“戴口罩、勤洗手、家中常通風,以及各類生活衛生習慣的改善也是抗感冒的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王小平說,由於疫情的到來,人們不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區域,即使外出,也會做好充分的防護措施,這讓流感病毒“不得其入”。如此看來,最近兩個月,沒什麼人感冒也不足為奇了。看來,疫情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還得保持。

疫情期怎麼沒什麼人感冒?專家解釋:大家的防護意識變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